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建立起了第一個測量點,被業內稱為“巧摘天星的人”。
2年前,98歲的他作為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時說過:“我每天要努力吃飯,等到100歲時,一定能看到祖國更強大!”
近日,剛過完百歲壽辰的他說:“這兩年,疫情讓我進一步看到了祖國的強大,我沒有別的願望,只願祖國更強大!”
長壽秘訣是不計較名利
“現在國家的繁榮是我以前做夢都夢不到的!”這位百歲高齡的老者,精神矍鑠,生活基本能自理。
長壽的秘訣是啥?老先生笑呵呵地說:“不要計較,特別是不要計較名利。”
韓天芑是我國卓越的大地測量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新中國成立初期,百業待興,他為建設西藏、治淮、治黃奔走於全國各地,測定了大量的天文點,為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先行準備工作貢獻了力量。他提出利用全能經緯儀接觸測微器技術,按東西星等高法測時,改進了太爾各特測緯方法,觀測更準確簡捷。他提出儘可能消除各種系統誤差的天文基本點測定法,認為天文方位角為天文大地網提供橫向控制的主要依據,直接關係到天文大地網的精度和參考橢球的定向,為此他編制了包含2628顆恆星的星表以及太爾各特星對錶。
1990年,韓天芑聯合全國各天文單位和測繪部門共同編制了以FK5為基礎的《中國大地測量表》,使我國天文大地網的天文定位納入了統一的高精度系統內。他注重科普工作,聯合有關部門和院校的天文愛好者創立了湖北省天文學會。
在同行眼中,“他為人正直,無私待人,誠懇謙和,對待觀察和研究工作非常嚴格。他為我國大地測量和天文地球動力學的發展孜孜不倦,日益求新,是我們的楷模。”
2020年2月10日左右,98歲的韓天芑不幸感染新冠肺炎。
2月14日,他住進武漢協和醫院,2月24日轉為重症,轉到武漢協和醫院由浙江省醫療隊負責的危重病區治療。
韓老的兒子韓錫勤告訴記者,“那時父親吃不下飯,吃了便吐。浙江援鄂醫療隊隊員很照顧父親,他們不斷鼓勵父親,勸他要把飯當藥吃。護士有時候還跟他用家鄉話聊聊天,一口一口地喂他吃。”
韓天芑1958年曾短暫任教於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後併入武漢大學)天文學專業。2020年6月18日,康復兩個月後,想到武漢大學和全國很多高校一樣,經歷了特殊的一學期,他決定寫信鼓勵即將踏上人生新徵程的畢業生們。
在信中,韓老回憶了中國天文學從一窮二白到建立起完整的理論和技術基礎,表示“機遇蘊藏在危機之中”,數字生態的興起,給人類帶來新的機遇。他鼓勵畢業生勇敢嘗試、牢牢把握時代機遇,不要被一時的成敗得失所困擾。信的最後,他勉勵畢業生要看長遠,星光總是璀璨的多,人生也是曲折向上,“以無垠時空為丈量尺度,人生擁有無窮可能。”
韓老說:“國家救治了我,我今年100歲了,沒有啥生日願望,只願祖國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