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將帥,是指從1955年首次授銜,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的十年時間裡,被授予將帥軍銜和晉升將官軍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階將領的統稱。
在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取消軍銜制的這十年裡,共有10人被授予元帥軍銜、10人被授予大將軍銜、5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177人被授予中將軍銜,以及1360人被授予或晉升少將軍銜,總計1614名。
開國將帥籍貫分佈情況
貢獻將帥人數最多,名列前十的省份分別是——
江西省:325名,佔比20.1%
湖北省:234名,佔比14.4%
湖南省:202名,佔比12.5%
安徽省:128名,佔比7.9%
河南省:108名,佔比6.7%
四川省:92名,佔比5.7%
山東省:89名,佔比5.5%
福建省:83名,佔比5.1%
河北省:80名,佔比4.9%
陝西省:63名,佔比3.9%
這前十個產出將帥最多的省份,為共和國貢獻了整整1404名開國將帥,佔全體將帥總數的86.7%
餘下的209位將帥來自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山西:45名 遼寧:32名 廣西:18名
江蘇:17名 廣東:16名 浙江:15名
甘肅:9名 海南:7名 重慶:7名
北京:6名 雲南:5名 新疆:5名
黑龍江:5名 內蒙古:4名 西藏:4名
天津:4名 吉林:4名 上海:3名
貴州:2名 寧夏:1名
(注:越南籍少將洪水將軍未列入統計。)
從這份統計表中,可以看出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
根本原因就在於——
從大革命時期算起,全國200餘次起義和暴動絕大多數發生在南方,僅僅江西省就發生過66次武裝起義,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就在南昌。
我軍軍史上著名的十大武裝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黃麻起義、廣州起義、海陸豐起義、湖南起義、湘鄂西起義、平江起義、百色起義、寧都起義,無一不是發生在南方。
而東部多,西部少的直接原因就是——
中國工農紅軍的根據地大多建立在東部或東南部,如:贛南根據地、閩西根據地、湘贛根據地、湘鄂贛根據地、湘鄂西根據地、湘鄂皖根據地等等。
這些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中國工農紅軍的發源地!
所以,中國革命初期所特有的地域性,對各省、市、自治區將帥人數的多寡,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參加過南昌起義的,共計22名
元帥 6名:
朱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聶榮臻
大將 3名:
粟裕、陳賡、許光達
上將 4名:
肖克、周士第、趙爾陸、楊至誠
中將 6名:
唐天際、譚家述、譚甫仁、彭明治、趙鎔、聶鶴亭
少將 3名:
袁也烈、周文在、王雲霖
黃埔軍校畢業的,共計34名
元帥 2名:
林彪(4期)、徐向前(1期)
大將 3名:
陳賡(1期)、羅瑞卿(6期)、許光達(5期)
上將 8名:
周士第(1期)、陳明仁(1期)、陳奇涵(5期)、宋時倫(5期)、張宗遜(5期)、楊至誠(5期)、陳伯鈞(5期)、郭天民(6期)
中將 9名:
彭明治(1期)、閻揆要(1期)、常乾坤(3期)、曾澤生(3期)、唐天際(3期)、倪志亮(4期)、郭化若(4期)、譚希林(6期)、王錚(6期)
少將 12名:
袁也烈(2期)、洪水(3期)、徐介藩(3期)、李逸民(3期)、方之中(4期)、周文在(4期)、曹廣化(4期)、張開荊(5期)、廖運舟(5期)、朱家壁(8期)、高存信(10期)、張學思(10期)
井岡山將領 58名
元帥 5名:
朱 德、彭德懷、林彪、陳 毅、羅榮桓
大將 3名:
粟 裕、黃克誠、譚政
上將 14名:
肖克、陳士渠、陳伯鈞、宋任窮、張宗遜、黃永勝、趙爾陸、楊至成、楊得志、朱良才、鄧華、賴傳珠、彭紹輝、李聚奎
中將 22名:
張令彬、譚希林、賴毅、楊梅生、韓偉、唐天際、趙鎔、譚家述、肖新槐、譚甫仁、曹裡懷、歐陽毅、王紫峰、譚冠三、周玉成、姚喆、李壽軒、甘渭漢、邱創成、張國華、畢佔雲、王輝球
少將 14名:
王耀南、龍潛、王雲霖、張樹才、鄭效鋒、資鳳、劉顯宜、張平凱、羅雲、賴春風、黃連秋、曾保堂、曾敬凡、龍開富
1614名共和國開國將帥,這其中從革命聖地井岡山下來的僅有58名,數量之少,可見中國革命第一塊根據地的先輩們付出的犧牲是多麼巨大……
女性將領 1名
少將:李貞
外籍將領 1名
少將:洪水(越南國籍)
華僑將領 4名
上將 1名:
葉飛:菲律賓歸僑
中將 2名:
莊田:新加坡歸僑
盧勝:新加坡歸僑
少將 1名:
唐鐸:旅俄歸僑
解放戰爭中起義的國軍將領 11名
上將 3名:
陳明仁:起義前為國軍中將軍銜
董其武:起義前為國軍中將軍銜
陶峙嶽:起義前為國軍中將軍銜
中將 3名:
孔從洲:起義前為國軍中將軍銜
曾澤生:起義前為國軍中將軍銜
韓練成:起義前為國軍中將軍銜
少將 5名:
張世珍:起義前為國軍少將軍銜
魏 鎮:起義前為國軍少將軍銜
林 遵:起義前為國軍海軍少將軍銜
鄧兆祥:起義前為國軍海軍上校軍銜
劉善本:起義前為國軍空軍上尉軍銜
少數民族將領 48名
壯族 13名:
上將:韋國清
中將:韋傑、冼恆漢、覃健
少將:韋祖珍、盧紹武、吳西、歐致富、黃惠良、黃新友、覃士冕、覃國翰、朱鶴雲
滿族 7名:
中將:丁秋生、萬毅
少將:白志文、趙承金、郭維城、高存信 、趙東寰
土家族 6名:
中將:廖漢生
少將:李元明、範子瑜、黎化南、彭飛、鄭國
藏族 5名:
中將:朵噶·彭措饒傑、阿沛·阿旺晉美
少將:桑頗·才旺仁增、黃正清、凱墨·索南旺堆
蒙古族 5名:
上將:烏蘭夫
少將:孔飛、廷懋、索立波、吳濤
維吾爾族 4名:
中將:賽福鼎·艾則孜
少將:曹達諾夫·扎伊爾、買買提伊敏·伊敏諾夫、祖農·太也科夫
侗族 3名:
大將:粟裕
上將:楊至成
少將:曹玉清
回族 2名:
少將:劉世昌、劉瑞方
瑤族 1名:
上將:李 濤
苗族 1名:
少將:黃忠誠
吉爾吉塔族 1名:
少將: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
戰傷致殘將領 23名
獨臂將軍 10名:
上將:賀炳炎、彭紹輝
中將:餘秋裡、晏福生
少將:左齊 、彭清雲、童炎生、蘇魯、廖政國、陳波
獨腿將軍 1名:
中將:鍾赤兵
獨腳將軍 1名:
少將:謝良
獨眼將帥 11名:
元帥:劉伯承
上將:周純全
中將:趙鎔、徐斌洲、李作鵬、
少將:石志本、賀慶積、李文清、周九銀、漆遠渥、王力生
1955年授銜將帥年齡統計
元帥
朱德:時年69歲,元帥中最年長者。
林彪:時年48歲,元帥中最年輕者。
大將
張雲逸:時年63歲,大將中最年長者。
許光達:時年47歲,大將中最年輕者。
上將
陶峙嶽:時年63歲,上將中最年長者。
肖華:時年39歲,上將中最年輕者。
中將
傅連暲:時年61歲,中將中最年長者。
劉西元:時年38歲,中將中最年輕者。
少將
史可全:時年63歲,少將中最年長者。
吳忠:時年34歲,少將中最年輕者。
結語——
謹以此文重溫中國人民解放軍從無到有,波瀾壯闊的革命征程,緬懷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將帥們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的不朽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