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猜底,猜點位,先看懂這一波下跌的性質
指數一波又一波調整,不斷地有投資者問,這個是底了嗎?這個是最低點了嗎?目前就是想博最低點的左側交易,其實市場真正築底過程是複雜,且多次考驗的,更適合右側交易因素。
首先,從指數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從3433-3417-3404-3356,低點不斷重新整理,都需要後續的考驗,才能確認前面的低點是否有意義。之前給大家梳理了各種築底模式,能讓大家明白,如果猜底,才個點位,那和神棍差不多;真正的底部和低點,就是砸出來的,尤其是在跌破支撐位之後,就沒有目標了。同時,我們也看到,明白這樣規律,就只能去等待,隨後一連串要經歷的因素。
其次,倉位才是防範風險的關鍵。不少股民會覺得黃金、黃金股抗跌,實際上,2020年疫情後,幾次市場大跌,黃金期貨和黃金股都不避險的。這一次,山東-黃金、湖南-黃金等黃金股,都是跳水的。其實,1月份市場的下跌是分為兩部分,1月中上旬是相對合理的調整,但到了1月最後一週,貢獻了月度跌幅的一半。同時這個期間,兩次出現下跌個股超過4400家,一次下跌超過3800家的情況。
如圖所示,不僅是這一波,其實,2020年疫情之後每次調整都是非常犀利的,多次呈現8-9成以上個股跳水,這個時候,如何選股、換股,都很難抵禦風險,只有倉位控制,而非選股控制。尤其是到了下跌後期,我們看到大量的踩踏,已經前期強勢股的補跌,所以,下跌不是某隻個股,某個板塊,而是群體性的釋放了。
築底模式的經驗與啟示:
A股從2021年12月中旬, 2022年整個1月份都經歷了一場大“劫”。不過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市場機會都是跌出來的,這也讓2月份行情有了期待。當然,止跌是一個過程,不創新低,構築平臺,抬高重心,然後進入反彈趨勢。那麼, 來回顧幾個市場築底時的模式。
首先,最不希望發生的一種模式。那就是2018年的那種模式,幾乎是陰跌了一整年,低點後就有反彈,然後又是新低,如此反覆,重心持續下移,投資者只能在小週期中不斷地做波段,然後馬上要撤離,否則馬上就是跳水。
其次,2020年2-3月份,2021年春節後,都是經歷了典型的多次止跌過程,砸出來低點,然後一波超跌反抽,然後再度下跌,但不破新低,而是重心抬高,然後又再度反彈,如此反覆,形成一個反彈通道的走勢。而這兩次之後,都有兩波持續週期比較長的反彈,尤其是2020年4-6月完成後,7月還有一波主升。
還有,2021年7-8月份的走勢,急跌後砸出來低點,然後橫盤,隨後急拉反彈,二次探底後衝高,再度構築階段頂部,出現下跌。所以,這個可以看出來,底部構築考驗越多,越紮實,隨後反彈空間和持續性越好。
最後,執行與等待。股民必須承認,行情的複雜度更高了。以前類似春季行情,包括春節行情,大多數時間持股就好了。但如今不同了,不僅是個股分化,而且外部因素衝擊更多,這就是為何在文章《春節持股,持幣?提防變盤因素是關鍵》和隨後影片,玉名都反覆提醒了,2022年春節,不要簡單認為能持股過節,應該要小心提防,保留較多現金倉位,可以有效應對市場可能的黑天鵝;同時,對自己手中個股梳理相關因素,儘量右側交易,不要盲目博左側交易機會,這個是市場因素決定的。包括如今市場反覆調整,也不能說3356點就是最低點,那是左側模式,要有一個反覆考驗,不創新低的過程。一旦市場環境修復之後,各種錯殺股、超跌股的機會就來了,也是春季行情的開始了。接下來,對於這樣的熱點止跌築底反彈過程做一個詳解,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