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外交博弈中擁有稀土話語權,而這些都離不開一個人,正是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床,他就是何作霖。
提起稀土,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大家可不要被它的名字迷惑,雖然說是土,但它的價值卻堪比黃金。
稀土是17種稀有金屬元素的總稱,也被稱為“萬能之土”,在中國能有這個稱呼的,也只有女媧娘娘補天用的土了,所以從這個名字上大家,也能看出它的重要性。
據統計,當今世界每六項新技術的發明,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稀土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子資訊等領域,同石油 煤炭一樣,稀土礦也被世界各國,列為國家戰略級資源。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供應著全世界90%的稀土,生產著全球70%的稀土磁性材料,擁有著無與倫比的稀土話語權,而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內蒙古包頭市的一座巨大稀土礦場,白雲鄂博稀土礦。
它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大稀土礦,是全球唯一一個同時包含17種稀土元素的礦,佔我國稀土儲量的83.7%,而它的真實儲量,很可能超過了世界目前探明的稀土總儲量。
可以說,白雲鄂博稀土礦是我國的一座巨大寶庫,它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航空航天技術等提供了資源保證,沒有它,我國的稀土資源就要依賴進口,看別人的臉色。
這樣一座寶山,它的發現和開採卻是一波三折,而一切的開始,要追溯到80多年前,一個名叫何作霖的人。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就在這一年,何作霖出生於河北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是前清秀才,曾在保定天津一帶教書。
生於動亂時期的何作霖,從小就目睹著國家和人民飽受欺凌,他立志好好讀書,幫助中國擺脫貧弱的境地,14歲時,他考入河北省著名的育德中學,育德中學是當時國內頂尖的中學,在當時素有“天津南開 保定育德”的說法。
育德中學學風開放,老師多是思想進步的愛國人士,這其中,有一個人對何作霖的求學方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就是當時的育德中學校長王國光先生,他提出:“富國強兵唯賴開發礦業”的觀點,這句話深深影響了何作霖。
中學畢業後,他考入了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大學,也就是後來的天津大學,專業就是採礦系預科,兩年後成功轉入北京大學地質系本科。
在北大期間,何作霖的老師是李四光和王烈,這兩位,一個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一個是著名的礦物學家,何作霖在他們的影響下,逐漸將興趣轉於岩石學和礦物學上。順帶說一句,何作霖在北大期間結識了,同在地質系學習的同學丁道衡,這個人,將徹底改變何作霖的一生,具體怎麼樣我們後面再講。
畢業之後,何作霖應李四光之邀,來到了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工作,工作期間,他在岩石礦物學的各個領域,展開了深入細緻的科研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一個巨大的機會來到了他的面前。
1933年,年僅28歲的地質學家丁道衡,在西北高原發現了沉睡億萬年的寶藏,他公開認定,白雲鄂博是一個蘊藏豐富而有開採價值的大型鐵礦。
丁道衡深知老同學何作霖在偏光顯微鏡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回到北京後,他便委託對方研究白雲鄂博的礦石標本,何作霖很爽快地答應了。
做巖礦鑑定,首先要把礦石切成極小的薄片,然後研磨,磨到透明為止,在當時那個戰火紛飛 ,條件極度匱乏的年代,這些只能夠靠手工一點點完成。
將石頭磨成透明薄片,光想象一下就知道,這是一個多麼浩大的工程,這難度和工作量絕對不比唐朝時那個鐵杵磨成針的老奶奶小多少。
當時,北京正是柳絮飄飛的季節,何作霖每天都埋頭在院子裡,砸石頭、切石片、磨石片,經常到收工的時候才發現,身上已經落滿了柳絮。
據何作霖的夫人張澤純回憶,“他像是著了魔,不分晝夜地擺弄著礦石標本”。
不過一番研究之下,還真讓何作霖發現了東西,他在顯微鏡下觀察螢石型標本時,發現了除常見的磁鐵礦、磷灰石外,還有兩種粒度極小的異常礦物,他立即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兩種稀土元素礦物,但仍需進一步證實。
於是,他請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長嚴濟慈教授,幫助進行光譜分析,這種方法準確而迅速,歷史上許多新元素都是,透過這種方法發現的。
經過一番操作以及緊張的等待後,弧形光譜圖上終於顯示了鑭、鈰、釔、鉺等稀土元素的譜線波長,何作霖欣喜若狂,因為這個結果也就證明了,白雲鄂博的礦石裡,確實含有極為珍貴的稀土元素。
何作霖不僅從白雲鄂博的礦石裡,發現了稀土元素,還是我國第一個從巖礦中,提取稀土的人,他使用了多種化學和物理方法,從僅有的1.0394毫克的螢石粉末中,提取到0.01毫克的淺黃色的稀土礦物粉末。
1934年,何作霖將自己的發現整理成論文《中國綏遠白雲鄂博稀土類礦物的初步研究》,並於次年發表在《中國地質學會志》上,論文裡,他將這之前發現的兩種礦物,分別以“白雲礦”和“鄂博礦”暫時予以命名,這篇研究報告,宣佈了中國稀土礦物和礦床的發現。
遺憾的是,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火紛飛,風雨飄搖之中,整個中華民族都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何作霖的發現只能淹沒於亂世之中。
就這樣,何作霖的研究被迫中斷,等到他真正地踏足白雲鄂博,這片寶藏之地時,已是20多年之後的事情了。
在發現白雲鄂博的礦石裡含有珍貴的稀土元素後,何作霖的研究便被戰亂打斷了,1937年,他得到了中華文化基金會補助留學的機會,並先後赴奧地利和德國留學,回國後,他悄悄潛回被日軍佔領的北平,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做著專業研究。
抗戰勝利後,何作霖在李四光的推薦下,前往山東大學組建地礦系,任系主任和教授,當時的山東大學地礦系可謂一窮二白,整個學系只有兩名教師和一名助教,甚至連繫徽都是何作霖就任後親手設計的。
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何作霖多方招攬人才,想方設法購買試驗器械,組建實驗室,從零開始將地礦系籌建了出來,而在何作霖的帶領下,山大地礦系師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他們在萊蕪發現了21條赤鐵礦礦脈,和9條重晶石脈,後來地質工作者根據這一發現,於1958年勘測到了萊蕪鐵礦。
此時的何作霖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地質學家,但當他午夜夢迴時,總會想到北京那個飄滿柳絮的春天,想起那座魂牽夢繞卻又從未去過的寶藏之地,他的心裡,一直都放不下白雲鄂博的稀土礦石。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1958年,中國科學院與蘇聯科學院組成聯合考察隊,研究白雲鄂博礦的物質組成,中方的隊長就是何作霖。
同年的6月15日,自稱“盼了25年”的何作霖終於踏上了白雲鄂博這塊嚮往已久的神奇之地,第二天,體弱多病的他就登上了海拔1783米的白雲鄂博主峰,展開了第一次野外地質調查,在他的帶領下,經過艱苦努力,終於查明,這個礦山不僅僅是大型鐵礦,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稀土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80%,其礦物組成超過150種,可稱世界之最。
這個發現,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絕對的“稀土大國”。
1967年11月15日,從白雲鄂博返回後的第9年,礦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何作霖,因病去世,享年67歲。
何作霖先生雖然去世了,但他給國家留下的禮物,一直佇立在西北的草原之上,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著力量,他的功績國人永不會忘記。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已經開採了60多年的白雲鄂博礦,不禁萬分唏噓,白雲鄂博礦開採之初,就有“以鐵為主”還是“以稀土為主”的定位之爭,當時稀土研究水平有限,而國家對鋼鐵需求緊迫,於是在1965年確定“以鐵為主,綜合利用”的方針。
多年來,由於開採技術的限制,許多稀土礦在開採過程中被廢棄,加上暗地裡的盜採偷賣“黑稀土”,我國的稀土產量下滑嚴重,已經由剛開始佔世界總儲量的80%,下降到了不足30%。
國際上,美國歐洲等本身有稀土資源的國家,也大量進口中國稀土進行儲備,日本從中國進口的稀土足夠其使用100到300年,中國如今的現狀是用30%的儲量,供應了世界90%的稀土。
近年來,由於發展需求,我國的稀土資源已經開始進口,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訊號,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寶山,應該最佳化開採技術,打擊盜賣稀土的行為,利用好白雲鄂博這座世界第一大稀土礦,想必這也是何作霖先生這些開拓者們的心中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