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cine rotavirus,PRV)
豬輪狀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感染主要是由豬輪狀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呼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輪狀病毒屬(Rotavirus)的成員,是雙股RNA病毒,沒有囊膜。研究表明,我國豬輪狀病毒感染非常普遍,主要發生於仔豬,而種豬和大豬以隱形感染為特點,此病是引起豬腸胃炎的常見病因。輪狀病毒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能侵害人類和許多畜禽,不僅感染率高,發病率也比較高。對人類健康和畜牧業危害較大。
1 傳播途徑
本病毒通常為水平傳播,主要以口—糞途徑感染。隨糞便排到外界環境後,汙染飼料、飲水、墊草及土壤等,經消化道途徑使易感豬感染。還可透過人或動物的活動造成病原的傳播,排毒時間可持續數天,可嚴重汙染環境,加之病毒對外界環境有頑強的抵抗力,使輪狀病毒在成豬、中豬之間反覆迴圈感染,長期紮根豬場。鑑於本病毒對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和攝入較小的病毒劑量即可感染的特性,使得控制疾病的傳播極為困難。豬群一旦感染後,它們會透過糞便進行排毒,時間可達1~2周。
2 流行特點
發病豬多是8周齡以下的仔豬,日齡越小的仔豬,發病率越高,發病率一般為50%~80%,病死率一般為1%—10%。本病多發生於晚秋、冬季和早春,豬輪狀病毒病一般呈現地方性流行。輪狀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在18~20攝氏度的糞便和乳汁中,能存活7~9個月。
3 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不振,不願走動,有些吃奶後發生嘔吐,繼而腹瀉,糞便呈黃色、灰色或黑色,為水樣或糊狀。症狀的輕重決定於發病的日齡、免疫狀態和環境條件,缺乏母源抗體保護的生後幾天的仔豬症狀最重,環境溫度下降或繼發大腸桿菌病時,常使症狀加重,病死率增高。通常10~21日齡仔豬的症狀較輕,腹瀉數日即可康復,3~8周齡仔豬症狀更輕,成年豬為隱性感染。潛伏期一般為12~24小時。
4 診斷技術
01 臨床檢查要點
主要發生在8周齡以下仔豬,中豬和大豬為隱性感染。
多發生於晚秋、冬季和早春。
吃奶後發生嘔吐,繼而腹瀉。
頑固性腹瀉,抗菌素治療無效。
02 病理解剖技術要點
病變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腸。
胃壁弛緩,充滿凝乳塊和乳汁。
腸管變薄,小腸壁薄,呈半透明,內容物為液狀,呈灰黃色或灰黑色,小腸絨毛縮短。
03 樣品採集技術要點
將小腸進行推擠,把黃色糞便推到一起,兩邊結紮。
糞便的量在3毫升以上,零下20℃下冷凍儲存、運輸。
04 PCR檢測技術要點
控制樣品、擴增試劑、擴增產物等的汙染。
注意樣品的儲存溫度。
5 實驗室檢測方法
01 可應用熒光抗體技術檢查小腸(空腸)的冰凍切片和糞便塗片。
02 電子顯微鏡法廣泛用於輪狀病毒的檢測。改法可用於不同血清群的輪狀病毒的檢測。
03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方法常用於檢測糞樣或腸內容物種的輪狀病毒抗原。改方法比乳汁凝集試驗更敏感,但不及電鏡敏感。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雙抗體夾心法,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輪狀病毒的標準診斷方法。
04 病毒RNA電泳分型常用於檢測和鑑別輪狀病毒群。不同血清群的輪狀病毒電泳型各不相同,但電泳型只能提供對一種血清群的初步診斷。
05 核酸探針和PCR技術可用來檢測和區分輪狀病毒及血清型。
文 / 安鵬天 史雲鵬 任歡歡
(石家莊海關所屬黃驊港海關)
注: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業務的辦理要求請詢主管海關。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海關雜誌”以及作者。
審校:高揚
出品:中國海關傳媒中心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秀米投稿賬號同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