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房地產行業在市場上的行情一直都是跌宕起伏的。就拿2021年來說,2021年的上半年,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大多數樓市的行情也比較好。但到了下半年卻又開始走下坡路,出現了近400家房企破產。
為了維持房企的持續穩定發展,確保大多數居民都能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內買得到房子。我們國家便開始了一系列“救市”的舉措,提高首付比例支援就是其中一個。

一、 樓市迎來“首付比例支援”,這是什麼訊號?
我們查閱往期資料就會發現,對於此次房地產行業的衰敗,在2014年也曾發生過一次。當時的房地產行業由於發展不起來導致市場整體都處於一種低迷的狀態。
房子賣不出去就會一直積攢在手中導致庫存不斷增多,二手房市場的交易也同樣下降,樓市分化比較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的政府也採取了多種策略來刺激消費者買房從而減小我國房產的大量庫存問題。

雖說那是幾年前的事情,但如今房地產行業再次遇冷,二者之間到底有沒有關聯?或是說二者之間到底有沒有相似性?答案肯定是沒有。因為2014年國家應對房產危機的方法與現在的方法毫無關係,針對不同的事件用不同的方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的房地產行業遇到的問題與2014年的也不相同。目前樓市主要出現了三種下降趨勢,這對房地產的發展來說更是一種不好的預兆。首先便是購房者的預期下降。
在房地產行業穩定發展時,絕大多數人對買房是懷有極高的期待的。但近兩年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不斷波動,房價也是忽高忽低,再加上各種小道訊息層出不窮。

許多購房者對於樓市已經抱有不確定的態度了,他們害怕樓市目前的波動狀態對自己買房會有極大影響。這就導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房地產的交易額,造成樓市降溫。
其次便是房貸增量同比下降。就拿北京銀行來說,北京銀行上半年房貸增速持續下降,增量同比下降34%。這也就意味著貸款減少。而對於當代年輕人都是貸款買房而言,這一趨勢對消費者更是非常不利的,直接影響了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貸款產生消費能力。

這勢必會導致一個惡性迴圈的開始,對於青年群體來說沒有足夠的錢買房,而對於開發商來說,更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回本。最終的結果就是不斷地打折促銷來刺激消費。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政府不得不再次出面調整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那就是首付比例支援。據悉,央行釋出相關訊息稱要切實可行地維護剛需購房者的權益,對於首套購房者,要予以更多的首付比例與貸款利率支援。
其實這項政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幫助那些因受到房貸增量同比下降的家庭儘早買房。有資料顯示,我們國家有超過75%的家庭有房貸壓力,國民負債率甚至直接高達200多億元。許多青年也早已成為了房奴一代。
實際上這種種舉措都只能解決目前的購房需求,但房價是否會隨之上漲我們並不能保證。更無法確定房價是否會因為這些變革而出現什麼新的變化。

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這些年房價的問題依舊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即使近兩年來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但很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卻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房價的持續高漲使得這些人生閱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為了一種夢想。基於這樣的情況下,國家近幾年也不斷地出臺一些新的政策來嚴厲打擊“天價房”以及“一人霸佔多處房”的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限價令和限購令。
實際上這種種舉措都只能解決目前的購房需求,但房價是否會隨之上漲我們並不能保證。更無法確定房價是否會因為這些變革而出現什麼新的變化。

在政府的干預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下,我國的房價的確也是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但還未平息多久,隨著疫情的爆發,大家對生活以及金錢帶來的安全感早已超過了房子。在這場長時間的災難面前,人們更沒有多的錢去購買房產,因此,房價開始大跌。

在這種一漲一跌的巨大反差中,購房者對待購房這件事更是出於一種觀望的態度,覺得房價還有得降。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前一房難求到如今所有人都處於觀望狀態不去購買。許多房地產商在經歷了國家打壓、疫情肆虐、銷量降低的三重打擊後也紛紛倒閉了。

二、 懂行人:不同於2014年
很顯然,該舉措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刺激購房者買房,不要一直處於觀望階段。對於此事件,很多人在懷疑會不會這次的房價危機與2014年的相同,實際上,真正懂行的人都會發現這是不一樣的。雖說都是出現了房子滯留的問題,但原因卻大有不同。

在2014年,我國居民住房的普及度不高。那時的房子對於人們來說是剛需,而如今的社會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年輕人對房子的追求實則是追求一種獨立自主,並非剛需。這也是為什麼房價下跌那麼多,依舊還有不少人在觀望而不是直接下手。
所以這次國家透過調整首付比例支援,讓那些想要買房但迫於手頭資金不夠的群體趕緊買房。他們的購買力也會順勢帶動那些觀望群體,最終實現房價回溫的目標,也使得那些樓市不至於擱置下來。

三、結語:
房地產行業近幾年以來一直處於一種極其不穩定的狀態,在21世紀初發展勢頭最猛,甚至直接使得房地產經濟成為我們國家經濟的領頭羊。但最近幾年卻又突然下降,許多房地產商紛紛破產倒閉,留下許多半成品空樓等,有的企業還守著自己的樓市苦苦支撐。
這種巨大的變化背後是市場供求關係的改變。在以前國家穩定發展時,全民都在發展經濟,各行各業也都能良好地發展下去。但隨著疫情肆虐,大多數企業被迫停工,得不到發展。
不過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迅速回穩,各行各業也將會繼續迎來自己的發展高峰期。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