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宣告:房地產企業銷售資料統計是以2022年1月1日-1月30日期間銷售的並表商品房為統計口徑,主要依據中指資料CREIS(點選試用)在各地的銷售監測資料,並參考當期總體經營情況和推盤去化情況進行分析統計;對於少數沒有在監測範圍內的城市或專案,由企業提供相關證明檔案,經課題組對資料進行嚴格稽核,也納入統計範圍。本報告僅供參考,課題組不對使用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
特別宣告:房地產企業權益銷售資料統計是以2022年1月1日-1月30日期間按股權比例銷售的商品房為統計口徑,主要依據中指資料CREIS在各地的銷售監測資料,並參考當期總體經營情況和推盤去化情況進行分析統計;對於少數沒有在監測範圍內的城市或專案,由企業提供相關證明檔案,經課題組對資料進行嚴格稽核,也納入統計範圍。本報告僅供參考,課題組不對使用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
15家房企超百億,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61.8億元
圖:2022年1月百億、五十億企業數量
資料來源:中指資料CREIS
2022年1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61.8億元,同比下降23.1%;其中銷售額超百億房企15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4家;超五十億房企2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1家。TOP100房企權益銷售額均值為46.7億元,權益銷售面積均值為33.6萬平方米。
圖:2021年-2022年1月TOP100房企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中指資料CREIS
各陣營大幅下降,第三陣營下降最快
表:2022年1月房企各陣營數量及銷售額均值情況
資料來源:中指資料CREIS
2022年1月,房企不同陣營均出現大幅下降。百億以上陣營共15家,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24.0%。第二陣營(50-100億)有22家企業,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31.3%;第三陣營(30-50億)共20家,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33.8%,第四陣營共43家,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16.2%。
TOP100門檻值11.7億,同比下降45.6%
表:2022年1月各陣營銷售額門檻值情況
資料來源:中指資料CREIS
2022年1月,TOP100門檻值為11.7億元。其中,TOP3房企門檻值為279.0億元,較上年下降45.6%;TOP10房企門檻值為146.2億元,較上年下降27.3%;TOP30房企門檻值為65.1億元,較上年下降28.3%;TOP50房企及TOP100房企門檻值分別為39.0億元和11.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9.1%和45.4%。
央國企積極主動收併購,上市企業股權回購提高投資者信心
央國企積極主動收併購。1月,在收併購發債、貸款等政策支援下,房企收併購事件增多,如華潤永珍生活將禹洲物業、中南服務收入囊中,中海37億元收購雅居樂、世茂所持廣州利合股權,中海宏洋收購雅居樂義務、徐州等專案,徐州市國企潘勝地產接手恆大南京專案,粵海置地收購粵海物業等,國央企在收併購中表現較為亮眼。
表:1月份部分房企收併購案例
資料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房地產企業透過股權回購,來穩定股價,提高投資者信心。碧桂園、金科股份等多家房地產企業紛紛宣佈重金回購自家股票,其中,金科等房地產企業回購耗資均超億元。
表:1月份部分房企股權回購案例
資料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房企廣泛開展企業間的戰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如金茂與湖北聯投新城、融創與北京北文資產、保利與建設銀行,在商業、旅遊、融資等方面達成重大戰略合作,發揮各自領域中的戰略優勢,形成強強聯合的共贏局面。
表:1月份部分房企合作案例
資料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債券發行規模大幅下降,融資成本保持相對穩定
2022年1月,房地產企業信用債與海外債發行規模同比均大幅下降。其中,信用債發行規模為303.7億元,相較於去年1月644.08億元,同比下降52.85%。1月內地房企海外債發行規模為95.55億元,相較於去年1月796.51億元,同比下降88%。從融資成本來看,信用債與海外債融資成本保持相對穩定,其中信用債平均利率為3.45%,同比下降1.16個百分點;海外債平均利率為5.56%,同比下降1.01個百分點。
圖:2020年-2022年1月房地產行業海外債、信用債發行情況
資料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1]研究組選取了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保利、中海、綠地、世茂集團、華潤置地、招商蛇口、龍湖、綠城、新城控股、金地、金茂、旭輝、金科、中南置地、陽光城、正榮、融信、龍光、富力、佳兆業、濱江、雅居樂、奧園、祥生、美的置業、遠洋、藍光發展、榮盛發展、新力、禹洲、中國鐵建、華髮、中駿、新希望、合景泰富、華夏幸福、首開、越秀、時代中國、金輝、佳源、弘陽、大悅城、仁恆、華宇、寶龍共計50家百億代表企業作為研究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