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慕風
如果時光倒流,你還會選擇創業嗎?
將來,你會讓你的孩子創業嗎?
我想,90%以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如今我們對於創業失敗的債務人,除了打擊,拋棄,懲罰之外,沒有任何包容與理解。
人們看到的是失敗之後的痛苦,而從來看不見大家對於失敗者的容忍!
而這一切,讓未來的年輕一代,恐懼創業,躲避創業,這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現象。
從對債務人的態度,年輕一代喪失了創業、拼搏的激情。
創業成功當老闆,不成功當“老賴”,似乎已經成了當今的生存哲學。
在我們身邊,有大量的因為創業失敗,而被區別對待的債務人,一些人被社會邊緣化,甚至社死,一些人被納入了失信黑名單,而一些人亡命天涯。
成功者聊聊,而失敗者多如牛毛。
一些債權人甚至說:你創業成功了,你會分一些利潤給債權人嗎?你失敗了,要債權人包容?
說實話,對於這般無腦的評論我是不屑於理會的;這就是典型的既想跟賊吃肉,還想看賊捱打的強盜!
你想分享債務人的利益,有沒有共擔風險的能力?
言歸正傳,不管是債權人也好,還是司法機關也罷,對於創業失敗的債務人都是排斥的。
都認為創業者不知道的尊重,不值得諒解!這是社會的悲哀,這種悲哀,其實影響的是每一個人,每一代人!
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不管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要想正常發展,不可或缺的就是無數的創業者。
如果沒有他們,城市得不到建設,科技得不到創新,經濟得不到發展,百姓得不到安居樂業。
但是很多人卻認為,創業者是在為自己謀福利,創造財富。但凡是創過業的人都知道,一個企業,既解決了上下游產業的運轉,也解決了百姓的就業。而真正落到自己身上的,少之又少。
比如,一年掙一百萬的創業老闆,可能為社會創造的經濟價值超過200、甚至500萬。
但是,一旦失敗,所有的痛苦都要由他們肚子來承擔!
當然,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但是,對於創業失敗者,能不能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理解呢?
對債務人窮追猛打,毆打恐嚇,言語攻擊,精神殘害,甚至對下一代產生影響。讓年輕人以為,失敗就是犯罪!
未來的年輕人,誰還敢輕易創業?
引導創業失敗的債務人走出困境,給未來的年輕人樹立正面影響。
在一檔針對未來年輕人一代是就業還是創業的欄目中,1000名調查物件中,有創業意願的,不到3%。
而我們在現實中也可以發現,即便是債務糾紛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創業者也大多是80後,這就面臨一個經濟斷代的問題。
老一代逐漸失去創業能力,而年輕一代不願創業,這將直接導致數以億計的老百姓失業。最後影響的不只是他們的飯碗,還有可能激化社會矛盾。
所以,必須給年輕人樹立正面影響,打消他們對於創業的恐懼。
而迫在眉睫的就是要引導創業失敗者走出債務困境,而不是一味地打壓。
當然,不是要縱容債務人欠債不還。
債務化解的核心就是要債務人具備償還能力,當然直接手段就是要給予債務人寬鬆的創造財富的機會。
倘若對於失敗的債務人窮追猛打,處處限制,不僅讓債務人喪失創造能力,也讓債務人長期沒有償還能力,債務難以化解。更重要的是,讓未來的年輕一代失去創業激情。
有可能你現在享受的福利,正是“老賴”創造的。
有可能你今天的老闆,明天就是老賴。
有可能你的孩子正準備創業,也有可能面臨失敗被人張口“老賴”閉口“老賴”。
這就是現實!
古語所說:失敗乃成功之母,但事實上,只要失敗,就不會有再來的機會。
沒有一代又一代的創業者,這個社會將會停滯不前。
你放貸,你會讓你的孩子將來也放貸?
你會讓你的孩子大學一畢業出來就去送外賣?
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有人說:今天你所做的一切,將來都會在孩子身上應驗,這句話一點沒錯!
著名企業家曹德旺先生說:創業是一項風險事業,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奮鬥,要從人格上去尊重他們,不要把"老賴"的名字隨便地去新增。他說,去掉“老賴”兩個字是對人家最起碼的尊重。
所以,包容、誠信、理解的社會環境,才有助於世世代代努力進取;而對於失敗者的打擊,就是在澆滅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