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約翰·弗雷德裡克·威
廉·阿道夫·馮·拜爾)
Baeyer在 1835 年 10 月 31 日出生於德國柏林, 德國化學家,因成功合成了靛藍 (indigo)
而獲得 1905 年諾貝爾化學獎.
他在 1853 年進入柏林大學攻讀數學和物理,1856 年後前往海德堡大學在Robert Bun
sen門下學習化學. 畢業後, Baeyer回到柏林, 在Friedrich August Kekulé的實驗室進行研究,
1858 年獲博士學位.
1860 年, Baeyer在柏林貿易大學任講師, 1871 年, 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學任教授. 1875
年, 他接替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的慕尼黑大學教授學位.
1869 年, Baeyer首次提出了正確的吲哚 (indole, C8H7N) 化學式. 1871 年, 他發現酚酞
(phenolphthalein, C20H14O4) 是由鄰苯二甲酸酐 (phthalic anhydride, C6H4(CO)2O) 的縮合
反應及在酸性條件下二當量的苯酚 (phenol 或 carbolic acid, C6H5OH) 所合成的, 並且因
此而得名. 同年, 他也是第一個成功合成熒光素 (flfluorescein, C20H12O5), 類似於由微生物
自然合成的熒光嗜鐵素, 的科學家.
Baeyer在理論化學上的貢獻包括三鍵的應變理論及小型碳環的環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