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是過家家,不是打雞血,什麼豪言壯語、保持初心、終極目標等等,不過是那些培訓機構想吸你的血,給你灌的心靈雞湯,打的上癮毒品!創業的激情當然必不可少,但要想創業成功,你必須要懂得基本的商業邏輯,學會冷靜地思考。否則,就會像筆者一樣四處碰壁,碰得頭破血流,才弄明白其中的奧妙!
第一,賽道沒選對,一切都白費!
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選擇大於努力,但我想說:選擇決定成敗!那到底該如何選擇呢?筆者有幾條經驗分享給即將創業的你。
一是要做好資料分析,查閱相關的行業報告,看看你即將從事行業的最近五年的走勢,以及未來五年的走向,如果已經是紅海,並且市場份額在縮減,那就要果斷放棄!
二是關注國家及當地政府的工作報告,一定要順勢而為,如果逆勢,必死無疑!
三是做好自身分析,你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現在是資訊時代,靠資訊差賺錢就別做夢了,能不能做到差異化競爭,這才是你要認真思考的事情。
四是做好時間和金錢規劃,如果你要從事的行業特別耗時間,又特別燒錢,就不要做了,除非後面有資本助力。普通人創業一定要計算好資金的回籠週期,否則,你將一直在不死不活中痛苦掙扎。放棄捨不得,發展談不上,一輩子都搭進去。
第二,最大限度獲取家人和朋友支援,不要一意孤行!
經常聽一些傻 X的心靈雞湯以及一些培訓機構的胡言亂語: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前行的道路是孤單的,沒人理解恰是你成功的開始!我想說,夢想很貴,就怕你消費不起!別說我們普通人,老賈當年已經事業有成,當他說出為“夢想窒息”的時候,最終為夢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奉勸普通人創業,少看馬雲和任正非的故事,全世界100年也出不了幾個這樣的人,不要妄想你是其中一個。
所以,當你要創業的時候,記得一定要跟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多商量、多溝通,把你的計劃反覆跟他們探討,一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意見,二是爭取更大的支援。因為你在創業的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你總歸還是需要資金、資源以及精神上的幫助,不要到時事業沒做成,還把家人和朋友變成了路人。
第三,永遠保持打工者心態,只有踏實肯幹才能不被市場和客戶炒魷魚!
有些創業者取得了一點成績,就著急“提升”自己,去學習“企業管理”,進了一些所謂的培訓機構,取得了一些“真經”:老闆必須要解放自己,老闆越忙,企業越亂;老闆三件事,找人、找錢、找資源……
我不去評價這些“大師”的對錯,我只希望創業者明白,你學到的東西是不是符合你的“當下”。企業發展是有階段的,有些知識體系適合大企業,但不適合你。培訓機構面對的是所有的企業,不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我們經常教育員工要具有“老闆心態”,那是我們希望員工都拿工作當事業去幹,這樣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反過來,老闆就一定要始終保持“打工者心態”,只有這樣,你才能始終沉在一線,而不是飄在空中;只有這樣,你才能時刻聽到客戶的聲音,才能不斷根據客戶的需求改變戰略;只有這樣,你才能跟員工打成一片,不斷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心態,不是要老闆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關於管理,我後面會講到。
創業者必須明白,當你要踏上創業的道路時你身上肩負的責任,你的夢想、你的家人、你的客戶、你的員工、你的上下游供應鏈,都將與你發生重度關聯。你的公司好比是一輛車,你是司機,這些人就是你車上的乘客。你的駕駛技術,決定你是順利把他們載到終點,還是半路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車毀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