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留言,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我校學生由城鄉接合部生源構成,一部分學生行為習慣不夠好。學校校園尤其是餐廳樓梯上,長期有學生隨手亂丟的紙團、奶盒等。我們曾發起“我是校園美容師”活動,號召大家都來撿,校長帶頭,我也一直帶頭,響應學生也有,但收效甚微。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學生扔垃圾是陋習,如何幫他們逐步克服陋習,如何進行德育活動設計,從而求得良效。
我給的建議是,增加垃圾桶數量,並擺在合適的位置。如果想要抓亂扔垃圾的學生,就增加攝像頭。
這個問題一直沒能解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管理者將管理與教育混淆了。明明是一個管理問題,卻試圖以教育的方式加以解決,而這正是學校管理中常見的錯誤。
從管理的角度,要解決一個問題,就要逐一排查問題成因並消除它。例如,學生亂扔垃圾的原因可能是什麼?亂扔的高發區域在哪裡?為什麼在這裡?通常有如下原因:
一是垃圾桶數量不夠,擺放不合理,處理垃圾不方便就容易隨手亂扔。也就是說,基礎設施是誘因。
二是清潔人員數量偏少,或清潔安排不合理。也就是說,清潔人員可能沒有盡到責任。
三是學校缺乏應有的生活訓練,沒有教會學生處理垃圾的方法,並進行重複練習。也就是說,應該有人教會學生怎麼處理垃圾。
四是隻是會議強調,但沒有對亂扔垃圾的情況嚴格進行監督和處罰。也就是說,要在錯誤行為與後果之間建立因果關係。
五是學生習慣差,教養不足,沒有垃圾入箱的習慣。也就是說,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
這五條,如果解決了前三條,亂扔垃圾的情況就可能基本上解決了。
設想一下,如果在餐廳收盤子的地方就有一個垃圾桶,專門收餐巾紙和牛奶盒之類的東西,然後在餐廳出口處又有垃圾桶,那麼亂扔垃圾的現象估計至少減少一半。而學生入學後,如果班主任能進行一段時間的程式訓練,教學生如何處理垃圾,保持一段時間的監督和示範,那麼這個問題就解決得差不多了。再有一些零星垃圾,清潔人員及時處理就可以了,清潔時間要與學生的活動時間保持協調。這樣,學生就很少看到垃圾,也避免了破窗效應。
如果還有問題,往往會集中在少數學生那裡,就要進行監督和伏擊(甚至安裝攝像頭,不過未必有必要),一旦發現就要嚴肅處理,並讓全體學生知曉(可以隱去被處理學生的名字,但是事情及處理過程要儘可能清晰)。
我舉個例子,如果你不是校長或相關領導,而是市長,你要解決垃圾問題,會靠做市民的思想工作嗎?
校長帶頭撿垃圾,這當然很好。如果全體教師有撿垃圾的意識,更好。因為這是一種示範,而且應該一直堅持下去。
但是,你的榜樣作用是要感染人的,不是要求人的。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內在的教養,但是學生不撿垃圾也沒有什麼問題。如果學生必須撿垃圾,那麼撿垃圾這種行為就不是一種自由行為,不是一種美德,而成了一種強迫,一種形式主義。
這種榜樣對那些教養程度高的學生的作用,遠遠大於對那些教養程度低的學生的作用,而亂扔垃圾的往往是後者。就像有些教師喜歡講道理,鼓勵學生認真學習,最終的結果是,認真學習的學生更認真了,不認真學習的學生對你的話是“免疫”的。對不認真學習的學生,最好的方式不是講道理,而是佈置明確的任務並進行反饋。
將管理與教育混淆,是學校教育中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
例如,我們講到班級管理,這本來是一個管理問題,但經常被不恰當地當成教育問題來解決。如果班級存在衛生問題,怎麼辦?有的教師會開班會,批評學生沒有衛生意識,強調衛生對一個班級的重要意義,呼籲更多的學生髮現垃圾及時處理,更不要亂扔垃圾。這種批評教育往往是無效的。真正有用的是完善班級衛生制度,確保值日生盡職,並設定恰當的值日流程。同時,完善教室設施,教給學生處理垃圾問題的方法(紀律問題以此類推)……
管理往往處理的是公共問題,而教育往往處理的是個人問題。
公共問題當然與個人有關,個人教養提高了,公共問題的發生率就降低了。但是,不能以處理個人問題的方式去處理公共問題。病了,得吃藥,這時候講養生,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
(作者系南明教育集團總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1年08月18日第13版
作者:魏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