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於斐
未來中國企業有6大營銷趨勢:
1、要重視新興人群對產品的個性定製和情懷利基;
2、要重視社會化營銷,建立生活一體化生態系統;
3、要考慮市場碎片化、場景化、平臺化的趨勢;
4、企業成為內容生產者,重視體驗互動和思維進化,認知盈餘是新時代最大的紅利;
5、要關注終端的精神消費與員工價值考核;
6、要關注縣域和鄉鎮經濟。
科技型企業產品的市場運作,關鍵在於創造和傳遞使用者價值。
不僅僅是傳遞廣告資訊,而是將廣告資訊轉化為對使用者有價值的內容資訊,這些內容來自於能引起共鳴的生活元素。
有道是,品牌的競爭終極是內容的競爭,內容營銷考驗品牌的定力。
那麼,科技型企業如何進行內容營銷呢?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創始人於斐老師認為,以下五條值得借鑑:
一、內容生產,口碑傳遞
在網際網路背景下,產品生產與價值的創造日益走向社會化和公眾參與,中小科技型企業與客戶間的關係趨向平等、互動和相互影響。
很多時候,產品本身的好壞變得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用這個產品。
或某一人群用這一產品的炫耀感和可以享受的娛樂感。
《2016麥肯錫中國消費者調研報告》表明,當前,日漸成熟的中國消費者正在加速現代化程序。
不加選擇、買到什麼是什麼的消費初級階段已遠去,消費逐步開始向高階產品升級,並且越來越重視均衡、健康和以家庭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為此,要重新發現、挖掘、再造消費場景,用情感、習慣維繫和鞏固使用者紐帶,喚起不同年齡、職業、收入人群的情感共鳴,讓產品嵌入新一代年輕人的成長路線圖。
而人大於一切的組織,沒有溫度的品牌將沒有生命。
那麼,在消費升級時代如何做好高階產品銷售?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創始人於斐老師指出,越是訴求高階的產品,越要經營彼此的關係,越要關注消費者文化與價值屬性,著力點要放在產品附加值與消費者生活觀念的互動、瞭解趨勢以及強化產品時尚品位的體驗上,即便體驗營銷也要做成定製或限量版。
就像日默瓦鋁製旅行箱,其推廣原則就是,一個高階產品是不應當被高聲叫賣的,他更注重客戶群之間的口口相傳。
如今的使用者喜歡感受到自我的進步與成長,當一些傳統的營銷方式被廣泛使用以後,使用者的體驗和審美會出現明顯的疲勞化。
人如果和外部世界缺乏交流溝通,是會感到恐慌的,為了解除這種恐慌,人會不斷的尋找新的資訊,新聞來填充自己。
很多時候,人們對社會熱點事件的吐槽,並不是單純為了吐槽,是為了證明,
我還沒過時,和社會還沒有脫節,從而獲得社群從屬的安全感,網路紅人的出現恰恰解決了,傳統資訊認知成本過高的問題,透過一個段子,或者調侃,既能夠產生有趣的效果,又能夠輕鬆獲得相關資訊與談資,使得各大平臺爭相推出這樣的欄目,這樣的方式輕鬆友好,生動有趣,既能娛樂大眾,又能獲取資訊新聞,而新聞資訊又為這樣的方式提供了持續的,穩定的內容來源。
比如阿里上市後,有一個好玩的段子:“你有車嗎?”“沒有”“你有房嗎?”“沒有”“那還談什麼!”“我是阿里老員工”“討厭啦,怎麼不早說!
好玩的段子,就是這樣,能打動使用者,能傳播品牌,這些段子最大的共同點就是:
來自於真實的生活場景,但又有更強的戲劇性。
這是一個生活大於生意的時代,企業內容營銷的本質就是用最小的投入,準確連線目標顧客,用完美的創意,實現強大的口碑以影響目標群體。
因此,透過深化市場化改革提高企業創造使用者價值的能力,提高員工自主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就是想方設法建立一個平臺化企業。
平臺化企業的本質其實就是營造一個產業生態系統,平臺的職責是打造一個產業發展環境,使產業生態中的各種要素積聚在平臺上,透過相互作用創造社會價值。
而平臺本身主要提供各種服務,將環境與系統融為一體,從而使產業生態系統得到良性發展。
在此過程中,新產品、新業務與新模式會層出不窮,彼此交融,最終呈現出一個“連線一切”以及一個互惠互利、互聯互通、共生共治、共創共享的生態圈。
一方面,正在崛起的80後、90後、00後等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與理解可能是顛覆性。
他們憑著自己的感覺、情趣及氣氛來消費商品及服務;他們選擇產品或品牌的準則不再基於“好”與“不好”,“需要”與“不需要”,而是基於“喜歡”與“不喜歡”,“想要”與“不想要”;
他們願意僅僅是為了擁護與支援而買單,他們追求態度表達比使用功能更重要,他們更傾向選擇能夠契合他們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價值觀、藝術審美、情緒表達的有獨特核心價值的品牌。
另一方面,中國高階消費群體形成,並且不斷壯大,人們消費理念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地要求時尚、休閒,注重情感消費,對健康、綠色、快捷、便利有更高的期望,同時還希望要求能與商家互動體驗。
消費者對品牌的期望有了新的要求,不僅對商品功能、便捷性及服務質量等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對品牌的情感、文化、象徵性意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為此,將主要精力放在內容上,自採UGC(使用者產生內容)跟PGC(專業團隊產生內容)相互結合,設計有吸引力的內容,讓使用者參與進來,不斷進行測試、最佳化調整自身的內容。
內容,只有當真正抵達使用者的時候,它才是活著的,只有當人們願意接受、分享甚至主動參與到創造中來,它才是有價值的。
具體說來,內容營銷有5大策略:
1、要有生活方式的主張。用生活方式來連線產品,而不是用產品要宣揚和標榜生活方式,因為沒有人會喜歡內容無聊空洞的商品介紹頁或者一成不變的產品推銷的推文、部落格,顧客只想知道你的商品能解決什麼具體問題、是不是真的好,因此他們更想看到別人的使用反饋和評價;
2、要有趣、好玩、有high點;
3、要有可持續的人格化內容創造,為了最大效應發揮已有粉絲的傳播熱情和影響效力,最好列出一些使用者反饋的例子,用很簡潔、明瞭的方式來展示那些使用你的產品的人是如何快樂、優雅地解決問題,一定要避免引用一些“我喜歡這個產品,物美價廉”這樣籠統的評價,這沒有任何意義。
案例應該很簡單、清楚,力求一句話深入使用者的心理和生活狀態中、尋求當前消費者心裡的追求,戳中痛點,如此才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4、要能夠嫁接時代熱點;
5、要學會創造引領新風尚的新內容。例如“暖男”。
以往的傳統產業時代,電視、報紙、雜誌、廣播等媒體,壟斷了資訊傳播媒介,導致企業可以透過單向的、叫賣式的傳播方式製造消費熱潮。
網際網路時代,由於移動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社群性、小眾化、互動性、互動性、分享性特徵,
資訊的聚合變得無處不在,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壟斷,更讓消費者同時成為了媒體與資訊的生產者和傳播者。
而當下的傳播中,圍繞產品品牌、企業形象等創作的品牌段子,因為軟性植入、趣味性、去廣告化等因素,沒了廣告的生硬,使得傳播細無聲。
同時,利用社群或者社群的優勢,強化與粉絲的互動溝通可以實現經濟效益上的最大化。
因此,中小科技型企業要記住網際網路時代產品要具有社交屬性,其特點就是要好看、好玩、好用;有趣、有品、有愛,活動預告設計精細,活動手段場景化人性化、文字充滿趣味性和娛樂性,儘量迎合當地人們的喜好,打破商業性的審美疲勞。
二、借勢融合,相得益彰
要想活得好,關鍵是活法好。
因此,科技型企業必須從現在起,進行深化市場化取向的改革,這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是外部市場化,啟用使用者,以使用者為中心經營企業,為使用者創造最好的價值,特別是解決使用者的“痛點”;
二是內部市場化,啟用員工,以員工為主體經營企業,建立大公司小團隊的經營機制,以最小的經營單元直接面向市場。
中小科技型企業需要學會搞3P關係(Personalized Professional Public Relations,個性化、專業化及公共性,簡稱3P關係),塑造不一樣的人格、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透過故事去勾引,透過內容去放電,始終如一堅持產品核心價值主張。
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必須具備媒體特質,沒有媒體屬性的產品,也沒有傳播性與延續性。
這是因為,沒有消費者會真正關心你的產品本身,他們更關心的是產品所能提供的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
所以,不要僅僅使用一些大牌明星,將聚光燈聚焦在產品本身,嘗試一下,用忠誠消費者來代言,將宣傳的焦點聚集在他們對於產品體驗的積極反饋上,這樣會有出奇的效果。
因為人們更願意相信普通人的使用感受,相信身邊親朋好友的推薦,沒有什麼比貼近生活的代言更加深入人心。
這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處,已經擁有的忠實客戶就是最好的代言人,你不必再為那些明星支付鉅額的代言費,就可以輕鬆賺到非常高的人氣。
隨著社會化媒體的發展,以社交網路如微博、微信、影片等新型資訊分享,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模式被徹底改變,這些變化加速了市場營銷策略蛻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