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2016年SUV大火的時候,一些行業專家學者就曾預判,要不了幾年,SUV就要取代轎車,成為最大的單一細分市場。“得轎車者得天下”這句話恐怕要改成“得SUV者得天下”。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5年之後,SUV確實“個頭”長得很快,但終究還是沒能超過轎車。
來看乘聯會公佈的2021年全年乘用車廠商零售銷量資料,轎車去年的累計銷量為984.6萬輛,優於SUV的922.1萬輛。並且就同比增長率來看,6.4%的增幅也要優於SUV的3%。
由此可見,轎車依然是各大車企的重中之重和兵家必爭之地,誰要是想混得好,轎車必須得先搞好。
那麼,2021年的轎車市場呈現出什麼樣的消費趨勢?自主、合資和豪華各板塊又是怎樣的競爭格局?接下來咱們就好好地分析一下,也算是對去年的轎車市場做一次全面總結。
自主:從單兵作戰到集體突圍
若干年前,A級轎車市場只有一款帝豪在和合資品牌鏖戰,那時候絕大多數自主品牌把精力放在了SUV市場,這造成了能打的自主A級車少之又少,也顯得帝豪的身影有點孤單。
如今帝豪已經更新到了第四代,它依然是自主A級車的標杆,2021年全年賣出去了209158輛,成功的殺進了2021年轎車銷量排行榜TOP10,連思域都是它的手下敗將。
欣慰的是,當下的自主A級車已呈集體突圍之勢,早就不是當初誰想捏就捏的軟柿子。
首先要說的就是有著“家轎顛覆者”之稱的吉利星瑞,以超大杯實力改變了年輕人對於A級轎車的刻板印象,上市即成網紅車。2021年星瑞的累計銷量達到了133596輛,如果不是苦於晶片短缺,這個資料會更漂亮。
其次是有DM-i加持的比亞迪秦,厚積薄發終一飛沖天,成為A級車市最大的一匹黑馬。資料不會說謊,2021年秦斬獲188921輛銷量,同比增長率飆到了逆天的226.8%,暴增的勢頭幾乎無人可擋。
除此之外,還有多款自主A級車加入了PK合資的戰局。比如說榮威i5、名爵5、吉利繽瑞、名爵6、啟辰D60、傳祺影豹、艾瑞澤5 PLUS、奔騰B70等車型,雖說銷量層面還得繼續努力,但他們的實力都不容小視,或許下一個網紅車型就從他們當中產生。
對了,差點忘了說A00級小車銷冠宏光MINI EV。作為2021年的轎車銷量TOP3車型,僅次於軒逸和朗逸,比宇宙神車卡羅拉的銷量都高。它甚至還開闢了全新的潮創文化,如今已經火成了一個大的IP。
簡單總結2021年的自主轎車市場,從多年前的形單影隻到現在的多點開花,可以看出自主品牌的變化確實是一日千里,或許再給這些車企幾年時間,到時候合資還能不能像現在這樣舒坦,還真不一定呢。
合資:一二三線分化再加速
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雖然自主品牌已經在A級轎車市場實現突圍,湧現出了諸多實力派車型。但我們必須注意到,A級轎車的主動權依然掌握在合資手中。
放眼2021年各個月份的轎車銷量排行榜TOP10,會發現清一色的都是軒逸、朗逸、卡羅拉、雷凌、思域、速騰等等合資車型,並且這樣的競爭格局已經持續相當長時間了。
以2021年全年的零售銷量為例,軒逸成功奪魁,雖然同比出現了5.1%的輕度下滑,但該車足足賣出去了513207輛銷量。不客氣地講,單款車型能拿下這樣的資料,完全能秒殺絕大多數合資車企了。而朗逸全年賣出去了432035輛,卡羅拉賣出去了330280輛,英朗則為278578輛,這也是車企營銷高管做夢都會笑醒的資料呀。
與此同時,這樣的排名也在側面反映出了一個現實狀況,那就是德系和日系車幾乎“瓜分”了主流A級車市場,而同樣是合資身份的美系、韓系車當下只有英朗、伊蘭特等個別車型在苦苦支撐,剩下的都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有意思的是,這樣的馬太效應在B級車市場更加明顯。直觀表現在“日系三傑”雅閣、天籟和凱美瑞幾乎每個月都是鐵打的B級車銷量前三名(寶馬3系除外),尤其是凱美瑞和雅閣勢頭更甚。
來看整個2021年銷量排行榜,雅閣和凱美瑞的全年銷量分別為217724輛和197742輛,組成了絕對的第一梯隊。天籟的上險量為162264輛,也要比帕薩特的153617輛、邁騰的151017輛上險量要高。
而以往“德系雙雄”邁騰和帕薩特再無當日榮光,靠著降價在支撐銷量。昔日的“屌絲三寶”索納塔、K5和邁銳寶,市場上已經沒什麼聲音了。不過,領克03和長安UNI-V作為自主高階運動轎車,讓世人見到了中國製造的魅力,他們大有希望在未來和“日系三傑”、“德系雙雄”一較高下。
簡單總結2021年的合資轎車市場,使用者向第一梯隊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二三梯隊的邊緣化加速。沒辦法,車市競爭就是這麼殘酷,市場拋棄誰,從來不跟你打聲招呼。
高階:新能源變成了X因素
雖然2021年中國車市遭遇了多點散發疫情和晶片短缺的雙重打擊,但豪華車市場風頭這邊獨好。這皆由於中國車市當下進入了換購和增購時代,大眾消費群體開始將購買一臺豪華車變成自己的剛性需求。
這不,從近期保監會公佈的2021年豪華汽車品牌上險量TOP10來看,僅有三個品牌出現了個位數的銷量同比下跌,剩下的全部飄紅,這業績誰看了不眼紅?尤其是自主品牌紅旗都能收割27.15萬輛上險量,可見豪華車市確實是站在了風口上。
當然,透過這份榜單來看,BBA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無論是“56E”把守的中大型豪華車市場,還是“34C”優勢明顯的豪華中型車市場,德系品牌三駕馬車吃掉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二三線豪華品牌只能靠降價喝點肉湯。
有意思的是,電氣化給了不少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就像不少網友感嘆的那樣,雖然咱們在內燃機時代沒法撼動BBA的位置,但這新能源時代就不一樣了,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這不,特斯拉Model 3橫空出世,2021年年上險量居然飆到了151237輛,比賓士C級、奧迪A4L的年上險量還要高。
自主勢力也是不遑多讓。比亞迪漢上演一出異軍突起好戲,年上險量達到了108732輛,小鵬P7緊隨其後,也收穫了60072輛上險量。說實話,自主中大型轎車能做到這個業績,搶走BBA這麼多既有客戶,確實是蠻不容易的。
除此之外,還有極氪001、極狐阿爾法S、蔚來ET7、智己L7等車型也發起或即將發起猛攻,長期統治中大型高階車市場多年的BBA,面對新勢力的叫陣,好戲才剛剛登場。
【結語】在新冠疫情、晶片荒持續的背景下,2021年的汽車市場艱難卻也難擋光芒。基於此,諸多業內人士皆看好2022中國車市,包括中汽協在內的行業機構更是預言,2022年,乘用車總銷量將達到2300萬輛,新能源則為500萬輛。或許2023年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總結過去一年的轎車市場,又有另外更多看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