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灰犀牛”,這個詞主要是指那些經常被提示,但卻還是沒有得到重視的大機率風險事件。我們今天所講述的經濟問題就是金融體系最大的灰犀牛,這個問題出現在房地產領域。
而這個領域最核心也就是最關鍵的問題還是泡沫比較大,金融化泡沫傾向比較強。在房地產領域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空置房問題,有人說到空置房難道要停收物業費嗎?在2022年起新規定就已經明確表示要一律這樣交物業費。
據我們所掌握的現有資料來看,從上個世紀到現在全世界已經大大小小的爆發了數百餘次的經濟危機,其中90%以上都與房地產息息相關。就比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就曾經出現過一次房地產泡沫的危機,而這次危機給他們帶來的後果可謂是十分嚴重,直接導致他們的整體經濟發展倒退回20年前。
當我們探究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時,會發現主要還是與房地產與上下游幾十個行業直接有關,這個問題還涉及到了數以百萬計人們的就業問題,更象徵著無數家庭大半輩子的財富積累。根據央行公佈的資料我們可以得知,在2021年四季度的末期,人民幣的貸款就已經達到了51.4萬億元,其中用在個人住房方面的貸款為37.37萬億元。
就像郭樹清所強調的那樣,我國房地產領域的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泡沫比較大,而這個問題又可以具體劃分為兩個方面,其中第1個方面就是過高的房價與我國居民現在的收入不相匹配。
根據相關部門所發出來的資料來看,2020年我國房價的收入比為9.2,而國際標準水平則是3.6,其中最誇張的地方當屬深圳,一度達到了48.1這個數字。這個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就是如果當地居民想要在深圳買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所的話,則需要用48年的全部收入才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其中第2個方面就是空置房的數量過多。我國早期不斷的在推進城鎮化的建設,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口向城市湧流,這也導致房價越來越高。很多人發現了這個商機,加入到了炒房投資的行列,甚至有接近半數的上市公司也都持有投資性房產,而這一行為所帶來的就是住房的空置率也越來越高。
許多經濟學家一直想擁有這樣一個數字,那就是我國的空置房到底有多少?然而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較為確切的資料。其中最接近事實的數字是來源於2018年的一所大學釋出出來的調查報告,而這個報告中確切的說明了空置房數量在6,500萬套,空置率約在22%。
如果按照常見的國際標準來算的話,我國的空置率已經屬於“庫存嚴重積壓”的水平了,我國也透過這個數字再結合近三年的住房銷售情況得出來了空置房大概的數量,2018~2020年房屋銷售的面積都為17億平方米,如果我們按照100平方米一套房、22%的控制率來計算的話,我們就可以得出在近三年我國的控制房數量增加了1,100萬套。
而這僅僅也只是計算了銷售出的房價,並不包括回遷房、安置房等等各方面的房源,如果將其全部相加的話,我國整體的空置房數量已經突破了1億套。自從2016年我國就已經提出了房住不炒的理念透過多年的調控,房價大漲的趨勢也在控制之中。
最近兩年在我國的樓市中逐漸傳出了這樣的聲音,那就是建議空置房停收物業費,這個說法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贊同,但更多的人卻持的是相反的觀點。他們說就算房子沒有住人,但物業依舊會清掃樓道的垃圾,並沒有說因為房子閒置了下來就不管不顧,這也就說明了空置房同樣也享受到了物業的服務,繳納物業費是應該做的。
那麼空置房到底該不該收取物業費用呢?事實上我國今年正式生效的《民法典》中已經明確提到了這個問題。而答案就是即使是空置房也要同樣繳納相應的物業費用。但有人知道,有這麼一部分群體在三、四線購買了房子之後,希望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因此來到了一二線城市打拼,這就會導致住房長期空置。
結語
對於這樣的問題也有相關的解決方案,在前不久的重要會議上就已經明確了房地產稅會正式落地,並且部分城市會作為試點城市。因此對於這類人來說,在未來完全可以將自己在三四線城市所購買的房產賣掉,在大城市購買一個,不管是價錢還是各方面都心儀的一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