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全球遊戲行業產生多起大型併購,微軟、索尼紛紛出手。中資本月動作不多。
大型併購
微軟75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
微軟(Microsoft)同意以價值約750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發動其迄今最大的收購行動來拿下一家正因工作場所不當行為指控而陷入困境的遊戲巨頭。在對動視暴雪的淨現金進行調整後,這筆交易的價值為687億美元。微軟表示,這筆交易將使其成為按收入計算全球第三大的遊戲公司,僅次於中國的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和日本的索尼集團(Sony Group)。
Take-Two宣佈收購星佳
影片遊戲開發商Take-Two宣佈,將以約127億美元企業價值的現金加股票收購社交遊戲開發商星佳(Zynga)。這筆交易的股權價值為110.4億美元。Take-Two是美國一家主要的遊戲開發與發行商,也是電玩遊戲與周邊裝置的經銷商。旗下擁有多家工作室,代表作包括《俠盜獵車手》系列和《生化奇兵》系列等。Zynga是一家社交遊戲公司,代表作包括《FarmVille》(開心農場)系列、《珍寶島》(Treasure Isle)和《德州撲克》(Texas Hold'em)等。
思傑系統公司被收購併私有化
美國雲計算公司思傑系統(Citrix Systems)宣佈,私募股權公司Vista Equity Partners和Elliott Management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部門Evergreen Coast Capital將以全現金交易收購Citrix並私有化,交易價值為165億美元,包括承擔Citrix的債務。Vista和Evergreen打算將Citrix和Vista的投資組合公司之一TIBCO Software合併,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軟體供應商之一,為400,000名客戶提供服務,在100個國家擁有1億使用者。
併購進展
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條件批准AMD收購賽靈思(Xilinx),這為全球半導體行業規模最大的交易之一掃清了道路。目前,該收購案已經贏得了美國、歐洲和英國等其他國家監管機構的批准。AMD於2020年公佈了這筆交易。
在獲得批准方面幾乎毫無進展的情況下,英偉達(NVIDIA)準備放棄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英偉達已告知合作伙伴,稱不指望交易能夠完成。軟銀正加緊準備ARM的首次公開募股,以作為英偉達收購案的替代方案。
環球晶圓(Globalwafers)收購德國晶圓製造商Siltronic的交易未能在1月31日的交易期限前及時獲得德國監管機構批准。這家臺灣公司將按照之前的協議向Siltronic支付5,000萬歐元的終止費。環球晶圓表示,對這一結果“非常遺憾”,並表示將繼續與歐洲客戶緊密合作。
歐盟(European Union)阻止了現代重工業(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對韓國大宇造船海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的收購,稱這一合併將減少全球大型液化天然氣船建造領域的競爭。
已失敗併購
聯合利華(Unilever)曾向葛蘭素史克(GSK)開價500億英鎊(約680億美元)收購消費保健業務,但被GSK以及公司的小股東輝瑞(Pfizer)以價格太低為由拒絕。聯合利華表示,不會提高對GSK消費者保健業務的收購報價,這等同於放棄了將為其產品組合增加一批藥店常見藥品的潛在交易。
中資併購
瑞幸咖啡釋出公告宣佈,收到來自大鉦資本牽頭的買方團股權收購要約,從特定賣方購買總計383425748股瑞幸咖啡A類普通股票。交易完成後,大鉦資本持有公司超過50%投票權,成為瑞幸咖啡的實際控制人。買方團成員除了大鉦資本外,還包括私募投資機構IDG資本和Ares SSG Capital Management。
日本羅森公司(LAWSON)已收購在廣東省深圳市經營便利店的“天虹微喔便利店”。收購額為人民幣3.1億元。天虹微喔在深圳等地經營著203家門店,招牌將陸續更換成羅森。羅森的當地法人已於2021年12月29日從零售企業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接收了天虹微喔的全部股份。這是羅森首次進駐廣東省。
其他中小型併購
索尼互動娛樂公司(SIE)1月31日宣佈,以36億美元收購遊戲製作商Bungie。交易完成後,Bungie將成為SIE的“獨立子公司”,由現任執行長兼董事長Pete Parsons和工作室目前的其他管理團隊組成的董事會管理。Bungie擁有900多名員工,是多人射擊遊戲系列《命運》(Destiny)和《光環》(Halo)的開發商。目前,工作室致力於維護《命運2》,擴大《命運》系列,並致力於開發新的IP。
谷歌(Google)將以約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色列網路安全初創公司Siemplify。這也是谷歌首次收購以色列安全公司。Siemplify創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以色列,在美國和倫敦設有辦事處。該公司擁有約200名員工,交易完成後,這些員工將加盟谷歌。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確認以5.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訂閱制體育媒體The Athletic。這筆交易將有助於紐約時報進一步轉型數字訂閱模式,這家擁有170年曆史的報社,未來將專注於數字訂閱的商業模式,幫助其擺脫廣告和印刷讀者人數急劇下降所帶來的困境。
英國教育巨頭培生集團(Pearson)已同意收購認證公司Credly。這是該公司應對IT等領域勞動力培訓需求的最新舉措。此項交易對Credly的估值為2億美元,培生已經擁有該公司20%的股份。Credly與IBM、微軟和亞馬遜等合作,為產品達到一定水平的員工提供認證或數字證書。雖然總部設在美國,但在其平臺上獲得認證的人有一半都在美國以外,而印度是其最大的市場之一。
花旗(Citigroup)宣佈達成協議將出售臺灣消費金融業務給星展銀行(DBS)。花旗表示,這項交易包括零售銀行業務、信用卡業務、房貸及信用貸款業務,但不包括企業金融業務。這項協議涵蓋約3,500名消費金融以及支援消金業務的員工,星展臺灣於交易完成後將留用上述員工。星展將支付花旗臺灣消金業務淨資產轉讓的現金對價,外加198億臺幣,相當於7.15億美元的溢價。
花旗集團(Citigroup)宣佈,將向新加坡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出售其在東南亞剩餘的4個消費銀行業務,這是其退出13個亞太和歐洲國家零售業務計劃的一部分。這家美國銀行沒有披露出售其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消費銀行的價值,但表示大華銀行將為這些業務的資產淨值支付9.15億新加坡元(合6.8億美元)的溢價。
瑞銀集團(UBS Group)表示,將以14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自動理財服務提供商Wealthfront。Wealthfront主要面向千禧世代和Z世代投資者,在美國管理的資產超過270億美元,客戶超過47萬。Wealthfront將成為瑞銀的全資子公司,並將作為瑞銀全球財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美洲公司的業務運營。
在新冠疫情引發的腳踏車熱潮背景下,KKR同意以15.6億歐元收購荷蘭腳踏車製造商Accell Group。持有Accell約10%股權的Teslin也在KKR的收購財團中,持股約7.5%的另一個股東Hoogh Blarick也已經表態支援這筆交易。交易不會導致裁員等變動。Accell目前擁有Batavus、Ghost-Bikes、Hercules、Koga-Miyata、Sparta、Winora和Raleigh等品牌。
智慧動力管理公司伊頓(Eaton)宣佈完成對美國Royal Power Solutions公司的收購。Royal Power Solutions是一家高精度電氣連線元件公司,其產品適用於電動汽車、能源管理、工業和移動出行市場。根據雙方的協議條款,伊頓為Royal Power Solutions支付了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