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進入陣地相持階段後,石硯洞北山就成了敵我雙方爭奪次數最多的一個山頭陣地。這個高地位於朝鮮江原道鐵原郡,標高只有300米,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易攻難守。為了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志願軍先後八次對石硯洞北山發起攻擊。1952年6月,39軍117師349團在短短12天內,三次攻打石峴洞北山。利用夜間襲擊和正面佯攻、側翼突襲等戰術共斃傷美軍360多人。
三個月後,38軍接防39軍陣地。老軍長梁興初此時已經調任志願軍西海岸指揮部副司令員,新軍長江擁輝命令113師繼續對石硯洞北山進行拔點作戰。1952年9月18日傍晚,38軍113師337團出動一個步兵連,在山炮和榴彈炮各一個連的支援下,對駐守在石硯洞北山上的美軍發動了突然進攻。經過三個小時激戰,成功奪取石硯洞北山,並打退了敵人數次反撲,累計殲敵290多人,我方傷亡71人。
1952年11月,23軍入朝換防,替下了38軍,繼續對石硯洞北山之敵進行殺傷。1953年3月6日晚上9點52分,67師201團5連藉助夜色掩護,突然對敵人發起襲擊,僅用十分鐘就結束了戰鬥,斃敵53人,俘虜美軍2人,偽軍1人;3月23日晚上8點,201團5連一排配合2連再次對石硯洞北山之敵發起突襲,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斃傷敵軍100餘人,俘虜美軍2人,偽軍5人。
1953年4月16日晚10點,201團5連在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對石硯洞北山之敵發起第三次反擊,這次戰鬥持續了兩天三夜。5連成功攻佔石硯洞北山並打退了敵人6次反撲,斃傷敵軍1000餘人。這就是前7次我軍主動攻打石硯洞北山的簡單經過,當時的戰略目的就是為了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因此我軍每次佔領石硯洞北山後不久,就都主動撤出了陣地。
時間來到1953年7月初的時候,停戰談判已經進行到了關鍵階段,為了配合20兵團即將發起的金城戰役,23軍決定以67師全部兵力對石硯洞北山之敵進行反擊,並永久佔領這個高地。根據戰前偵查,此時駐防石硯洞北山的是美7師兩個步兵連和一個火器連,築有大量的明堡和暗堡,前沿陣地還設有6道障礙物。
為了縮短衝擊距離,減少敵人炮火帶來的殺傷,67師的工兵在距敵人障礙物僅120米處挖了一條屯兵坑道。這個坑道總長102米,有7個出入口,可以容納一個加強連的兵力,並能儲存大量的作戰物資。7月6日深夜,我軍冒著大雨發起反擊。炮兵以平均每平方米落彈1發的密度,向敵陣地急襲3分鐘。19輛蘇制坦克也奉命出動,對敵人的碉堡進行直瞄射擊。
在這之前,美軍還從來沒有見過志願軍如此兇猛的火力,瞬間便被打懵了。炮火延伸後,6連和加強分隊從屯兵坑道中勇猛衝出,不到一個小時就將守敵大部殲滅,僥倖生還的美軍狼狽逃竄。之後第200團在炮火的強力支援下,接連打退了敵人11次反撲。在即將停戰前丟失陣地,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泰勒十分惱怒,狠狠將美第7師師長特魯多訓了一頓,並命令他奪回失地。
之後的數天時間裡,急於挽回顏面的特魯多投入了全部兵力瘋狂反撲。但此時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已經有了很大改善,火力並不比美軍差多少,坦克甚至可以和敵人打對攻。經過6天5夜的激戰,美7師付出了3500多人的傷亡代價,卻依然撼不動我軍的鋼鐵陣地。頭腦發熱的特魯多終於清醒了,向泰勒報告請求撤退,稱如果再打下去,美7師就完了。泰勒無奈,只得同意撤退。這次石硯洞北山之戰,也成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和美軍的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