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麵是一種十分方便的即食食品,上個世紀50年代初,我國大江南北都投入到“煮肉炒麵”的工作中,周總理帶頭在工作之餘揮起鍋鏟,甚至監獄中一些國民黨戰犯也十分賣力地炒麵。
但是,這麼大規模的炒麵並不是面向普通大眾的,而是專門為那些在抗美援朝前線作戰的戰士提供的口糧。
看這架勢,後方供給前線的物資絕對管飽管夠,可是現實卻差強人意,否則在抗美援朝一線的彭德懷總司令又怎會急忙趕回北京,甚至苛責周總理呢?
為何連毛主席都說,大將怒火不是件壞事,甚至驚醒夢中人呢?
後方補給跟不上,前方戰士挨餓受凍抵抗敵軍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志願軍戰士一路高歌猛進,在第二次戰役結束後將戰線基本穩定在三八線附近。
此時的彭總司令致電中央,想要在三八線附近休整三個月。畢竟戰士們在兩個月高強度的作戰下,身體是一方面,後方補給是否能及時供應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毛主席在回電中提到“必須打過三八線”,因為這不僅是對國內情緒高漲的人民群眾的答覆,也是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重擊,更是我們中國的態度。
彭總司令深思熟慮後最終決定繼續向前進攻,並在第三次戰役中將戰線推至三七線。
然而,令彭總司令最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當初為了解決大家的口糧問題並保證行軍速度,每個人都只帶了7天的口糧。
現在由於長距離的連續進攻,補給線已經長達500公里。後勤部隊又面臨著掌握制空權的美軍飛機的轟炸,物資供應的大部隊根本無法趕上前進作戰計程車兵。
以往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就地取材”的策略在朝鮮這片土地上又行不通,朝鮮村莊被美軍該燒的燒,該炸的炸,根本沒有可供志願軍補給的糧食,連槍支彈藥都無法得到補充。
正如電影《長津湖》中描述的一般,戰士們就在雪地裡抓幾口炒麵,配著雪水充飢解渴,沒食物了便就地挖土豆。有些戰士沒有足夠的防寒棉衣,最終在嚴重凍傷的情況下失去了戰鬥力。
愛兵如子的彭總司令,看著前線的戰士們沒有食物、沒有棉衣,槍支彈藥都無法及時補給,可是又無奈後方大量物資被美軍轟炸攔截。
“聯合軍”總司令李奇微也從志願軍時斷時續的進攻中發現我方後方供給不足的漏洞,制定“禮拜攻勢”重傷我軍。
面對如此不利又被動的局面,彭總司令已經心急如焚地趕回北京,希望能讓毛主席透過自己的當面彙報來了解朝鮮上真是戰況。
彭總司令回京怒罵各部門,周總理大力克服後方工作不足
火急火燎趕回北京的彭總司令也顧不上吃飯,直接去見毛主席,向毛主席彙報前線戰士沒有充足補給以至於捱餓受殘酷現實,以及目前不宜速勝的戰況。
毛主席聽後也切身知道前線的艱難,語重心長地說:“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
在國外戰場作戰不比在國內,戰線拉得過長又沒有充足資源,“速勝”確實會極大耗盡志願軍的精力。彭總司令在聽了毛主席可以“緩勝”的策略後,就能安心著手解決更為棘手的後方補給問題。
然而在周總理主持召開的針對抗美援朝戰爭的軍委會議上,各部門負責人不出謀劃策,卻一直在強調自己的困難,不是資金不足,就是機構剛剛建立比較困難……
實在忍無可忍之下,只聽“咚”的一聲,彭總司直接拍案而起,向驚愕的眾人怒吼,你們這也難辦,那也難辦,那前線的戰士們就不難辦了?沒有後方補給,他們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
眾人皆是一陣驚愕,因為自從打仗以來從不怕吃苦受累的彭總司令,這次竟然因為後方補給問題如此火冒三丈。
其實,心直口快的彭總司令之所以不住怒罵,是因為他目睹了一個個前線戰士不是亡於敵軍的槍林彈打下,而是因挨餓受凍犧牲在異國他鄉,實在於心不忍。
當時主持國內工作的是周總理,彭總司令的一通怒罵似乎是面向那些推三阻四的各部門負責人,但也是在苛責周總理。
在一片寂靜中,周總理起身拉著彭總司令,讓他消消氣。
並且嚴肅又冷靜地說:“志願軍在彭老總的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取得許多勝利,值得我們後方的每個人學習。我們後方的工作做得不夠好,要繼續克服改進,有些具體困難前方同志不瞭解,這是我們通氣不夠、說明不夠。”
在周總理的解釋下,彭總司令才知道,不是會上的各部門不作為,當時國家60%以上的財政收入都用在了抗美援朝戰爭上,根據我國的情況,後方的補給實在是心有餘而立不足……
毛主席在得知彭總司令在會場的一頓怒罵後,說了一句“大將衝冠怒,驚醒夢中人,不是壞事。”
正是這一“怒”,舉國上下更加團結一心,統籌協調,出謀劃策地解決前線戰場的種種困難。
前線戰士和後方保障部隊通力協作,助力戰爭勝利
之後,毛主席、周總理、彭總司令等人一起研究解決方案,並召開軍委會議,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為了保證交通道路的暢通無阻,決定讓鐵道兵入朝搶修交通線路;為了保障後方運輸的安全,又將空軍和高炮部隊編入志願軍,掩護後勤部隊運輸物資;並且加強對公路和橋樑的搶修工作,確保多種運輸方式以備後患……
在一系列更加完善的、近乎現代化的後勤改革後,彭德懷總司令終於可以安心地返回戰爭一線。
雖然美軍對此叫囂著要摧毀每一座橋樑、每一輛運輸車,但是我方現代化的後勤部隊亦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汽車兵以“找規律、錯時間、鑽空子”的機敏策略將損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向前線運輸,確保前線戰士有吃有穿,有足夠力量和武器來擊敗敵軍。
這就是中國力量,有困難,咱不怕,在勤於反思檢討、愛兵如子、襟懷坦蕩的共產黨人的領導下,舉國上下通力合作,沒有我們無法攻克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