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1月13日,日本乃至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的航空母艦“鳳翔”號下水。
這艘航母在建造最大的特點是首次安裝全通飛行甲板,艦首甲板向下傾斜5度,以便使飛機俯衝增加飛機起飛速度。飛行甲板在艦體中部變得最寬達22.7米,艦尾甲板也略微下傾,以便飛機著艦。飛行甲板總長168米,材質為木製,上層為柚木,下層為杉木。鳳翔的艦艏佈置了若干12 毫米直徑的縱向鋼索,飛機著陸時以著艦鉤住鋼索,摩擦減速直至停止。鳳翔號的前甲板右舷設定有一座艦橋,結構甚為簡單,一座三角桅杆上面有嘹望塔、探照燈、測距儀,倚靠三角桅杆的艦橋頂端是一座露天的羅經艦橋,上蓋可收放的帆布,艦橋下部是海圖室、電信室、操舵室等,艦橋前方還有一部起重機。鳳翔號在艦橋後面靠右的位置設有三座起倒式煙囪,可以在飛機起降時向舷外側轉倒,以免排煙影響飛行員視線。由於煙囪數量多導致艦體重心偏移(起放機構本身就有60噸重),鳳翔以後的日本航母再無設定兩座以上煙囪的。
鳳翔自飛行甲板以下的艦體,實際與球磨、長良型輕巡洋艦很相似,只是進行了放大。這些5500噸級輕巡洋艦擁有艦艏幹舷較高的短船艏樓型艦體,長寬比例較大,艦體相當細長,這自然是為實現高航速而設計的,高航速對於航母起飛戰機有重大作用,測試中最高航速達26.7節。鳳翔號飛行甲板下設一層機庫,中部機庫長67.2米。寬9.5米。後部機庫長14.9米,寬14米。兩個升降機位置在艦橋前和靠後部中線位置。飛行甲板上的艦橋於1924年在艦載機飛行員的要求下拆除。
戰爭歷程
1937年,鳳翔參加了侵華戰爭,參加了數次戰鬥,日方聲稱擊落中國空軍11架戰機。1941年日本與美軍開戰後只是執行反潛,偵查類輔助任務。1944年6月鳳翔號進行最後的改裝,飛行甲板加長至181米並加寬。但改裝進行中時,日軍艦載機飛行員在馬里亞納海戰中損耗殆盡。鳳翔只得蜷縮於瀨戶內海、充當神風特攻飛行員俯衝撞擊的目標。雖也遭受過美軍空襲 擊、但鳳翔從無較大損傷,至戰爭結束時是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帳下唯一還能活動的正規航空母艦!戰後鳳翔又參加了運送復員士兵和日本僑民回國的行動,在完成所有任務之後, 於1946年被送人日立造船廠解體。
鳳翔號航空母艦主要效能引數:
標準排水量:7470噸。滿載排水量:10000噸。艦體全長:168.25米。最大艦寬:17.98米。飛行甲板全長:180.8米(延長後)。飛行甲板最大寬度:22.7米。平均吃水深度:6.17米。動力裝置:帕森斯式蒸汽輪機2臺,呂號艦本式重油鍋爐4座,呂號艦本式煤油混燒鍋爐4座(煤油混燒鍋爐後來全部被置換成重油專燒鍋爐)。輸出功率:30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26.7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武器裝備:建成時擁有50倍口徑三年式140毫米單裝炮4門、40倍口徑76毫米炮2門;改裝時將並不適用的140毫米炮拆除,加裝了13毫米高射機槍6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強化防空力,變更為25毫米三聯裝高射炮和13毫米雙聯裝、單裝高射機槍若干。搭載艦載機:最初有艦載機常用21架。艦員:5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