澴圓太極功法
第一部分 揭秘太極拳
第六章 為太極拳正名
一、太極拳是養生健身最有效果的運動
太極拳是養生健體最為有效、最理想的運動,這是毋庸置疑的。“養生”的概念來源於中醫學《醫鈔類編》:“養生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曰逐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
在這裡面提出了生命在於保養、滋養,提出了養生重點在於養好精、氣、神這個觀點。人們常說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中醫認為這是人體生命的三大元素,三個大寶貝,養生就是要把這些寶貝呵護好。假如天上要是沒有了日、月、星辰該會怎麼樣,那還會有生命存在嗎?很顯然,人的生命也是這樣的。
人體是一個複雜而又奇妙的系統,直到今天我們人類對自己的認識還非常有限,但這幾點很清晰:筋、骨、皮、肉構成了軀體,心臟、肺、脾臟、腎臟、肝臟、胃、大腸、小腸、膀胱、膽六腑消納食物,產生營養,由血脈供應、運輸氣血於人體各個部位、各個環節。
精、氣、神則是生命的源動能,在生命形成時並與之相存,說到養生,首先就得先保護好它們,精、氣、神盛則生命旺,精、氣、神強則生命強!
太極拳在柔緩的有氧運動中強化了血液迴圈功能,在有意無意之中,氣、意通達肢體端梢,這是其它運動不具備的(練習方法詳細講解請見第二部分太極拳的上下相隨,楊氏太極拳碾腳等)。人體的四肢八節,五臟六腑,筋、肉、骨、皮,包括精、氣、神,哪一點都離不開血的潤澤,良好的血液迴圈,充盈的血液供應,是人體各個系統正常執行的基本條件。
太極拳在大松大柔的條件下,運用上下、左右的身體對拉,無疑有助於提高血管的彈性,堅實血管的管壁。如果把血管比作現實生活中的公路運輸系統,道路寬了,沒有凸凹不平的地方,沒有障礙,不堵了,路基又十分結實,是不是事故就少了。代謝好了,血栓就沒有了,心血管、腦血管也就不會硬化了。在收放中,全身血管包括微血管很自然收縮和擴張,這樣主管交通的血管通暢,毛細血管的機能也會隨之改善。如此,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滋養,有如同汽車做好了保養和保護,部件的使用時間就會延長,就不會出大的問題,使用壽命理所當然地得以延長。
二、太極拳滋心又養神
無論怎麼去美化它,給它添香添彩;無論怎麼來貶低它,給它扣髒盆子塗鴉抹黑,都無法改變:太極拳只是一種多功能的拳,絕對不是萬能拳,更不是什麼神拳!所言練太極拳能控制心神,或者很大程度上改變認識,那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不要說太極拳,也不要說什麼神仙,那是連“天后”都做不到的事情:
誰也不知道“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女兒還是婢女,有一天心血來潮, 或許是春心萌動,她也不打聲招呼,就私自下界來一次旅遊觀光。
神仙出行太方便不過了,她腳踩著一片雲頭,一下就飛到了人間。在遊山玩水、賞花觀景中,巧遇“牛郎”而一見鍾情。也不知是火碰到了柴,還是柴碰著了火!相互的吸引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如膠似漆、寸步不離的日子,讓他們很快有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
王母知道了織女在凡間所發生的這些事情後,找到織女併發出警告:若不立即返回天庭,不僅要處罰她,將著令雷公處死牛郎和一對兒女。織女悲痛欲絕,滿眼是淚地跟在王母身後離去。牛郎知道事情不妙,挑著一對兒女在後面緊追不捨,不論王母怎麼勸說、怎麼做工作,哪怕是用死來威脅,就是改變不了牛郎的痴心。王母試圖用法力來改變牛郎的意志和思維,最終還是無濟於事。無奈之下,只好撥下頭頂髮髻上的金簪一拋,劃出一條銀河,擋住牛郎……
講這麼一段故事,無非是想借此來說明,思想意識形態的問題是人世間最大的問題,是最不易解決,又是最關鍵的問題,是連王母娘娘都對此都束手無策的問題。
思想意識的高度關係人一生的成敗,從大處說,那些從人生巔峰跌落凡塵,甚至於身陷囹圄的人傑精英,其禍根也就是控制不住心神的貪慾。從小處說,修煉太極拳同樣需要一個積極向上而又包容的心態,既要能做到堅韌不拔,堅守不變,又要能從善於流,完善自我。在行拳走架上更是要解決心神散亂的問題,這個問題關係到太極拳拳法的進步,關係到健身養生的效果。
若想練好太極拳法,想擁有一個樂觀平和的心境,就必須解決心神散亂的問題。說到心神散亂,指的是思維不集中,就是想的事太多了, 有好多的不平衡、不滿足。還真別小瞧了,我們的太極拳倒真有這個能耐:
用“上下相隨”“處處有虛實”這兩劑小處方:在拳架開合之中,一指一指,一節一節慢慢展開,腳掌、腳趾在運動中隨形就勢與手掌、手指相隨。就像得道高僧一樣,手數著佛珠,一念替萬念。不僅如此,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後,就有腳下內勁,讓一股內勁而腿、而胯、而腰、而脊、而手,這一節一節不間斷地執行,靈巧圓活的“轉關”,有一點類似於迷宮穿行的遊戲,又有點像足球、籃球運動員擺脫防守射門、投籃,還有那麼一點兵、將過河,攻城掠地的快感。做勢與順勢和諧對接產生的是心悅神爽。於是,散亂的意識並集中起來,與氣一道,引隨著從腳而起的內勁,節節相催,一節一節地串通,伴隨著“咔嗒”“咔嗒”骨節轉換髮出的聲響,分明就是賞心悅耳的天籟之音……
凡人的心為什麼亂呢?大多是由於內心的不滿足、不平衡引起:工資收入太少了,生活條件簡樸了,住房條件太差了,升職速度太慢了、同學同事高升,同學同行發財了,鄰居同事買豪車、出國旅遊了;甚至於別人的老婆美 ( 老公能 ) 多了……太極拳不是神拳,改決不了那麼一大堆問題!
但是,太極拳是多功能的拳,只要你掌握到好的方法,只到肯用時間,用心體會,你內心一定會強大起來,與太極拳的功夫一起成長、成熟起來。身體一定會棒棒的好起來!
再用點人生的平衡法:別人社會地位高、經濟條件好,你也有努力可以做到的:那就是身體好!那可是有錢買不來、有權調不來的真寶貝!
況且,每當深入到一件愛好的事物之中以後,其它的事情就會看淡了些。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吃喝穿行和普通百姓根本沒有區別, 八十多歲的高齡還作業于田間地頭,這說明快樂就是寄生於對某種事物的喜愛!
當沉浸或寄情於某一事物時,其它的事物並淡化了起來:當孔乙己口咪著小酒,一粒一粒地品味著茴香豆,根本不在乎他人桌上什麼珍禽海味,手摸索著桌面茴香豆,口中帶著酒氣:“多乎哉?不多也!”,故然可以在桌上以水當墨,來一通讀書人“竊書不為偷”。全然不見寒酸、頹廢的自卑!看到是書中天地寬,壺中日月長的滿足。
如此,太極天地流動著快樂的因子,生活之中定會生長几份淡然自若的真氣,興許會產生出幾絲我就是我的浩氣!
真氣、浩氣護體,精神內守,亂從何而來?人一旦擁有了精神寄託, 自然而然少了貪慾、雜念。做到了減少欲求,精神自會得以固守。少了攀比虛榮之心,心靜下來了,心神安寧了,心如止水還有什麼可亂的。
太極拳在柔和圓潤的動作中,神態自若,“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虛實轉換,陰陽平衡。人本身固有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在運動中不斷地得到調整,浮躁的心神漸漸平靜,心神濁流得以淨化,神清心自安,靜安即為養,行如流水的太極拳即能滋潤心田,靜養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