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寫一篇,美的是如何提升質量的文章。
雖然我有足夠的資料,如產品直通率、市場維修率等,可以說明美的的產品質量,確實在這10年來提高很大。
然而很多時候,外界會認為,這是企業內部資料,說服力不強。
但我知道,美的在質量管理上的根本性改變,已經發生了,並且還在不斷提升。
只是,使用者心智中的印象轉變,與實際質量的提升之間,還有很長的滯後性。
所以,我一直在等一個,有足夠說服力的證明。
終於,被我等到了!
9月16日,美的集團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
中國質量獎是中國質量領域的最高榮譽,於2012年經中央批准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評審之嚴格是中國之最,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審定,並核報國務院決定。
今年是第四屆,各行各業共有696個組織申報,最後美的集團與中國核電、中鐵工程等9家組織殺出重圍,獲得中國質量獎。
從曾經被人詬病質量問題,到如今獲得中國質量最高榮譽,美的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質量提升之路?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回首美的的質量管理,走過了三個階段:
符合性→可靠性→智慧性。
我們逐個來分享,希望能對你的企業有幫助。
—1—
符合性質量管理:
規模導向下的底線管理
2010年以前,中國家電市場處於“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跑馬圈地時代。
美的從1980年做風扇起家,開始進入家電領域,到2010年整整30年高歌猛進,透過事業部的多元化機制,在白色家電領域四處開花。
整體規模從1980年的不足百萬,到2010年的超千億,30年間增長數十萬倍。
在這一階段,美的質量整體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而且越是早期的產品,質量越是穩定。我在20年前買的風扇,雖然現在看上去很舊了,但一直不壞,我也就沒捨得扔。
創始人何享健,在長期帶領美的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一直都很強調質量。
早在1997年,何享健就曾說過“中國市場容量之大,足以令任何一種產品的經營者都有利可圖。問題是,你的產品的品質,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美的質量體系的搭建,在早期就是比較完整的,從新品開發環節的型式試驗、壽命試驗,採購環節的來料檢、供應商駐廠檢,生產環節的現場巡檢、下線成品檢,入庫環節的二次抽檢,售後的投訴處理、市場維修、退貨等,各事業部的管控力度會有所不同,但整個質量體系在每個事業部都還是完備的。
與產線裝置的投資稽核之嚴格相比,美的在質量儀器裝置上的投資,往往更快得到審批,也不會有過多的資料上的反覆論證。
我在2009年,負責過一個質檢實驗室的投資建設,金額接近1000萬,不到一週就審批透過,即使後面需要追加部分投資,也不會被卡,使得當時質檢實驗室的完成進度,比立項時還提前了半個月。
這一階段的高速發展,是規模導向下以銷售為重的多元化擴張,雖然質量體系人員的地位,在這一階段,平心而論確實不如銷售體系地位高,但如果不是質量體系的完備,與質量人員對產品底線的管控,美的這麼多產品、這麼快的增長,也難以走得這麼遠。
由於當時追求規模的戰略導向,對於質量的底線管控,是以符合國標、企標等各種規範的安全標準、或基本需求為主,即產品不能出大問題。所以這一階段對批次性質量事故,問責追究的很重,但是內部的來料挑選使用、或一些瑕疵的例外放行,還是會有發生。
直到2010年,發生了一件重大的質量危機事件。
—2—
可靠性質量管理:
質量成為最高戰略要求
2010年,紫砂煲事件成為美的歷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質量危機事件。
且不論紫砂行業,當時的政策和標準,存在哪些模糊地帶,從美的自身來說,這起事件還是給美的的質量管理,敲響了警鐘。
2011年,美的啟動了戰略轉型,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追求經營質量,而追求經營質量,先從追求產品質量開始。
因為多年來追求規模的慣性,還是給美的的質量口碑帶來了損害。
我至今清晰記得,方洪波在內部高管會議上,曾痛心疾首的給我們舉過一個例子:他有一次給美的外部投資方做彙報,有一個投資人,當場拿出三個美的電水壺,質問道:“我連續買了三個,壞了三個,如果美的還是這樣的產品質量的話,這個企業還怎麼做?”
還有一次,在廣泛徵求內部員工意見時,有一條意見是,“我是美的員工,但我不用美的產品”,這句話也深深地刺痛了方洪波。
沉痾需猛藥,亂世用重典。
2012年,方洪波執掌美的大權,全面推動重大變革,集團正式推動“精品戰略”,質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最高的戰略要求。
美的質量管理,從滿足基本標準的符合性,上升到了精益求精、使用者滿意的可靠性。
為了實現這一質量管理上的升級,美的從組織、考核、權責、流程、標準至少五個方面做了重大改變。
● 組織上,集團成立科技與品質部,各事業部品質部門上升為一級部門。同時,集團品質管理職能做根本性調整,從原來對外銜接和對內協調為主,改變為對內重心下沉,主抓各事業部質量問題暴露和追究,以及品控能力提升。
● 考核上,品質指標壓倒其他一切考核指標,所有品類的品質指標,每月拉通大排名。同時,為避免短期行為,品質指標加大考核週期,如當年市場維修率,調整為三年累計市場維修率等。
● 權責上,不論經營業績如何,品質具有一票否決權。當時的集團科技與品質部,可越過事業部總經理,對品質問題控制不力的事業部品質總監,直接進行罷免,同時事業部總經理承擔連帶管理責任。實際上,也因為真正幹掉了好幾個品質總監,所有人才明白,這次是來真格的。
● 流程上,改變原來只從售後環節,獲取市場質量資訊反饋的被動做法。在新品開發前端,強制大幅度增加新品試用、使用者體驗、入戶調研等環節。新品試用,至少要在10個一二線城市進行試用;使用者體驗,從內外部選不同群體,且不低於一定人數,進行真實場景下使用;入戶調研,研發和策劃人員,走出辦公樓,走進使用者家,聽原話,知實情。
● 標準上,從採購到物流,提高每個環節的質量標準。例如,為提高來料品質,不惜增加成本,要求只和行業內品質前三,或上市公司的供應商合作。
2010年以前,出現過的來料挑選使用、產品例外放行等情況,在這一階段,哪怕是極小的外觀瑕疵,即使影響銷售、影響利潤,也絕不手軟。
2012年銷售比2011年驟減了300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砍掉了很多虧損業務,但也有不少原因,是因為品質剛性導致的。
矯枉必須過正。
過正不是過分,過正是為了在本質上,轉變所有人的質量意識,改變以前“差不多就行”的質量思維。
這一過程的轉變,從2011年持續到2015年,徹底改變了美的質量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僅是力度上的,更是模式和意識上的,至於所使用的是QC老七大手法、新七大手法,還是TRIZ等工具,都還在其次。
—3—
智慧性質量管理:
全面數智化高質量轉型
如果美的僅僅是做到了,可靠性的質量管理,那還不足以獲得中國質量的最高榮譽。
當然,美的在質量管理上的不斷升級,也不是為了獲得各種獎項。
2011-2015年,美的眼光向內、反躬自省、苦練內功,大幅提升了內在的產品質量,以及經營質量。
2016年開始,美的先後大手筆收購,日本東芝白電業務、德國庫卡、義大利Clivet、以色列高創等國際公司。同時加速在全球佈局,海外製造基地多達17個,全球研發中心多達22個,美的自有品牌的海外銷售也在快速拓展。
進入這一階段,美的質量管理面臨的挑戰,是在全球範圍內,不僅做到產品可靠,還要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面向全球、全價值鏈,已經不是僅僅依靠質量部門的鐵腕管控,就可以盡在掌握的了,必須要在戰略思想、管理方法上進行再次升級。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美的實施的632專案、T+3模式、MBS運營體系、“雙智戰略”等智慧化、數字化措施,這些都為美的全面數智化的高質量轉型,做出巨大貢獻。
美的此次斬獲中國質量獎的“5全5數”,就是在這一階段沉澱積累、再次升級後,形成的智慧質量管理模式。
“5全”是把握全球不同市場、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5數”是一種工具方法,是如何去滿足不同市場、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5全”強調戰略思想,突出全球視野和全價值鏈管理,滿足全球市場外在需求,包括全球使用者共創、全球平臺群開發、全價值鏈T+3運營、全球聯合管理、全系統632。
“5數”則是管理工具和方法,透過數字化、智慧化提升運營質量,包括數智企劃、數智研發、數智製造、數智營銷、數智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智慧質量管理的智慧分析、智慧預警、智慧管控、智慧預測和智慧決策是該模式的核心,可以稱之為“5智”。
(美的“5全5數” 智慧質量管理模式,圖片來源美的集團公眾號)
再多說一點,“5全”經營創新模式貫穿企劃、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等價值鏈各環節。同時,圍繞使用者需求(To C)、企業需求(To B)、社會需求(To S),打通供需兩側,透過“5數”管理創新模式,打造全價值鏈智慧化質量管理。
至此,美的登上了質量管理的第三級臺階。
最後的話:
前幾天,有一位整體家居頭部企業的朋友,和我瞭解美的廚電類產品的市場維修率資料。
對比之後,他發現所在企業,當前甚至還沒有達到,美的10年前的質量水平。
沒有一蹴而就,只有不斷進步。
美的經過53年的發展,質量管理走過了三個階段:
● 符合性:關注基本需求,實現能用、可用的傳統質量。
● 可靠性:關注使用者體驗,實現耐用、易用的全面可靠性質量。
● 智慧性:關注全球使用者需求、全價值鏈管理,實現全面數智化的智慧質量管理。
你的企業,質量管理面臨著哪些問題?
現在正處於哪個階段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