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30日發表題為《老虎為什麼是橙色的?》的文章,作者為阿什莉·哈默。全文摘編如下:
老虎為什麼是橙色的?這和它們的獵物怎麼看它們有關。
動物的顏色和圖案有很多不同用途——舉例而言,幫助它們在配偶前脫穎而出,甚至警告捕食者它們是有毒的。但對於像老虎這樣的埋伏型獵食者來說,對其獵物保持不可見的能力決定了它們是能捕獲餐食還是要忍飢挨餓。那麼,有那麼多的顏色,老虎為什麼是橙色的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對人類來說,橙色被用於有必要非常醒目的物品——如交通錐標和安全背心。在我們看來,橙色在大部分環境中都很突出,這令老虎相對容易被發現。
但這是因為我們具有所謂的三色視覺。當外界的光線進入眼睛時,會投射到視網膜上。視網膜利用兩種光感受器細胞處理光線: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視杆細胞只能辨別明暗,不參與色覺,而且它們大多在光線較暗時活動。視錐細胞負責色覺,大部分人擁有三種視錐細胞,分別主要負責感知紅光、綠光和藍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視覺被稱為三色視覺:我們可以看到三原色及其豐富的色彩組合。我們與猿類和一些猴子有相同的這種視覺風格。
但大部分陸地哺乳動物——包括狗、貓、馬和鹿——都具有二色視覺。這意味著它們的視網膜只有兩種視錐細胞:藍色和綠色。僅從藍色和綠色視錐細胞獲取資訊的人被認為是色盲,不能分辨紅色和綠色。同樣的情況可能也適用於二色視覺動物。
像鹿這樣的陸地哺乳動物是老虎的主要獵物,而它們的二色視覺意味著在他們看來捕食者並不是橙色的——它們看到的是綠色的。這令老虎潛行在灌木叢中或蹲伏在草叢中時更難被發現。
儘管綠色的老虎可能較難被發現,尤其是被我們這些三色視者發現,但進化過程並不會產生綠色皮毛所需的成分。
英國布里斯托獸醫學院的動物識別講師約翰·芬內爾說:“其實,由於動物的生物分子結構,產生棕色和橙色比產生綠色更容易。事實上,唯一可辨認的綠色(哺乳動物)是樹懶,而它的毛皮實際上並非綠色。那其實是一種在樹懶毛皮中生長的藻類。並且據我所知,沒有任何綠色毛皮的動物。”
芬內爾已經利用人工智慧確定了適合在各種環境中隱藏的理想顏色和理想圖案。他的研究在英國廣播公司電視1臺《行為惡劣的動物》節目中得到展示。
芬內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讓主持人做了某種簡單的實驗,以說明如果你是二色視者,這種特殊的偽裝是多麼有效。她戴著二向色鏡,這讓她成了色盲。我們對比了她戴著眼鏡和不戴眼鏡在一幅三色影象——所以是正常的彩色影象——中試著找到老虎。”主持人戴著二向色鏡時花了更長的時間才找到老虎。
但考慮到進化傾向於幫助物種生存的特徵,為什麼被捕食的動物沒有進化出看見橙色的能力呢?
芬內爾說:“你可以想象,在一場進化軍備競賽中,視覺感知的改善首先會令獵物的視覺系統更好。但似乎沒有變為三色視覺的進化壓力,尤其是對鹿這種老虎的主要獵物來說。這可能是因為老虎也不知道自己是橙色的,或因為它自己也是二色視覺。”
芬內爾說:“因此,對這種顏色來說,進化軍備競賽實際上並不存在。只是老虎在進化過程中進化出了一種有色的偽裝系統,在叢林環境中能很好地保護它。”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