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智慧本來指人類在運用語言文字過程中所蘊含的各種語言能力,比如,語言邏輯思維能力,語言形象思維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和語用能力。隨著科學技術和資訊化水平的飛躍發展,語言智慧早已突破人類本身的界限,發展成運用計算機資訊科技模仿人類的語言智慧,成為機器使用語言所產生的類似人類甚至超越人類的一種語言能力。
語言智慧與語言能力的關係很難分得一清二楚。人類的語言智慧實際上就是人類語言能力的體現,機器人的語言智慧就是機器人語言能力的體現,語言能力在這裡起著關鍵的作用。語言智慧化水平的提高,不僅關乎社會個體語言能力,也關乎國家語言能力。國家語言能力是個體語言能力、政府機構語言能力和國家語言管理能力的綜合體現。在新的智慧化時代,無論是個體語言能力、政府機構語言能力,還是國家語言管理能力,都與人類語言智慧和機器人的語言智慧難解難分。因此可以斷言,一個國家的語言智慧化水平,將決定這個國家的國家語言能力的強弱。回顧語言智慧的產生和發展歷史,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
語言智慧是在人類歷史上四次工業革命和五次資訊科技革命中產生並發展起來的。這些革命都與語言文字的產生、發展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相關,與人類語言能力,尤其是國家語言能力的發展密切相關。我們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第五次資訊科技革命的智慧化時代,智慧化水平與語言能力,尤其是國家語言能力之間相成相輔的關係也更加突出。
五次資訊科技革命全都直接與語言文字的應用緊密相連。在人類歷史上,語言的創造被稱為第一次資訊科技革命。透過這次革命,人類把聲音與語義資訊結合起來,從而使語義資訊的加工、傳遞和傳播變為可能;知識從此可以創造、積累、傳授和改進;人類文明的歷史也從此開啟。
文字的發明被稱為人類歷史的第二次資訊科技革命。這次革命大大拓展了語義資訊傳遞的方式及範圍,突破了口頭傳遞語義資訊所受到的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更重要的是為語義資訊的複製和儲存提供了方便的條件,它把人類文明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我們的祖先把漢字的發明看成是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第三次資訊科技革命來源於中國為人類貢獻的兩個發明——造紙和印刷術。這次革命大大加快了語言文字資訊處理的速度,尤其是大大改善了語言文字資訊傳遞的容量、範圍和處理方式,加速了語言文化的廣泛傳播。
電報、電話、電視等現代通訊技術的發明被看作是第四次資訊科技革命。它加快了資訊傳送速度,進一步突破了資訊傳遞的時空限制,使資訊傳遞手段再次發生根本性變革,使人類跨進現代文明。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被稱為第五次資訊科技革命。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語言文字資訊處理的手段,突破了人類大腦及感覺器官處理語言文字資訊的侷限性,增強了人類對語言文字資訊進行加工、利用和處理的能力。
四次工業革命分別是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計算機及資訊科技革命和以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量子資訊科技等為突破口的科技革命。這些工業革命都直接或間接受益於歷次資訊科技革命,而後兩次革命都與語言文字的資訊處理緊密相關。如果從人類資訊科技革命的發展歷史看,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都屬於第五次資訊科技革命階段,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不管是四次工業革命,還是五次資訊科技革命,凡是站在這些革命前沿的國家,其語言智慧化水平和國家語言能力一定也處於世界的前沿。儘管我國在前兩次工業革命中落後於西方國家,但在後兩次工業革命中我們已經進入了世界前列。在歷次革命中,中國人民應對了許多挑戰,戰勝了許多困難,為人類文明史和科學史作出了貢獻。中國人創造了傳承中國悠久歷史和中華文明的語言文字,發明了造紙和印刷術,進行了中文的計算機資訊處理,發明了許多語言文字資訊處理新技術,尤其是發明了漢字的計算機輸入技術。這些重大發明,一方面是國家語言能力發揮作用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推進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同時也提升了國家語言能力,促進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讓人類進入智慧時代,機器人等先進製造業領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語言智慧也將在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智造”這一重大變革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語言智慧化事關國家語言能力的強弱。當前我國的國家語言能力水平雖已進入世界前列,但要完全適應智慧化時代發展的需要還有很多有待提升的空間。只有全面提高國民的多語能力、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職業語言能力和國家語言管理能力,加強語言文字基礎理論研究,讓國家的語言文字處理技術一直保持在世界前沿,國家語言能力才能應對各種挑戰,適應智慧化時代的步伐,才能進一步提高語言智慧化水平,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國內外傳播,提高中文在國際上的地位,讓中華文明永遠立於世界人類文明之林。
(作者:蘇金智,系江蘇師範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