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給大家分享《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在昨天的內容裡,我們瞭解了自卑與自卑情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由於競爭性人際關係的存在,把人生看成是一場比賽,有了比較之心,才有了輸贏的結果,自卑才由此產生。
自卑感人人都有,如果正確對待,自卑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但若沒有勇氣付諸行動改變自己,便會產生自卑情結。只有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才能消除自卑情結,也才能徹底解決人際關係中的煩惱。完美的人生不需要競爭,只需要不斷地超越自己,也就擁有了幸福人生。
青年一直被人際關係中各種“羈絆”苦惱著:不得不和各種討厭的人交往、不得不忍受討厭的上司的嘴臉、父母對他的生活指手畫腳,總是拿他和哥哥進行比較,不知道如何才能獲得他們的認可,現在的青年苦惱至極,渴望自由。究竟什麼方法才能讓青年從煩瑣的人際關係中解放出來呢?哲人將在這一夜揭曉答案。
其實,青年的苦惱很具有代表性,生活中很多人和他一樣:
著名流行歌手趙阿光在自己作詞、作曲並演唱的《到了這個年紀》中寫道:
我想到沒人認識的地方,在那裡放聲大哭一場
卸下所有虛偽的偽裝,不想把每天,都活得一樣
到了這個年紀,可還是沒有成績,和身邊的他們比比。
心中是莫名的壓抑,人們都說工作要努力。
我也是每天晚睡早起還是找不到自己,只剩迷離。
到了這個年紀,我磨去不少脾氣,可還是不能自已。
活在別人所謂的眼裡,人們都說不要太在意。
不要去多在意那些咕唧,可事事不能平息。
……
同樣,我的身邊也是如此:一天,放學後的兒子鬱悶地告訴我,今天替一個身體不舒服的同學做值日,我辛苦地勞動了一個小時,老師卻沒有表揚我。
可見,不論是孩子還是書中的青年或是歌手趙阿光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希望透過認可獲得自信。所以,阿德勒說“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但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也就失去了那個獨一無二的我,也就失去了自由。
阿德勒是嚴厲批判這種賞罰式教育的:別人表揚時就高興;如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就發怒。其實,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也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反之,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
只有為自己而活,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穆勒說:“唯一名副其實的自由,乃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追求我們自己的好處的自由,與強迫每個人都按照其他人所認為好的方式去生活相比,彼此容忍,各自按照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去生活,讓人類受益更多”。
電影《77天》探險家楊柳松說:“活了半輩子,我就想幹一件自己想幹的事,成為最想成為的自己。”這句話與猶太教的教義有異曲同工之妙“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
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吧!
一位叫拉里的美國青年,在部隊結識了一位愛爾蘭戰友,在一次戰鬥中,這位戰友為救他犧牲了。在拉里看來,前一天還在一起聊天的戰友,突然之間就陰陽兩隔,他不明白為什麼會如此。
復員後的拉里榮歸故里,家人建議他讀個大學,被拉里拒絕了;漂亮的未婚妻想與他完婚,拉里說等一等;業界老闆想僱傭拉里,也都被他婉拒了。未婚妻建議他去律師事務所或念醫學院,他卻回答:“那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拉里的家人包括未婚妻在內都認為“男人就該工作,這才是人生的目的”,可拉里並沒有被這“流行”的觀念所綁架,也沒有乖乖地去找一份工作,而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閒晃”過著生活,哪怕這種方式在別人的眼裡,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他也不在乎。就這樣靠著每年3000元的年金過著簡單的生活。
但這種簡單至極的生活,卻不是拉里的未婚妻想要的。她想要過物質享受的生活,更在乎別人的看法,害怕被人瞧不起。而拉里認為,麵包只有餓時才需要,至於麵包是否精美,他並不在乎。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人活著,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要為自己活著。於是,二人和平解除了婚約。
沒有婚約束縛的拉里更加自由了,繼續在歐洲閒逛 ,他努力看書,努力學習,為了讀懂《荷馬史詩》,他自學希臘文;在書中找不到答案後他就去煤礦工作;他和朋友周遊世界,在德國學習德語,在印度跟隨瑜伽士學習和生活。
拉里知道自己要的不是豐富的物質生活,不是花不完的錢,不是豪華的生活,相反,他想用最簡單的方式過自由的生活,不管別人如何變化,他始終是他自己。拉里所追求就是穆勒口中的那種“唯一名副其實的自由”。
這個拉里就是毛姆《刀鋒》中的主人公,他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活在別人的眼裡”,人生大部分煩惱都是源於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無論你怎麼做,都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有人說你好,也會有人說你不好,就像拉里,有人說他自由率性,也有人說他不負責任。只有自己知道真正想要什麼,才不會被身邊的“羈絆”所困擾,才能獲得自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活在別人的期待裡”,不等於任性自私,不是讓你旁若無人地任意橫行。
楊麗萍面對他人質疑自己無子時說到“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楊麗萍的話揭示了阿德勒的“課題分離”學說。該學說的核心思想就是別人如何評價我,是別人的課題,我無法左右。我只需按照自己的想法真誠的生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阿德勒認為,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課題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干涉。只有做到將彼此課題徹底分離,才能解決人際關係的矛盾。才能像拉里和楊麗萍那樣自由地生活。
你可能也會像青年懷疑哲人一樣質疑此法,那就一起來聽聽哲人講的一個傳說吧。
亞歷山大大帝是公元前4世紀的馬其頓國王,在他遠征波斯一領地時,看到一輛戰車捆在神殿支柱上,這是曾經的國王格爾迪奧斯捆上的,並說,“解開繩結的人就會成為亞細亞之王”,許多挑戰者都未能解開此繩。亞力山大大帝見繩結如此牢固,便取出短劍將繩結一刀兩斷,並說到“命運不是靠傳說決定而要靠自己的劍開拓出來,我不需要傳說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劍去開創命運”。後人便把此繩結稱為“格爾迪奧斯繩結”。
人際關係中有很多像“格爾迪奧斯繩結”一樣錯綜複雜的“羈絆”,就像書中的青年、拉里和楊麗萍一樣,這些煩惱用普通方法是無法解開的,“課題分離”是一個全新的方法,就像亞力山大手中的劍,雖略顯粗暴但效果卻是立竿見影。
那麼如何做到“課題分離”呢?首先要把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區分開來,區分的標準就是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假如,你的孩子不愛學習,不愛聽課甚至連書本都忘記在家裡,作為家長的你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學習,上輔導班,請家庭老師,有時候還可能會打幾下,但這些方法最終還是沒有讓孩子喜歡上學習。你鬱悶極了,想不明白,我明明是為了他好,為什麼孩子就不聽呢?一句諺語反映出這種情況:“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而此時的家長卻在強迫孩子喝水。
阿德勒認為,世上的父母表面上是“為孩子著想”,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面子和虛榮心或是支配欲,他們無視孩子的意願而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其結果只能是產生更強烈的反作用,這就是孩子反抗的原因。
楊降說“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同理,我們養育孩子也不是為了圖什麼回報,而是陪伴他成長,更主要的是讓孩子親自去體會人生路上的五味雜陳,去經歷人生的各種歷煉,才能“香的愈濃烈”,才能找到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才能擁有“淡定與從容”的人生。
那麼在這件事情上,如何進行課題分離呢?相信孩子能處理好學習這件事情,這是家長的課題,如何對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孩子的課題了,如過多的干涉,就是在剝奪孩子的課題,缺乏人生體驗的孩子最終也會失去面對人生課題的勇氣。阿德勒說“沒有學會直面困難的孩子最終會想要逃避一切困難”。
阿德勒又會怎麼處理孩子的學習問題呢?他認為要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他會告訴孩子:學習是你的課題,我尊重你的選擇,如果你想學習,我會提供一切幫助。而且,在與孩子平時相處的過程中,會用尊重建立起信賴關係,讓孩子在陷入困境時,願意找父母商量或者是尋求幫助。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對於孩子來講也是如此,再小的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學習、行為舉止、工作、結婚物件等都不會完全按照父母的標準去選擇,孩子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期待而活著的。
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不去幹涉別人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的,而且有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方法。它就是斬斷“格爾迪奧斯繩結”的那把利劍。
但是“課題分離”並不是人際關係的最終目標,而是入口。也就是說它僅僅是一個方法,一個工具而已。
人際關係的煩惱是一種客觀事實,就像18度的井水是永遠不變的,但在冬夏兩季喝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同理,“課題分離”只是讓你換了一種對待煩惱的視角,
就像你面對一張圖,正著看是巫婆,倒過來看卻是一個美女。
如果你相信這個方法,並有勇氣承擔相應的結果: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那就恭喜你了,你也就獲得自由輕鬆的人際關係,你就是那匹被帶到水邊,自己主動而非強迫喝水的馬!你也用自己的實動提示了一個哲理“能夠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裡。我們今天講了阿德勒心理學中最重要的“課題分離”學說,選擇好自己的課題,不干涉別人的課題,不追求認可,不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就會重獲心靈自由,開啟幸福人生之門。
可能有人會問,“課題分離”會不會讓我失去與他人的聯絡,會不會讓我成為“孤家寡人”呢?我在人際關係中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明天我們將揭曉答案。明天的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