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8月,法國的前殖民地、西非國家馬裡發生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由譁變軍人成立的全國人民救贖委員會隨後宣佈,前國防和退伍軍人部長恩多被任命為過渡政府總統。對於法國這個前宗主國,新上臺的馬裡過渡政府可是一點都不客氣。
據《環球時報》報道,馬裡領土管理部日前發表宣告,要求法國大使勒德里昂72小時內離境,因為他發表了“有違國家之間友好關係的言論”。勒德里昂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國過渡政府是“非法的”,“馬裡與其歐洲合作伙伴在軍事合作和選舉問題上的緊張關係加劇”。
馬裡曾經是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世界範圍內的反殖民主義浪潮此起彼伏,包括馬裡在內的多個被殖民國家紛紛宣佈脫離法國政府的管轄,獨立建國。不過,法國作為這些曾經殖民地的宗主國,仍在這些國家中享有主導性的影響地位,對它們進行有效控制。
不過,隨著法國綜合國力的衰落,以及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現如今法國控制這些原殖民地國家,只能靠在這些國家推行的所謂“民主制度”建立親西方政權,以確保這些國家的控制權不至於旁落“不同價值觀”國家手裡,例如俄羅斯。
馬裡發生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對法國來說結果將是災難性的。畢竟,隨著該國軍政府的上臺,並拒絕在規定期限內舉行大選,意味著法國在該國利用民主制度讓該國各黨派互相牽制、平衡,以控制該國內政的做法行不通了。
在馬裡發生軍事政變之後,作為對該國過渡政府的一種警告,法國宣佈撤走部分被部署在該國執行反恐任務的軍隊。不過,馬裡過渡總理馬伊加卻毫不示弱地表示,法國單方面撤軍的決定,是代表著“全面迅速和放棄”,轉而向俄羅斯尋求幫助。據《環球時報》此前報道,馬裡準備聘請1000名俄羅斯僱傭兵,以應對法國從馬裡撤軍後該國的安全問題。
訊息傳出之後,法國對馬裡及俄羅斯“發出警告”,因為巴黎懷疑這些僱傭兵的背後是俄政府,並認為馬裡聘請僱傭兵的行為,將會導致它“被孤立”。然而,法國暴怒也沒用,馬裡軍方發言人上月中旬已證實:俄羅斯僱傭兵已經抵達馬裡,任務是訓練該國軍隊。
法國反應之所以如此激烈,當中因素除了表達對過渡政府不滿情緒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挑起馬裡的反俄情緒,鼓動他們抵制俄羅斯的軍事介入行動。不過,事態卻並非向法國所期待的方向發展,馬裡輿論對俄羅斯的軍事介入卻持歡迎態度。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軍隊在平息哈薩克的行動中“一戰成名”,讓全世界弱小國家看到俄羅斯軍隊出動的速度、以及對盟友和夥伴安全的負責任態度。馬裡不久前舉行了一場有數百萬人參加的大規模集會,喊出了“反對法國”和“支援俄羅斯介入”的口號。
看來,法國從馬裡撤軍的決定,有點弄巧成拙的意味,原本只是作為對過渡政府的一種懲罰,沒想到對方卻玩真的了。可以想象一下,隨著俄羅斯強勢軍事介入,法國最終將被迫撤走其駐馬裡軍隊。屆時,馬裡這個國家可能就真的跟巴黎沒有多大關係了。
法國已經衰落成為一個二流國家,其對海外原殖民地的控制能力也被嚴重削弱。現如今,不僅僅馬裡有膽量驅逐法國大使,其在印度洋的海外屬地也都在鬧獨立。法國在馬裡的影響地位即將被俄羅斯所取代,再折騰下去只會承受更多的恥辱。
剛剛被美英澳背後捅刀,如今又被自己的前屬國驅逐,法國的日子真是越來越不好過。其實,英國是與法國一樣的難兄弟,兩國在二戰後元氣大傷,一直走在下坡路上。以他們的體量,未來想再次崛起的可能性太小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