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衝突之一,其規模之大令人難以理解。從很多方面來說,這是第一次現代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空中力量在陸地和海上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許多行動最終都是由步兵的決心和勇氣贏得的。
言簡意賅地說,這是一部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宏大的全景史詩,以它最重要的幾場戰役的分期形式呈現。
納瓦戰役:1944年2月-8月
不要把這場納瓦戰役和另一場發生在1700-1721年北方戰爭期間的納瓦戰役混淆(儘管兩場戰役都是在愛沙尼亞的納瓦打響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瓦戰役見證了德國和列寧格勒前線爭奪納瓦地峽的戰役。
這場戰役包括兩個階段:納爾瓦橋頭堡戰役和坦寧堡防線戰役。蘇聯時期的斯大林特別想要控制愛沙尼亞,並利用該國的戰略位置,透過海路和空中攻擊芬蘭和普魯士。德軍堅守陣地,阻止了蘇聯在納爾瓦建立據點的企圖。雙方共損失50多萬名士兵。
列寧格勒圍城:1941年9月-1944年1月
列寧格勒圍城,也被稱為“900天圍城”,因為它幾乎持續了900天(實際上,它持續了872天),發生在德國和芬蘭軍隊包圍列寧格勒並佔領這座城市的時候。
蘇聯政府讓其公民在整個城市建造防禦工事,儘管到11月,該地區幾乎完全被入侵部隊包圍。由於飢餓、疾病和炮擊,這場圍城戰僅一年就奪去了65萬蘇聯人的生命。
克里特島之戰:1941年5月
德國征服歐洲時最大膽的行動之一是對希臘克里特島的空襲,這是第一次大量空降傘兵的行動。克里特島由英國和希臘軍隊保衛,他們成功地擊退了輕裝上陣的德國士兵。
然而,由於盟軍之間的拖延和通訊失敗,德軍得以佔領馬勒姆的重要機場,並派出增援部隊。納粹一旦獲得制空權,就會在海上登陸。
經過兩個星期的戰鬥,盟軍投降了。
硫磺島之戰:1945年2月-3月
硫磺島之戰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喬·羅森塔爾拍攝的美國國旗升起的照片。但軍事分析人士仍認為,臺灣有限的戰略價值是否值得采取代價高昂的行動。
兩萬名日本守軍被挖進了由掩體、洞穴和隧道組成的複雜系統中。在襲擊之前,大規模的海軍和空軍轟炸持續了幾天,覆蓋了整個島嶼。雖然日本人以五比一的人數處於劣勢,而且沒有勝利的希望,但他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幾乎沒有人投降。
許多陣地只能用手榴彈和火焰噴射器清除,包括可怕的M4A3R3謝爾曼“Zippo”火焰噴射器坦克。
安齊奧戰役:1944年1月-6月
1943年,協約國入侵義大利,但到1944年,只推進到羅馬以南的古斯塔夫線。因此,盟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兩棲作戰,迫使守軍分散兵力或被包圍,但要想迅速取得勝利,就必須從灘頭陣地迅速突圍。
約有36000人登陸,令敵人大為吃驚,但當協約國鞏固時,德國人以同等兵力包圍了該地區,並挖出了防禦陣地。2月,經過激烈的戰鬥和失敗的推進,盟軍幾乎被逼到了灘頭陣地。他們花了10萬多名增援部隊和5個月的戰鬥才最終逃出安齊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