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還有幾天就將開幕的冬奧會,
全國人民都懷揣著激動的心情。
歷屆奧運健兒在這裡揮灑汗水,
在女子體操專案上,
更是有不少女中豪傑在這裡留下了震驚世界的動作。
比如中國體操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馬豔紅,
她的繃槓後空翻轉體360度下,
在奧運會上驚鴻一現,因其超高的技術難度,
被國際奧委會禁止使用。
今天要說的莫慧蘭也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
在1994年的世錦賽上,
莫慧蘭一個團身前空翻越槓拆械,
讓全世界沸騰。
這個動作極高的失誤率被稱為下世紀空翻,
奧委會甚至為了禁止這個動作而改變了判分規則,
同時這個動作也讓莫慧蘭名垂青史,
被命名為莫氏空翻。
然而,在國家隊擁有無限前途的她,
為何在17歲就選擇退役?
消失在體壇上的她,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1980年,莫慧蘭出生在廣西桂林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
父親莫橋寶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印刷廠工人,
母親則是農村戶口,終日靠著糊紙箱子為生,
家裡幾乎沒有電器設施,
唯一一個小彩電還是親戚送的。
莫慧蘭下面還有一個妹妹,
一家四口就這樣過著並不富裕,
卻也不愁吃的日子。
小時候的莫慧蘭看著電視上的體操廣告,
她沒有想到自己將來也會成為其中一份子。
自從1981年,
體操運動員馬豔紅在世界錦標賽上一戰成名,
廣州就掀起了一股體操熱,
許多體操學校都開始面向大眾招生。
小時候的莫慧蘭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體操,
只感覺電視裡的人翻騰在兩個高低槓之間,很好玩,
便和父親說:“我想學這個。”
1984年,當時父親恰好看到少年宮正在招體育生,
報名費只要五毛錢,
於是便帶著莫慧蘭和妹妹一起去報了名。
莫慧蘭的運動生涯就從這一天正式開始。
小時候的她並不知道體操意味著什麼,
第一天選拔她就遲到了。
看著文化功底已經熱火朝天的現場,
靦腆的莫慧楠不由得一陣緊張。
在體格檢查時,由於肌肉一直緊繃著,
莫慧蘭聽到旁邊的教練說,
她的先天條件還不如妹妹。
這讓莫慧蘭十分沮喪,
好在海選是全方位的評判,
年齡小的孩子總是有優勢的。
五歲的莫慧蘭最終還是成功進入了體操學校。
第一年的訓練相較比較簡單,
莫爸爸每天早晨5點騎著腳踏車,
載著女兒送到體校,等第二年住校之後,
嚴格的訓練和艱苦的生活才正式開始。
小小的莫慧蘭終究沒能抵擋住這樣的生活,病倒了。
在家休養一個星期後,再次去學校時,
莫慧蘭緊緊抱著爸爸的腿,哭喊道。
“爸爸,我不想去學校,我要回家。”
莫爸爸雖然心疼女兒,但也明白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
還是咬牙堅持把女兒送到過去。
從小離開家的莫慧蘭不得不迅速讓自己成長起來,
雖然無法抗拒命運的安排,
但既然接受,就要將它做到最好。
有一次我爸爸前去探望女兒的時候,
發現莫慧蘭正練習著倒立,
小小的胳膊支撐著整個身體,不斷顫抖著,
頭頂的地面上已經積起了一灘汗水。
心疼姑娘的爸爸當場拿著幾十塊錢遞給女兒,
讓女兒去買些自己喜歡的零食,不要委屈了自己。
只是這樣的做法,讓袁教練無法認同,
雖然孩子正在長身體,但吃零食對訓練並不好。
袁教練將學生們的零花錢全部收起來,
想要買什麼零食,需要獲得他的批准,
同時也養成了孩子不亂花錢的習慣。
當家長們再一次前來探望時,
莫爸爸從教練手中收到了近一千塊錢的零花錢,
這讓他十分感動。
經過兩年的訓練,莫慧蘭已經不再是初出茅廬的新手。
自認為自己很不錯的她,
卻在第一次當地體操比賽中失利了。
她發現只要教練在旁邊看著她,
就會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
甚至連左右腳都分不清。
這時的她才放下自己的驕傲,再次投身於刻苦的訓練中。
1988年,莫慧蘭順利進入廣西隊,
這年春節的時候,
父親揹著她去醫院,給受傷的右腳做手術。
誰知在休養結束後,莫慧蘭卻吵著要隊裡,
這時的莫爸爸才發現女兒已經有了事業心。
1990年,莫慧蘭憑藉優異的成績進入了國家體操隊。
從此開始了她征戰奧運的奇蹟歷程。
1993年,莫慧蘭在中國杯國際體標賽上,
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金牌。
1994年,成了莫慧蘭人生中最閃耀的一年,
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亞運會上,
她獲得了女子體操團體比賽的冠軍,
跳馬冠軍以及平衡木冠軍,
還獲得了女子全能個人專案的第三名。
在這一年的世界賽上,她的莫氏空翻震驚了全世界,
現場解說曾這樣評價她:“她就像一隻小鳥一樣。”
她的高難度動作也讓國際體聯感到壓力山大,
認為這種出錯率如此高,
如此危險的動作不應該出現在奧運賽場上,
又不好明確的禁止,於是便改了判分規則,
變相地禁止了這個動作的出現。
正因如此,莫氏空翻也成了奧運史上前無古人的動作,
後無來者的曇花一現。
其實這本是男子體操上的動作,
對於小臂的考驗極其巨大,
莫慧蘭是第一個在賽場上完成這個動作的女選手。
為了這個動作,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有一次在訓練時,她不慎將牙齒磕在了單槓上,
正當她摔下來,滿地找牙的時候,
一個隊員將一顆很長的牙齒遞上來問她:“是不是這個?”
莫慧蘭看了一眼,那不是她的牙,
由此也說明,在訓練場的軟墊下不知藏了多少前輩的牙齒,
這都是前輩們努力的證明。
所幸她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日本亞運會上,她成了獲得冠軍最多的運動員之一。
然而就在人們以為他將會在奧運賽場上一騎絕塵,
讓體操專案迎來莫慧蘭時代的時候,
莫慧蘭卻做出了令人不解的選擇。
1997年,在參加完人生最後一次比賽後,
17歲的莫慧蘭選擇了退役。
在這個年紀退役運動員絕無僅有,
在她退役後,劉璇接任了隊長職位,
並一直堅持到21歲才退役。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莫慧蘭隊長職位的接班人,
劉璇也在1996年的世錦賽上以驚豔眾人的單臂大回環,
在體操專案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劉璇
而單臂大回環也同樣被國際體聯列為禁用動作,
與劉璇退役後進入娛樂圈不同,
17歲的莫慧蘭面臨兩個選擇,
美國曾高薪聘請她前去做教練,
中國人民大學也向她遞出橄欖枝。
而莫慧蘭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大學生活,
同時也解答了她退役的真正原因。
其實真正支撐她走到現在的並不是對體操的熱愛,
而是對中國體育的一種責任心。
如今她功成身退,卻並不想成為一個沒有文憑的花瓶,
於是選擇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聞系。
至於為什麼選這個專業,莫慧蘭表示,
她對外界的認知一直來源於記者,
常年在封閉環境下訓練,
使得她十分嚮往外界的風景,
而記者可以全國各地的到處跑,
這樣的工作性質一度讓她十分羨慕。
身為世界冠軍的她,即便身在大學,
也完全不用操心以後的工作。
在大一的時候就有電視臺向她丟擲了橄欖枝,
她也曾以記者的身份採訪過昔日的偶像李寧。
大學畢業後,她更是進入了鳳凰衛視,主持體育賽目,
以另一種方式為中國體育發聲,
有人問她,有沒有想過像李寧那樣成立自己的運動品牌,
她搖搖頭,表示自己沒有什麼經商天賦,
相比之下,她更向往那些刺激又自由的體驗。
2006年,她因為好奇,
參加了朋友舉辦的高爾夫練習場活動。
在這個圈子裡,她見到了許多昔日的運動員。
為此她還好奇過,高爾夫這種運動完全就是養老專案,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青睞。
直到她切身體驗後,才開始愛上了這種球類運動,
她發現在每一次揮杆後,
都是一種對自我的昇華與超越。
2008年,她還參加了冠軍高爾夫球隊,
並一直和圈內朋友們宣傳者奧運精神,和環保理念。
2009年,她又接觸了拉力賽車,
從小被壓抑的性格在這一刻得到徹底的釋放。
她不僅考取了賽車執照,
還以車手的身份參加了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
並在賽車場上認識瞭如今的丈夫,
2014年8月,莫慧蘭和丈夫生下了可愛的兒子小布丁。
如今的她似乎和體育專案漸行漸遠,
除了打球,賽車,彷彿化身為一位名媛。
即便如此,她留在奧運賽場上的身影依舊是無數奧運健兒嚮往的傳奇,
是一代人心中的回憶。
也祝願她的生活能夠像飛馳的鳥兒一樣自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