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舉行的關於促進鹽加工和銷售合作社和企業產銷對接和投資促進研討會上,農村發展與合作經濟局表示,2021年全國鹽業生產用地面積達近1.14萬公頃,因從製鹽業的收入較低,生產用地面積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鹽民已把經濟效益低的生產用地面積轉向水產養殖或其他行業。年均鹽產量達100萬噸以上。
全國製鹽省份19個,包括北部5省,慶和、寧順和平順等省份。目前主要鹽產品為原鹽、精鹽、工業鹽和食用鹽,已逐步在慶和、寧順和平順三省形成工業鹽生產區。
為了將鹽產品發展與質量和品牌相結合,許多地方已樹立了鹽產品品牌、地理標誌和發展“一鄉一品”鹽產品,如薄遼鹽與貿易股份公司的精鹽產品,評定省提吉鹽產品和廣平省Kosal竹鹽產品等。
目前,越南富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微量元素的清潔海鹽產品已對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出口,但出口量仍較少,每年清潔海鹽出口量約2萬至4萬噸。各家企業正在努力為鹽產品尋找外國出口市場。
南定省農業與農村發展廳副廳長黃氏素娥表示,南定省鹽生產面積位居北部第一,但主要為手工生產,每年鹽產量約10萬噸。該省三條連線生產鏈已獲得安全生產證書。各家企業已大膽投入深加工。從2018年,該省鹽產品已出口到日本。然而,為了服務出口加工,多家企業需從其他生產進口原料。
越南鹽業股份公司董事長裴春龍表示,目前鹽價格呈現上漲勢頭。2022年,鹽的需求將繼續增加,價格也將隨之增加,原料鹽短缺,企業加工需求較高但仍缺少原料。
為了在充分利用鹽產地優勢的基礎上推動鹽業可持續發展,政府總理已頒佈關於批准2021-2030年鹽業發展提案的第1325號決定。展開落實該決定,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正開展制定2021-2025年提高越南鹽產業質量和價值鏈提案,提案將在南定、太平、富安、慶和、寧順、檳知和薄遼等7省開展。
農村發展與合作經濟局局長黎德盛表示,鹽業結構重組是當務之急,不僅滿足國內需求而還對外出口,肯定越南鹽產品品牌,為穩定鹽民生計做出貢獻。
未來時間,鹽業需鞏固、發展和成立鹽業合作社,發展鹽產品加工,實現產品多樣化和提高產品價值。與此同時建立高科技鹽生產區,生產精鹽、美容鹽、保健鹽等生產與體驗旅遊相結合。
鹽業需加強產銷對接,建立原產地追溯系統等。此外,鹽業需援助企業和合作社採用現今質量管理計劃,設計產品包裝,加大品牌保護力度,研究新產品,尤其是優質產品、藥材鹽產品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