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當人們去烈士陵園瞻仰時,目光總會在英烈的照片上多停片刻,想要看一看,這個未曾謀面的英雄長著怎樣的面龐輪廓、眉梢眼角。
他是革命烈士王亞箴
王亞箴(1903一1946),原名王乃銘,安徽五河縣界溝人,淮北敵後抗戰和根據地建設的重要奠基人。關於烈士王亞箴的這張遺像,背後有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據蚌埠市人民政府對於王亞箴的介紹,1926年,王亞箴在省立第四農業中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春,王亞箴奉黨組織指示回到家鄉,以界溝小學校長為掩護,建立中共界溝支部,並任書記。同年秋,界溝支部劃歸中共泗縣臨時縣委領導,王亞箴為縣委委員。
1930年7月,石樑河農民武裝暴動爆發,王亞箴任行動委員會宣傳委員,在戰鬥中右腿中彈負傷,暴動也因遭到重兵圍剿而失敗。
1931年,經中共長淮特委安排,改名王耀華打入國民黨新編第20師,任上士文書,開展策反工作。同年在臨淮關被捕,判無期徒刑。
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時,王亞箴被釋放,繼續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40年,王亞箴任邳睢銅抗日民主辦事處主任兼靈北縣縣長。
1942年起,王亞箴任泗五靈鳳縣抗日民主政府秘書、參議長、縣長,領導人民群眾開展抗日鬥爭,多次粉碎日偽軍的“掃蕩”。
抗戰勝利後泗五靈鳳縣改為五河縣,王亞箴仍任縣長。
1946年冬,主力部隊撤往山東後,他留下堅持鬥爭,帶領部分武裝、幹部轉戰洪澤湖畔。同年12月,在洪澤湖畔突遭重兵包圍。他臨危不懼,指揮作戰,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壯烈犧牲。
王亞箴去世時,年僅43歲。
他生前沒有照片,烈士陵園裡的遺像是他的女兒
革命烈士王亞箴犧牲時,女兒王雪青才3歲,如今王雪青已是古稀之年。
當年,王亞箴是五河縣縣長,是有條件拍照片的,可是他卻沒留下一張照片。
王亞箴的概述圖(概述圖為王雪青照片作為遺像) 圖片來源:蚌埠市人民政府官網
據王亞箴的女兒王雪青描述,在她父親犧牲後,黨史辦去到他的家中要父親的照片,於是,王雪青和她的姐姐穿上父親的衣服和帽子,照了兩張照片。
後來,王雪青的小姑來她家探親的時候說,“小三子(王雪青)最像。”
於是,烈士陵園就採用了王雪青的照片作為王亞箴的遺像。
他生前與群眾同甘共苦,深受群眾愛戴
據王雪青描述,當年母親生她的時候,正趕上縣裡發救濟糧。
王亞箴是負責發救濟糧的人,可那時候他的家裡一粒糧食都沒有。婦救會知道了以後,送給他家四十斤小麥,王亞箴原封不動地把小麥退回了。
“母親當時非常難過,但是慢慢她理解了”,王雪青說。
他們以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
在百年黨史中,這樣的英烈還有很多。他們前赴後繼,保家衛國,愛護人民。他們生前沒有留下相片,甚至沒有留下名字,卻在人民心中樹立了永遠的豐碑。
在瞭解他們的事蹟後,網友紛紛留言致敬,對革命先輩表示崇高的敬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還有網友表示,“銘記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
我們站在歷史後人的角度看革命先輩,感到他們十分偉大,但他們的偉大和悲壯,遠比我們所能看到和想象來得沉重的多。
因為我們只知道歷史中他們的勝利,而他們在犧牲時不能預知未來。不知道自己的犧牲,對中國的勝利到底有多大的意義,也不清楚,他們要用多少年才能迎來勝利,甚至不確定他們到底能不能勝利。
他們滿懷一腔熱血,在犧牲之時所依賴的,只有自己滿懷的信念。
在國家和民族最危難的時候,這些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戰,只憑藉著一股信念,成就了建立新中國這件偉大的事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陳鳳祁 實習編輯 邵安娜 綜合新華社、央視網、海報新聞等)
責編:郭凱
稽核:辛然
本文來自【海報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