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今天是2月3日,大年初三,又稱“小年朝”。當中國人忙著走親訪友拜年之際,世界卻依然很不太平。
關於美俄英日韓,至少有三個訊息值得關注。
第一個,好了傷疤忘了疼?英國首相公開挑釁普京。
3日,約翰遜和普京就烏克蘭局勢進行了電話會談,會談成果乏善可陳,為避免長篇累牘就不贅述了。真正吸引外界眼球的,是約翰遜的“會前吹風”。
當天,約翰遜再次渲染所謂的“俄羅斯威脅論”,他宣稱,普京正拿著槍頂著烏克蘭的腦袋,試圖迫使歐洲安全架構發生變化。
約翰遜還強調,自己沒有誇大俄羅斯的威脅,並稱這是一個“顯而易見且迫在眉睫”的危險。
約翰遜這一言論很快引發輿論關注,但大部分網友都對其觀點持反對態度。
有網友諷刺稱,約翰遜的這一說法虛偽至極,真正拿槍指著烏克蘭腦袋的不是別人,正是約翰遜和美國政客。
還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約翰遜之所以加劇炒作俄烏局勢,是為了轉移的注意力。
眼下,約翰遜正深陷“派對門”防疫醜聞。最新的調查報告中指出,約翰遜的領導不力,導致“本不該發生的”事件發生。
與此同時,要求約翰遜引咎辭職的呼聲越來越高,就連不少保守黨議員都公開表示,為了避免連累保守黨,約翰遜是時候該下臺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約翰遜試圖透過炒作烏克蘭局勢,來轉移國內輿論壓力,但他似乎挑錯了物件。
英國軍艦遭俄軍“實彈驅逐”剛過去不到一年,約翰遜就公開挑釁普京,這難道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說到底,烏克蘭局勢背後是美俄之間的大國博弈。現在的英國,早已不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了,約翰遜想借烏克蘭問題轉移國內視線,無異於是在火中取栗。
搞不好,還可能會引火燒身,成為壓垮約翰遜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二個,美國餐廳爆發群毆,超40人“參戰”。
佩洛西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所造的“美麗風景線”一詞,竟被頻繁用在美國自己身上。
這不,又一道“風景線”在美國出現了。
3日,《紐約郵報》報道稱,一家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餐廳爆發大規模群毆,原因是有人在取牛排時插隊。
這起群毆事件發生在一家名為“金欄杆”的西餐廳裡。影片顯示,超過40人在餐廳內拳打腳踢、大喊大叫,甚至還拎起椅子向對方身上砸去,現場秩序一度發生混亂。
據餐廳員工表示,當時,有兩個人正在排隊等牛排,前面的那位在切牛排,然後挑三揀四,花了很長時間,隨後後面的人開始不耐煩了,說了幾句不友好的話,並最終引發這場“全面戰爭”。
另有一名當時正在用餐的顧客表示,一群人插隊搶走了另外一個人的牛排,於是雙方就打了起來。
目前,這起鬥毆事件的具體原因還在調查當中。不幸中萬幸的是,雖然“戰況激烈”,但沒有任何一人在鬥毆中受傷。
不過,這起鬥毆還是不免讓人脊背發涼——倘若鬥毆者手中拿的不是椅子,而是槍,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得不說,用“亂上加亂”來形容當下的美國,一點也不為過。
第三件,日本執意將強徵勞工礦山申遺,韓國準備“動真格”。
3日,就日本政府無視韓國抗議,執意將佐渡金山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事,韓國表示,將採取系統、全方位的應對措施。
當天,韓國外交部長官鄭義溶給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打去電話,在電話中,鄭義溶再次對日方的行為提出強烈抗議。
鄭義溶還要求日方履行在2015年做出的承諾——承認強徵勞工的事實,在相關遺址成立資訊中心,以紀念在那裡遇難的韓國勞工。
另外,韓國還計劃成立一個民官工作組,以應對日本的申遺行動。該工作組由包括韓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體育觀光部在內的7個政府部門和3個公共機關的工作人員組成。
從韓國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這次是準備“動真格”了。
位於日本本州以西的佐渡島,曾在二戰時出產銅、鐵、鋅等戰爭所需物資。二戰期間,大量韓國勞工被強徵到此勞役。
而現在,日本卻執意要將浸透著強徵韓國勞工血淚的佐渡島金山,作為申請入遺物件,韓國怎能不惱不怒?
日本的做法,不僅是對鄰國痛苦回憶的無視,更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必然會招致更多的批評與指責。
也不禁要說,日本戰後國際地位和名聲與德國相差甚遠,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