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德意志人崛起的奧秘可不只是德意志精神和德意志血統,在普法戰爭以前德國大兵經常被各國軍頭打差評(從馬基雅維利時期一直被貶低到拿破崙戰爭後),歐洲軍界以前可一點都不怵德意志人,德意志崛起的秘密其實是鋼鐵。
這並不是說德國的鋼鐵產量完爆敵人,一戰爆發前的1913年德國鋼鐵產量是1760萬噸,而協約國主要五個工業國(分別是法國、英國、俄羅斯、義大利和美國,美國在1917年4月份對德國宣戰,幾乎參與了一戰一半的戰爭)的鋼鐵產量是4,983萬噸,德國的鋼鐵產量只有敵人的35%。但是德國生產了76,500門大炮,和協約國的總和相差無幾(77900門),加上同屬德意志民族的奧匈帝國,同盟國一共生產了94400多門火炮,是德國優質鋼鐵鑄造的火炮讓德意志民族有了單挑全世界的底氣。
鋼鐵產量和火炮產量並不能簡單地劃等號,這裡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美國是一戰前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一戰中生產了9000多萬噸(美國1913年生產了3180萬噸,1917年、1918年參戰後鋼鐵產量都超過了4500萬噸)鋼鐵的美國卻只生產了4600門火炮,數量還不如義大利(6500門),美國佬火炮產量低的原因就是他們還沒搞定火炮鋼材,而這恰好是德國佬在1860年以後最擅長的。
在1860年以前火炮材料技術的臥龍鳳雛(這裡用的是原意)分別是英國和法國,克虜伯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就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專門從英、法兩國偷學技術。這正是他們家族的傳統,因為克虜伯公司最早就是山寨英國鋼鐵技術起家的。克虜伯和德國火炮工業的轉折點是兩個,一個是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發明的中空鍛鋼技術,這種技術最早是用在槍管上的,後來被克虜伯用在了炮管上;一個是西門子(就是西門子公司創始人)發明的平爐鍊鋼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更大規模地生產優質鋼材,克虜伯公司花重金將其買下。在1860年以前,普魯士的火炮是“萬國造”,1860年以後鋼鐵、火炮一手抓的克虜伯公司幫助普魯士打贏了三場戰爭,也把自己變成了世界著名的軍火巨頭。
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去世時,克虜伯在世界火炮市場和法國施耐德、英國維克斯公司並駕齊驅,施耐德公司的四磅輕型火炮一度是克虜伯的勁敵.克虜伯和萊茵金屬等德國火炮生產商力壓群雄的關鍵就是合金鋼,合金鋼就是加入了鉻、鎳、鎢等“調料”的鋼材,加鉻可以增加鋼材的硬度與彈性;加鎳可以增加抗腐蝕、增加降伏強度;加鎢後鋼鐵不但強度增加,還抗腐蝕、耐熱耐磨。鋼鐵中增加多種原料更能大幅度提高鋼鐵效能,在碳素鋼時代英國槍炮鋼的海軍部標準是每平方英寸要受力38到44噸重,而在合金鋼時代鎳鋼的拉伸強度就變成了了每平方英寸受力45-55噸。合金鋼製造的大炮可以承受更高的炮管溫度,更大的炮身膛壓,發射藥也可以更多,炮身口徑也進一步加強,鋼鐵火炮因此進入了巨炮時代(著名的烏爾班大炮是青銅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合金剛技術好比是現在的光刻機技術,是機密中的機密。
而德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德國火炮在一戰前全面進入了合金鋼時代,萊茵金屬更是搶先製造出了鎢鋼火炮,把協約國甩在了後面。所以一戰時別看德國鋼鐵產量不佔優勢,但因為合金鋼等火炮材料的優勢,它反而在各大軍事強國中一馬當先。
對於這一點,德國清醒的政治家都門清,鐵血宰相俾斯麥就特意把“鐵”放在了“血”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