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數是小學數學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如何幫助學生既掌握計算平均數的方法,又真正理解平均數的概念,一直是教師追求的。每引導學生往前走一步,教師需不斷調整和改良教學方式方法,及時調控與捕捉現場生成,從而實現階梯化教學精講課大容量、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的特色。
走出誤區,講究實效。毋庸諱言,設計數學課教學內容時,許多教師往往從生活情境引進,美其名曰“數學回歸生活”。試看下面的教學實戰案例:教師先把學生分為兩個小組,每組4人,並組織各小組原地比賽踢毽子,將每人踢的個數分別記在黑板上,然後問:“我們已知兩組中每名學生踢的個數,那麼,怎樣比較兩個組的整體,判斷哪個組踢毽子的水平高呢?”有的學生回答:“求總數,看哪組代表踢的總數多。”接著,教師又以踢毽子水平較低一組夥伴的身份加入比賽,使該組代表踢的總數反超另一組,又問:“當人數不相等時,比較什麼才公平?”多數學生認為,應當比較平均每人踢的個數,也有個別學生認為,教師踢的不能算進來,生生之間比較才公平。很顯然,上述教學引入的設計陷入了誤區。其實,透過適當的現實情境匯入數學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常用的方法。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然而,生活情境的引入並非“萬金油”。且不說師生踢毽子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率,僅從統計學角度來看,其合理性就大打折扣。為便於學生感悟平均數的統計功能,較為明智的引入策略是有意識地避免極端資料,而不是人為地製造一個極端資料。無論是教師單獨創設的問題情境,還是師生共同開展的實踐活動,都要首先看它是否有利於揭示數學的規律,能否展現或反映數學知識的實質。
層層遞進,深入理解。平均數的問題是在總數一定的情況下,透過“移多補少”的方法,使這幾個不相等的數變成相等的數。這個相等的數叫作這幾個數的平均數。對小學生來說,體會“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意義和作用是比較困難的。如何讓學生直觀而深刻地理解這3種統計量的意義?教學中,我設計了下面這個環節。
某小學五年級5個班學生中會玩滑板的人數分別是19、20、21、21、24。
師:如果將24變成49,也就是19、20、21、21、49,現在用什麼數可以較好地反映這組資料的整體水平?
生:計算了平均數、中位數,發現中位數沒有變,眾數沒有變,但平均數變大了。
師:用什麼統計量來表示比較好?
生:用中位數或者眾數比較好,因為49是一個極端資料,這時用平均數不好。
師:如果將49變成56呢?
生:中位數和眾數不變,平均數進一步變大。用中位數和眾數表示整體水平比較好。
師:如果將19變成4呢?
生:中位數和眾數依然不變,平均數變小了。
拓展延伸,探源尋根。我在講授平均數時先從探求數理之源入手,步步尋找平均數演算法之根,巧妙實現了算理與演算法的融合。
師:小明請爸爸幫他測得60米跑的時間,分別是15 秒、14 秒、12 秒、10 秒、14 秒。小明填寫個人60 米跑成績時先填了15 秒,之後又塗掉了。那麼,他為什麼把15 秒塗掉?
生:15 秒是他跑得最慢的一次,並不是他每一次都是這個速度。
師:你們猜他塗了之後填了哪個數字?
生:他填了10。
師:這是他昨天跑出來最快的一次成績。他能不能保證每次都跑10 秒呀?
生:不能。
師:他最後填了一個數。你們估計他填的是幾?
生:13。因為它們的平均數是13。
經過深入探討,最終實現了我的設計初衷:將統計的思想融入平均數的教學,不僅告訴學生什麼是平均數,而且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平均數,以及如何在統計的大背景下去看平均數。
(肥城市實驗小學 孟慶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