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4日,殲-16D電子作戰機首度出現在臺海空域,執行奪取制空電磁權,配備解放軍戰鬥機編隊,由8架殲-16戰機、1架運-8反潛機、2架轟-6轟炸機,同時殲-16D電子作戰機也參加空中巡航和軍事演練。在這場軍事演練中,殲-16戰鬥機承擔起空中作戰和對地打擊,轟-6轟炸機執行對海和對地遠距離精確打擊,如果配備殲-10和殲-11戰鬥機發揮空中護航和奪取制空權,而殲-16D電子作戰機在編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前者奪取制空權,後者承擔起奪取制電磁權。海灣戰爭中,美國等多國部隊依靠著對戰場制電磁權控制,輕鬆贏得戰爭勝利,將制電磁權地位高於制空權,制海權和制陸權,在掌握絕對制電磁權,致使伊軍防空系統完全癱瘓。美國盟軍利用一切手段奪取電磁戰場上主動權,在奪取制電磁權直接讓伊拉克喪失防空和制空權主動性,處在被動挨打的地步。
海灣戰爭電磁權爭奪
電子戰貫穿整個海灣戰爭,在戰爭爆發前,美國盟國和伊拉克一直在爭奪海灣地區電磁戰場的主動權。在戰爭中,美國依靠著軍事裝備優勢,採取多種作戰模式呈現出高科技戰爭和空地一體化聯合作戰,體現在衛星偵察技術,精密制導技術、光電技術和電子戰技術等,在發動“沙漠風暴”作戰計劃前,盟友清醒注意到能否贏得制電磁權是決定這場戰爭取得勝利的至關重要因素,如果伊拉克獲得戰場制電磁權,將讓盟軍付出慘重代價。整個作戰過程中,盟軍運用一系列電子戰手段,對整個伊拉克國土進行全面監視,而且發動全空域、全時域、全頻域電磁進攻,美國動用70顆軍用衛星,包括20多顆高、中、低軌道偵察衛星,對伊拉克重要軍事設施,雷達、通訊、導航和導彈系統進行24小時不間斷偵察,掌握伊拉克軍事動向,根據掌握通訊和電磁資訊,對威脅到盟軍部隊戰鬥機和導彈,全部輸入到作戰飛機的電子戰資料庫,在掌握伊拉克威脅目標資訊,盟軍部隊飛機和雷達預警系統,電子干擾系統全部枕戈待旦,嚴密監視伊拉克軍事目標。
美軍出動電子情報衛星,時刻緊盯伊拉克電磁活動,可採取24小時日夜長期監視海灣地區的電磁活動,高空中部署著偵察衛星監視伊拉克電磁活動。美軍出動U-2R高空偵察機監視伊拉克電子訊號,再加上5架RC-135電子偵察機全天候偵察,截獲伊拉克空軍和地面部隊、防空部隊電子情報,在截獲伊拉克電子情報資訊,空中E-3A預警機承擔起中繼通訊樞紐,將掌握資訊全部傳遞給盟軍部隊戰鬥機和水面艦艇。整體上,美國採用偵察衛星,電子偵察機和空中預警機等偵察手段,實現跨越空天地電子偵察體系,跟戰鬥機部隊和指揮部隊進行全方位有機結合,而盟軍部隊電子戰飛機和作戰飛機可深入伊拉克國境線150千米縱深進行戰術偵察,美海空軍出動數十架EA-6B和EF-111A專用電子戰飛機,對伊拉克雷達和通行設施採取強功率的阻塞式多種干擾,伊拉克通行中斷,雷達無法探測空中目標,熒光屏出現雪花,伊拉克地面部隊無法掌握飛越伊拉克領空的戰鬥機。
伊拉克戰鬥機無法起飛,指揮通訊系統被切斷,電子系統處在癱瘓中。美海空軍EA-6B和EF-111A專用電子戰飛機採用電子干擾,壓制伊拉克防空網,讓伊拉克防空網無法施展拳腳。在“沙漠風暴”作戰前期,美海空軍出動EA-6B和EF-111A專用電子戰飛機承擔起遠距離干擾和近距離支援,多層次和多方面對伊拉克防空系統進行軟式轟炸機,通訊中斷、雷達迷盲、武器失控、指揮癱瘓,徹底讓伊拉克處在被動挨打地步。EF-111A專用電子戰飛是美陸軍90年代最先進電子戰飛機,在伊拉克周圍部署著16架該型戰機,核心裝置是配備10部內裝式ALQ-9E噪聲干擾機,而美海軍在海灣戰爭中雲集6個航母戰鬥群,每個航母戰鬥群配備70-90架作戰飛機,包括F-14A和F/A-18艦載戰鬥機,E-2C預警機,S-3A反潛機等,同時配備4-5架EA-6B專用電子戰飛機。
伊拉克號稱“中東軍事強國”,裝備完整防空火力攔截體系,部署著遠端SA-2防空導彈攔截系統,中低空部署著SA-3、SA-6防空系統,再加上SA-8、SA-9、SA-13低空攔截系統,可覆蓋伊拉克整個國境線,射程範圍由最遠30千米,最高22千米防空火力網,整體上抗干擾能力差,面對著美海空軍電子作戰,由動大批EA-6B、EF-111A電子戰飛機強大幹擾能力,整個伊軍防空雷達、通訊系統被全方位壓制,根本沒有任何反擊的餘地,盟軍部隊採取全方位電子突擊方略,奪取整個戰場的制電磁權。美軍在海灣戰爭前,空襲利比亞行動中,在掌握電磁權,推動著掌握制空權,制海權,全面奪取戰場主動權,1986年美軍出動EA-6B和EF-111A專用電子戰飛機干擾利比亞遠端警戒雷達和地空導彈制導雷達,航母打擊群出動A-7E和F/A-18艦載戰鬥機對利比亞地空導彈系統發動軍事打擊,發射“百舌鳥”導彈,摧毀利比亞防空系統,戰鬥轟炸機和艦載攻擊機採用精確制導炸彈對重要目標進行打擊,堪稱電子對抗精準“外科手術式”打擊。
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在盟軍部隊強大的干擾下,整個防空系統處在癱瘓中,況且其攔截範圍也被大幅度壓縮,作戰高度也直接由20000米縮減至6000米,很難對盟軍戰鬥機發動攻擊,在戰爭剛打響之際,伊拉克防空作戰系統根本就是擺設,喪失整體作戰能力,警戒雷達迷盲、引導截擊雷達不敢開機,喪失戰場制電磁權,意味著喪失整個制空權。伊拉克整體防空體系包括雷達,戰鬥機和導彈裝備全部依賴於進口,很難組成高效的防空攔截體系,而且電子戰對抗和抗干擾能力薄弱,無法做到攻防兼備。在海灣戰爭前,伊拉克花費數年時間,投入1900多億美元採購西方和蘇聯700多架戰鬥機和9000多枚地空導彈,但電子裝置落後無法改變現實差距,再次證明現代化國防是買不來的。
美軍制電磁權發展
20世紀60年代,電子戰在無線電通訊和雷達對抗方面獲得突破,美軍構建起電子戰 任務部隊和裝備,促進反制導、反雷達、反預警等新軍事裝備對抗,其電子戰對抗地位日漸突出。在越南戰爭中,美海軍針對越南部署著強大的地面防空火力,研製出對付“薩姆-2”防空導彈的電子干擾裝置,在空軍機群部署新研製EF-10B專用電子干擾機,直接讓“薩姆-2”防空導彈攔截效率和命中率降低,整體防空能力也被削弱。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向以色列艦船發射50枚“冥河”導彈,在以色列強大的電子干擾下,命中機率直接降為零,以色列艦船毫髮無傷。美軍在採用有源電子干擾和無源干擾器材等,針對防空雷達研製新型反輻射導彈,發射“百舌鳥”導彈直接摧毀地面防空雷達,在區域性戰爭中獲得電子對抗和電磁對抗中,在微 電子、計算機、精確制導武器等發展下,美軍現代化水平空前提高,將電子戰和爭奪電磁權滲透到戰爭各個領域,進而在空襲利比亞行動中小試牛刀。
在海灣戰爭中,盟軍憑藉其電子戰優勢,始終掌握電磁控制權,保證盟軍空中部隊發動精確打擊,戰前以電子偵察為主要內容的電子對抗,率先掌握伊拉克軍隊通訊指揮網的頻率和雷達分佈、波段和其他電子裝置配置與使用情況,導致伊拉克空軍戰鬥機無法組織有效抵抗,針對盟軍空軍部隊700多架戰鬥機進行攻擊,其電子對抗偵察力量被美軍摧毀,其部署地面雷達被打捱打,潰不成軍。目前,美軍專業性電子干擾部隊朝著打造多樣化發展,在電子戰部隊佔據美陸軍比例達到2.6%,專用電子戰飛機佔據美軍戰機總數比例約5.7%。美軍曾經裝備著EA-6B艦載電子干擾機,EC-130H電子干擾機、EF-111A電子戰飛機和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除EA-18G電子戰飛機,前三款電子戰飛機全部在海灣戰爭中得到運用。
EA-6B艦載電子干擾機整體干擾能力強,配備電子戰吊艙,執行遠距離干擾和護航干擾能力,總共製造170架戰鬥機,配備AN/ALQ-149通行干擾機,參與海灣戰爭中“白雪”行動。而EF-111A電子戰飛機在F-111戰鬥轟炸機基礎上改進,配備電子裝置,整體電子壓制能力相當強,配備AN/ALQ-99戰術干擾系統實施強電磁干擾,這款戰鬥機逐漸退出戰鬥機序列,其作戰任務由EA-18G電子戰飛機取代。EA-18G電子戰飛機是美海軍現役取代EA-6B艦載電子干擾機,在F/A-18艦載戰鬥機基礎上加裝電子裝置打造電子攻擊機,將電子戰系統和艦載機強大攻擊能力有機結合,實現一機多用,演變為航母打擊群“打擊利劍”,部署著140架該型戰鬥機。
美軍EA-18G電子戰飛機
EA-18G電子戰飛機保持著F/A-18F艦載機整體氣動佈局,同時強調超視距空戰能力和超音速飛行能力,其外掛點跟F/A-18F艦載機相同,在EA-6B艦載電子干擾機退役後,美海軍唯一電子戰飛機,配備“多工先進戰術終端”和Link-16資料鏈等,在網路中心戰體系中扮演著電子作戰能力,承擔起全面電磁壓制敵方防空體系網,配備各種反輻射導彈進行打擊。F/A-18F艦載機是美軍現役氣動合理,整體效能先進的戰機中“佼佼者”,90%零部件跟F/A-18F艦載機相同,如配備兩臺F414發動機,最大速度達到1.8馬赫,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0噸,作戰半徑為1100千米,而且配備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整體飛行效能跟F/A-18F艦載機區別不大,除執行戰鬥機任務,可進行反輻射打擊,承擔起“軟打擊”和“硬打擊”能力,可配備2枚AIM-120C空空導彈、2枚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和2枚AGM-154聯合距外武器。
在“軟打擊”能力上,EA-18G電子戰飛機配備合AN/ALQ-218資訊接收系統和AN/ALQ-99干擾吊艙,配合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探測距離和干擾能力增強一倍。同時配備AN/ASQ-228先進紅外吊艙和AN/ALQ-99靈巧電子干擾吊艙,其中AN/ALQ-99靈巧電子干擾吊艙,作為寬頻帶電子干擾系統,可對64兆赫-40吉赫的電子磁波進行有效干擾,干擾頻段覆蓋整個雷達工作頻率範圍,在實施干擾壓制之際對監控電子通訊,完美契合全頻段干擾和電子監聽,在實現“跟蹤-瞄準”式干擾,精確干擾目標發射頻率,對電磁頻譜“精確打擊”作戰,壓制和摧毀也可進行欺騙,識別和定位。
AN/ALQ-214( V)干擾系統是美海空軍聯合打造多種電子欺騙干擾系統,為護航戰鬥機提供新型無線電威脅保護等,在執行電子作戰任務,可根據不同模式搭配,部署若干ALQ-99電子干擾吊艙和AN/ASQ-228先進紅外吊艙,同時配備2枚AGM-88反輻射導 彈、2枚AGM-154 攻擊彈藥或2枚AIM-120C中程空空導彈,整體效能強大。在2009年美軍模擬演習中,EA-18G電子戰飛機配備AIM-120導彈“擊落”F-22隱身戰鬥機,可見這款電子戰飛機的電磁頻譜作戰能力。
殲-16D電子戰飛機和EA-18G電子戰飛機效能比較
殲-16D電子戰飛機在國產殲-16戰鬥機基礎打造新型電子戰飛機,作戰定位跟美軍現役EA-18G電子戰飛機相同,承擔起壓制對手防空系統,採用電子干擾方式針對對手防空雷達,側重電子戰對抗的殲-16D戰鬥機,跟殲-16戰鬥機存在區別。相比殲-16戰鬥機,殲-16D機頭雷達罩長度減少,配備跟EA-18G電子戰飛機採用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相類似的有源相控雷達,整個有源相控陣雷達前移,取消30毫米機炮和紅外搜尋與跟蹤系統,機翼翼尖配備電子戰吊艙,機體總共可配備四個大型電子戰吊艙,這種新型翼尖電子吊艙跟EA-18G“咆哮者”翼尖ALQ-218電子戰吊艙相類似,作用是探測雷達波頻率和對雷達精確定位。
殲-16D電子戰飛機在重型殲-16戰鬥機基礎上研製,在配備航電裝置和電子戰吊艙存在優勢,後者整體效能接近美軍F-15E戰鬥機,相比俄羅斯蘇-30改進型戰鬥機,採用新型航電裝置和有源相控陣雷達,作戰模式跟EA-18G電子戰飛機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電子戰吊艙相同,實現探測距離和精確干擾目標能力,而殲-16D戰鬥機整合有阻塞式干擾裝置,其作戰效能將成倍增加,其機腹和機翼下可配備4部干擾吊艙,也超越EA-18G電子戰飛機配備三部,每部吊艙針對不同雷達頻段,實現全頻譜偵察和干擾能力,能夠對抗目前所有地對空威脅。殲-16戰鬥機本身具備強大的空對地,空對海和空對空打擊能力,保持著殲-16戰鬥機強大的整體作戰能力,殲-16D電子戰飛機可配備4枚“鷹擊”-91反輻射導彈,2枚霹靂-12導彈和機腹下掛載1枚霹靂-15導彈,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6噸,在航程和作戰半徑顯著優於美軍EA-18G電子戰飛機。
殲-16D電子戰飛機配備類似EA-18G電子戰飛機的ALQ-218V(2)訊號接收機和ALQ-99(V)干擾吊艙類,根據作戰任務不同,配備電子偵察、通訊干擾、雷達干擾等各式功能吊艙,可實現多波段、全方位進行電磁干擾與壓制“軟殺傷”,而且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發射功率超過10千瓦,由2000個T/R單元組成,超越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採用1400個砷化鎵T/R發射模組和8千瓦發射功率。同樣,具備EA-18G電子戰飛機作戰模式,配備空空導彈、反輻射導彈,對空中目標和地面雷達進行“硬打擊”。
結語
殲-16D電子戰飛機加入解放軍機群執行電子作戰任務,承擔起“電磁刀斧手”角色,破壞對手通訊資訊能力,癱瘓對方的電磁系統,出現在臺海附近空域執行裝備巡航。在美軍打造出全球最頂尖的空中電子攻擊力量之際,解放軍正在摸著美國過河,構建起中國較為完善的空中電子攻擊體系,實施全方位多手段的空中電子打擊,壓制摧毀敵方防空系統。目前,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是美軍重要核心裝備,而殲-16D電子戰飛機也將承擔起後者角色。在兩者空中對決,殲-16D電子戰飛機在航程和作戰半徑實現超越,有源相控陣雷達不輸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在亞太地區執行電子戰能力,殲-16D電子戰飛機可化解EA-18G電子戰飛機對中國海空軍威脅,其數量也將在數年內達到美軍現役140架EA-18G電子戰飛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