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 人參 黃芩 半夏 生薑 龍骨 牡蠣 桂枝 鉛丹 茯苓 大黃 大棗
傷寒八九日不解,陽盛陰虛,下之應不為過,而變症蜂起者,是未講於調胃承氣之法,而下之不得其術也。
胸滿而煩,小便不利,三陽皆有是症。而驚是木邪犯心,譫語是熱邪入胃。一身盡重,是病在陽明而無氣以動也;不可轉側,是關少陽而樞機不利也。
此為少陽陽明並病。故取小柴胡之半,以轉少陽之樞;輔大黃之勇,以開陽明之 。滿者忌甘,故去甘草。小便不利,故加茯苓。
驚者須重以鎮怯,鉛稟於金之體,受癸水之氣,能清上焦無形之煩滿,中焦有形之熱結,煉而成丹,不特入心而安神,且以入肝而滋血矣。
龍骨重能鎮驚而平木,蠣體堅不可破,其性守而不移,不特靜可以鎮驚,而寒可以除煩熱。且鹹能潤下,佐茯苓以利水,又能軟堅,佐大黃以清胃也。
半夏引陽入陰,能治目不瞑,亦安神之品,故少用為佐。人參能通血脈,桂枝能行營氣,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在所必須,故雖胸滿譫語而不去也。此於柴胡方加味而取龍蠣名之者,亦以血氣之屬,同類相求耳。
黃連湯∶黃連 人參 甘草 桂枝 乾薑 半夏 大棗
傷寒表不發熱,而胸中有熱,是其人未傷寒時素有蓄熱也。熱在胸中,必上形頭面,故寒邪不得上幹∶上焦實,必中氣虛,故寒邪得從脅而入胃。
《內經》雲∶“中於脅則入少陽”,此類是已。凡邪在少陽,法當柴胡主治。此不往來寒熱,病不在半表,則柴胡不中與之。胸中為君主之宮城,故用半夏瀉心加減。
胸中之熱不得降,故炎上而欲嘔;胃因邪氣之不散,故腹中痛也。用黃連瀉心胸之熱,姜、桂祛胃中之寒,甘、棗緩腹中之痛,半夏除嘔,人參補虛。
雖無寒熱往來於外,而有寒熱相搏於中,所以寒熱並用,攻補兼施,仍不離少陽和解之治法耳。此症在太陰、少陽之間,此方兼瀉心、理中之劑。
黃芩湯∶黃芩 芍藥 甘草 大棗
太陽陽明合病,是寒邪初入陽明之經,胃家未實,移寒於脾,故自下利,此陰盛陽虛,與葛根湯辛甘發散以維陽也。
太陽少陽合病,是熱邪陷入少陽之裡,膽火肆逆,移熱於脾,故自下利,此陽盛陰虛,與黃芩湯苦甘相淆以存陰也。凡太、少合病,邪在半表者,法當從柴胡桂枝加減。
此則熱淫於內,不須更顧表邪,故用黃芩以洩大腸之熱,配芍藥以補太陰之虛,用甘、棗以調中州之氣。雖非胃實,亦非胃虛,故不必人參以補中也。
若嘔是上焦之邪未散,故仍加姜、夏。此柴胡桂枝湯去柴桂人參方也。凡兩陽之表病,用兩陽之表藥;兩陽之半表病,用兩陽之半表藥。此兩陽之裡病,用兩陽之裡藥。
逐條細審,若合符節。然凡正氣稍虛,表雖在而預固其裡,邪氣正盛,雖下利而不須補中,此又當著眼處。《內經·熱病論》雲∶“太陽主氣,陽明主肉,少陽主膽。
傷寒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冬不藏精,則精不化氣,故先氣病,次及肉之病而及膽,仍自外之內。此病本雖因於內,而病因為傷於寒,故一病兩名耳。
膽汁最苦最寒,乃相火中之真味。火旺之水虧,膽汁上溢而口苦,故用芩、連之品以滋膽汁而清相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