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1年四季度資料衡量,時隔六年,蘋果再度成為中國市場手機銷冠。微博熱搜背後是不吐不快的使用者群體,還站著芒刺在背的國產品牌。
在華為被制裁、全球缺芯、蘋果降價等內外綜合因素作用下,“iPhone 13贏麻了”似乎是個必然結果,也把市場競爭的新命題甩到面前:價格趨同、效能相近,差異化策略越來越沒有差異化的時候,國貨自強需要代入新節奏。
從功能機時代開始,超越洋品牌是國產手機常年夢想。智慧機的火爆,給予國貨彎道超車的機會,以銷量論,不少品牌一度看到希望。過去數年,華為、小米、OPPO、vivo等“勝者為王”的國產品牌,站穩中國市場後,在全球市場攻勢不減。它們擊敗了不少海外品牌,仍有蘋果、三星兩座大山。而疫情黑天鵝、複雜國際環境,又給競爭帶來了不確定性。
更焦灼之處在於,就產品和企業競賽本身,節奏有新變化,但尚無顛覆性的機會。以功能機向智慧機變遷為例,勝利者的姿態,建立在前一代市場王者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的“消亡”之上,更建立在技術的巨大迭代基礎之上。
如今,儘管摺疊屏小有起勢,遠遠達不到手機革命的高度。
反應在手機廠商,磨細節成了不得已的選擇:更高畫素、清晰螢幕、劉海屏還是挖孔屏,甚至於快速充電……看起來創新滿滿,也只是漸進式改良,這種困境,強勢如蘋果也無可奈何。
不只是技術維度的通有瓶頸,在市場策略上的“撞車”更為慘烈。智慧機早期,主流廠商基本上一款旗艦打天下,且價格、效能各不相同,面向的人群也就各不相同,在追逐增量使用者的大道上,互有競爭卻各得其所。
眾所周知,全球手機銷量已經進入飽和期,使用者從增量圈地變成存量競爭,幾家大企業把持市場,卻紛紛拿出少則五六款多則十餘款機型。這樣一來,看似更多價格、更多配置,卻是相同價格、相同配置。
當蘋果都玩起了“加量降價”,向市場低頭,也著實拿不出“差異化競爭”的差異化說服力。
慶幸的是,放眼全球,幾家中國手機企業已經站穩腳跟,從過去的苦苦追趕者變成了旗鼓相當角力者,尤其還在數量上佔據覆蓋率優勢。因此,市場份額高下要爭,長期致勝法門也要找,競爭越緊張越不能慌。
如果換個角度,競爭的焦灼恰恰也是修煉內功的機會。如果用“術道勢”來描述手機競爭,中國企業在“術”的招數層面,比如網際網路渠道、新概念營銷、軟體功能最佳化等,不僅不落後,反而領先全球。卻在“道”的內功維度,比如晶片、系統存在短板,這是國際環境複雜背景下不得不破解的癥結。
趁著焦灼競爭期,國產手機好好補足晶片等內功短板,必定能在下一個“勢”到來之時實現國貨登頂夙願。
北京商報評論員 張緒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