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居無石不雅。
“吾生獨愛石,謂之取其堅。”閒暇之餘,遠離喧囂的塵世,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品茶賞石,別有一番情趣。面對千萬年前大自然恩賜的石頭,我們觀之,撫之,讀之,論之,與石結緣,以石為友,清心怡神,樂在其中!
去年6月,受宜昌的朋友相約,邀我們幾個最要好的朋友去猇亭撿瑪瑙石,結果都因各種原因錯過了機會,約了好多次,盼望了許久,今天我們終於如願以償,總算了卻了一樁心願。
陽光燦爛,秋風送爽。我們一行七人驅車前往猇亭,宜昌的朋友還專門為我們請來了兩位師傅兼嚮導。在嚮導的帶領下,我們穿上膠鞋,扛著洋鎬,拿著鐵耙,帶著口袋,越溝涉水,爬坡過坎,好不容易才到達了石山上。
站在石山上,遠遠望去,漫山遍野,銀光閃閃,數不盡的石頭橫七豎八躺在那裡,望穿秋水等你來!
蹲在石頭旁,圍著師傅給我們指點迷津,他告訴我們什麼是瑪瑙石,瑪瑙石是火山晚期熱液充填早期洞隙後生成的礦物,石英質,硬度6.5-7級。它的顏色是微量金屬或著色礦物所至,色彩極為豐富,黃、白、紅、赭、蘭、紫、灰色,各顯其美,斑斕紛呈。形狀多與生成空間有關,經風沙凌礪,石面光潤,有鮮明的通透感。
師傅還告訴我們如何去辨別瑪瑙石,首先從視覺上分辨,瑪瑙原石給人一種渾厚的感覺,雖然其顏色相對複雜但是卻排列有序,顏色絕對是光亮鮮明,是一種半透明的玉石,表面一定會有寬細不一的紋理,無論是整塊的還是破裂的,都能用肉眼直接看出這一顯著的特徵。然後從觸覺上感覺,真正的瑪瑙原石的手感溫度是冬暖夏涼,它的硬度強,用小刀去刻劃,絕對不會在其表面留下痕跡。
經過師傅的一番指導,我們對瑪瑙石有了初步的認識,下一步就是實際操作,師傅找來兩塊同樣大小的石頭,一塊透明,一塊混濁,他告訴我們這透明的是水瑪瑙,混濁的是旱瑪瑙。還隨手撿起一塊極不規則的石頭,表皮皺皺巴巴,甚至還有些顆粒狀,就像是鍋爐流出的鐵水凝固了一樣,讓我們仔細觀察,並指著它的紋理說,像這樣的石頭玉化程度好,質地好價值也高,還告訴我們,哪種形狀的石頭可以做掛件,哪種形狀的石頭可以做擺件。就這樣理論聯絡實際,現場教學,總算讓我們對瑪瑙石有了一定的瞭解,心裡像吃了定心丸一樣,都信心十足。
按照師傅的指點,我們一行人手拿著洋鎬、鐵耙,敲敲打打,叮叮噹噹,就好像一群地質考察隊員在尋找礦石,東瞧瞧,西看看,低著頭,俯下身,尋尋覓覓。“哇!好大一塊瑪瑙石,就像一匹奔騰的馬。”那邊餘妹話音剛落,這邊軍哥又發現了新大陸,一塊橢圓形的瑪瑙原石,晶瑩剔透,飽滿光亮,堪稱上品。周圍同伴們的新發現,也時不時的傳來驚奇的叫聲。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搜尋,透過仔細辨認,認真挑選,共同分析研究,反覆甄別,還要經過師傅驗證,最後確定真偽。一個上午就這樣很快過去了,我們每個人都大有收穫。收攏來,各人面前都擺了一大堆,大的小的,圓的方的,有瑪瑙石,也有奇形石,五顏六色,形狀各異。
石頭是撿下了不少,可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運輸問題,往外運要經過幾條水溝,要下兩道十多米高的坎,走將近一公里的路,沒有辦法,只好忍痛割愛,放棄大的、重的,挑選小的、精的,形狀好的、品相高的統統裝上袋。一行人有提著的,抱著的,揹著的,抬著的,還有拖著的。我幫牛老弟挑選的一塊好石頭,滾下坡時直接朝著我衝過來,差點與我來了個零距離接觸,把同伴們都嚇出了一身冷汗。事後她們開玩笑說,“這石頭與你真有緣,跟你跟得多麼緊,生怕你丟掉它似的”。一路過來,前呼後擁,跌跌撞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搬到了停車的地方。
休息時,師傅談起了這瑪瑙石的價值,著實讓我們吃驚不小,根據石頭的大小、成色、形狀、紋路等,每塊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一塊土豆大的原石,如果開口成色較好,價格能輕鬆過萬甚至更高,據說當地就有人撿了塊石頭賣了數萬元。當然,我們撿石頭是不論經濟價值的,哪個撿的多,品相好,就互相調劑一下,收穫最多的是一種心情,更是一種快樂!
風隨人意緣隨心,一山一石總關情。這次戶外活動,收穫太大了,有的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勞累的一次,但也是最開心的一次;還有的說,像這樣有意義的戶外活動,今後我們要經常開展。雖然大家都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有的差一點趴在地上,還有女同胞被刺扎滿了全身,活像個大刺蝟,可大家依然樂呵呵的,沒有絲毫的怨言,累並快樂著。
親臨石山,親手撿回的石頭,經過反覆洗刷,才露出廬山真面目,仔細玩味,還真是韻味無窮。
節假日,閒暇裡,朋友們約在一起,走到戶外活動,既鍛鍊了身體,又放鬆了心情,還能體會到發現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sponsored links
秋日撿瑪瑙石
分類: 財經
時間: 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