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3日下午3:32,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利亞半島,索馬利亞第一大城市、首都摩加迪沙,美軍正在開展一場秘密抓捕行動。
兩架黑鷹直升機Super 61、62一前一後打頭、墊後,兩架“小鳥”直升機居中,從海邊臨時機場緊急起飛,風馳電掣一般飛抵奧林匹克飯店。
兩隻“小鳥”艙門開啟,放下繩索,160餘名美軍特戰隊員順繩而下,降落地面,迅速歸整合4個小隊。不巧的是,一名一等兵沒有抓牢掛繩,直接從20多米高空墜落,雖然沒有當場斃命,但動彈不得,慘受重傷。
按照事前部署,四個小隊依次佔領飯店東西南北四角,可第四小隊卻被誤投在北邊的大街上。時間不等人!顧不了傷員,也等不了第四小隊,剩下的三個小隊決定立即展開行動。
迅速靠近飯店鐵門,甩出數枚煙霧彈後,美軍特戰隊員合力撞開鐵門,衝進院內,直奔三樓會議室。神兵從天而降,會議現場所有人驚呆了,幾乎沒有反抗就乖乖舉手投降。
美軍不僅擒獲了此次行動的目標人,還收穫了現場21條“小魚”。此時是下午4:02,從飛機起飛到抓捕只花了20分鐘,23人悉數到案,速度驚人!
這就是美軍的“哥特蛇行動”。
就在一天前,美軍獲得可靠情報,索馬利亞最大的軍閥艾迪德手下兩位重要人物將在這家飯店開會。一個是內當家——財務總管沙朗,一個是外當家——對外發言人艾瓦,這樣的機會,美軍當然不會放過。
美軍為何要和艾迪德過不去呢?
1991年1月,當了20多年總統的西亞德被反政府武裝推翻,流亡海外,索馬利亞立即陷入漫天戰火之中。割據各地的軍閥紛紛自立門戶,自冠總統,國家四分五裂,處於極其紛亂的無政府狀態之中。
一個國家在窩裡亂也許沒什麼,但偏偏索馬利亞是非洲這頭大犀牛的犄角,不僅擁有非洲最長的海岸線,還盤踞在亞丁灣這個虎口上,把手著紅海、地中海的“開關”——蘇伊士運河。
國家亂了,民眾沒辦法平靜生活下去,一個個心生邪念,轉行當起了“海盜”,搶劫各國過往商船,一時間索馬利亞成了海盜的代名詞,蘇伊士運河這條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生命線頓時變成了令人談之色變的鬼門關。
這樣的環境,怎一個亂字了得!聯合國可憐那裡的難民,給他們發放一些救命的生活物資,也頻頻落入軍閥之手,就連人道主義救助都沒法開展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不得不派出維和部隊,一來督促各方停火,二來開展人道救濟,同時重點打擊作惡軍閥。這其中,索馬利亞勢力最大的軍閥艾迪德排在黑名單首位。
艾迪德不樂意聯合國“干涉內政”,破壞自己要當總統的“美麗夢想”,就和以美軍為主力的維和部隊開展了城市游擊戰,他們一度伏擊了巴基斯坦部隊,造成24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亡,聯合國決定要拔掉這個眼中釘。
美國素有“世界警察”之稱,何況美軍也遭到兩次伏擊,對艾迪德恨之入骨,所以即便聯合國不授權,他們也會自告奮勇地獨立行動。機會就在眼前,美軍當然不會放過。
“哥特蛇行動”的最高指揮官是“三角洲”部隊負責人蓋瑞森將軍,隊員都是從各特種部隊中精選的資深老兵。他們計劃用幾架黑鷹直升機將部隊投放在飯店旁抓人,裝甲部隊開進摩加迪沙接應,兩路會合,裝甲車帶著俘虜和特戰隊員凱旋而歸。
在他們眼裡這就是一場速戰速決的“小兒科”遊戲,分分鐘搞定的事情。所以,既沒有索要強大的空中與地面支援,地面接應部隊連坦克都沒要,幾輛裝甲運輸車就直奔目的地而去。執行任務的特戰隊員更是信心滿滿,連夜視裝備也懶得帶。
抓捕雖然出了點小差錯,整體還是不錯的,但後面的事情就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回去的路變得那麼遙不可期,漫長而坎坷,完全可以說是“喋血歸途”。
完成抓捕任務的特戰隊員焦急地等待著接應車隊。但此時,趕往接應地點的不只是美軍地面的悍馬車隊,還有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趕來的索馬利亞人民。
這些人不是來看熱鬧的,也不是來幫助美軍的,他們是被街頭艾迪德部隊的喇叭聲“呼喚”而來的。美軍空中飛機、地面裝甲車開始行動不久,艾迪德部隊也獲得訊息,立即開啟廣播,呼喚索馬利亞人“出來為你的家園戰鬥吧!”
雖是亂世,但索馬利亞並沒有把聯合國和美軍當做救星,相反在他們眼裡艾迪德才是自己人,敢於和美國和聯合國斗的艾迪德是個大英雄。這樣的聲音,相當有震撼力、有號召力,摩加迪沙人民立即行動起來。
在索馬利亞,最不缺的槍,人們可以不要手機,不要電視,但AK自動步槍卻是每個家庭的標配,高配一點的火箭筒也有。槍聲對他們而言,跟我們生活中的汽車喇叭聲差不多,隨時都會響起,隨時都會有人倒下。
潮水般湧來的人們迅速對美軍發起攻擊。接應車隊頻頻受阻,一輛5噸卡車被火箭筒擊中,數名美軍士兵受傷。原本在特戰隊員結束任務後,車隊就應該在外待命,但直到下午4:15,12輛“悍馬”和卡車這才艱難趕到了現場,寶貴的一二十分鐘就這樣悄悄溜走。
兵分兩路,3輛“悍馬”護送從高空墜下的受傷士兵,9輛護送索馬利亞俘虜、特戰隊員,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安全了,可以撤出戰鬥了。人們被艾迪德煽動得熱情高漲,一群又一群的索馬利亞人向美軍撲來,車隊每走一步都得付出代價,都那麼艱難。
前行的每一個路口早就佈滿路障,冒著熊熊烈火的汽車輪胎跟著車隊轉,子彈不斷飛來。
那一邊,護送受傷士兵的“悍馬”走得也不安寧,艾迪德武裝分子層層圍堵,美軍機槍手皮拉中彈身亡,救了一個重傷員,卻賠上了一個機槍手。
見此情形,空中支援作戰的“黑鷹”61直升機也投入了戰鬥。機上4名特戰隊員拿起狙擊槍,瞄準射擊。一個個索馬利亞人倒下,又一個個索馬利亞人站起來,撿起武器,繼續戰鬥。一位火箭筒射手不要命地對準“黑鷹61”,發出了憤怒的炮彈。
被火箭筒擊中的“黑鷹61”失控墜落地面,兩名飛行員當場斃命。還在附近上空盤旋的“小鳥”緊急降落展開營救,“小鳥”不敢多耽擱,抬上“黑鷹61”上的兩名倖存者,立即閃退。
地面,悍馬車隊接到命令也在奔赴“黑鷹61”事故地;空中,“黑鷹68”繩降15名士兵到墜機點,它也嚐到了索馬利亞火箭筒的厲害,一枚火箭筒炮彈擊中其主螺旋槳。駕駛員勉強支撐,放下兩人後,帶傷迫降摩加迪沙機場,撿了一條命。
押著俘虜、帶著突擊特戰隊員的悍馬車隊距離墜機地點只需北行兩個街區,再向東三個街區就能達到。但車隊彷彿走進了迷宮,而且一路上還得穿越槍林彈雨。一枚火箭筒擊中美軍卡車駕駛室,炸飛了美軍司機的頭顱,兩名俘虜也死於非命。
摩加迪沙街頭,索馬利亞暴民成群結隊地跑向美軍車隊,為索馬利亞民兵當“擋箭牌”,武裝民兵則機動穿梭,四處伏擊美軍。一名索馬利亞槍手利用3名女性作掩護,趴在地上從女性的胯下向美軍開火。
一下子這麼多美軍趕往“黑鷹61”的“遺體”旁,索馬利亞武裝分子當然不會放過他們,這裡成了美軍的傷心地,成了索馬利亞人AK步槍及火箭筒的射擊場。
不到一個小時,第一小隊13人中10人負傷,繩降下來的15人也是傷亡慘重。墜落的黑鷹座艙下壓著一名美軍飛行員遺體,美軍拼命想要對黑鷹展開營救,但面對直升機牢固的防彈艙門,金屬切割機變得毫無用處。
索馬利亞人連美軍遺體都不放過,潮水般地湧向墜機點,手榴彈、火箭筒以及步槍子彈雨點般地砸向直升機殘骸。此時,唯一能夠支援美軍的只有空中的直升機,艙內的狙擊手再準也沒有辦法對付地面那麼多手持武器的索馬利亞武裝分子。
黑鷹噩夢再一次來臨。
下午4:40,距離“黑鷹61”墜落僅僅20分鐘,距離“黑鷹68”負傷才12分鐘,在墜機點正上方擔任警戒任務的“黑鷹64”被另一枚火箭筒彈擊中尾槳,墜落在西南約一英里的地方。
又掉下一隻鷹!索馬利亞人立即蜂擁而上。黑鷹64上有兩名機長、兩名隊員,索馬利亞民兵接到命令:活捉機長杜倫,用他交換艾迪德的高階官員,其他的可以消滅!又是一場爭奪戰!
“黑鷹62”上的兩名狙擊手加里高登、蘭迪舒加特自告奮勇,請求立即機降,幫助建立環形防線。地面救援部隊遭遇伏擊無法抵達,指揮部同意了二人的請求。但此時,機降都變得異常困難,到處都是人,都是飛彈。
落地的兩名狙擊手找不到墜機地點,“黑鷹62”只得傾斜機頭引導。不到10分鐘,一枚火箭筒彈擊中了“黑鷹62”右側,右側擋風玻璃粉碎,副駕駛被炸暈,機上另一名機槍手一條大腿被炸飛。“黑鷹62”只能緊急迫降,躲過一劫。
加里高登、蘭迪舒加特終於達到“黑鷹64”墜機地。孤身奮戰的機長杜倫終於盼來了救星,被拖出座艙,安置在飛機殘骸右側,他們已經陷入包圍圈中。
加里高登、蘭迪舒加特背靠背,瘋狂掃射。實力懸殊太大,他們可以擊倒幾名、十幾名索馬利亞人,但沒辦法幹掉一波又一波的索馬利亞人。二人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倒在飛雨一般的子彈中,壯烈犧牲。
下午5:40,“黑鷹64”墜機地,活著的只剩下索馬利亞人需要的機長杜倫,他真的成了俘虜,被索馬利亞民兵帶走。第二墜機點的廝殺以美軍所有有生力量被消滅而告終。
考慮到如果不將俘虜押回基地,整個行動將告失敗,蓋瑞森將軍只得命令趕往第一墜機點的悍馬車隊帶著俘虜儘快返回基地。此時的“馬群”已傷亡過半,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活下去,他們殺出一條血路,終於逃回了基地。
快速反應車隊和悍馬車隊回到了美軍基地,現在所有的焦點集中在第一墜機點,那裡還有99名美特戰隊員。他們真的成了困獸,一名士兵血流不止,一些戰士的子彈也打光了,就和索馬利亞武裝分子展開肉搏戰。
傍晚7:08,激戰已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美軍差不多彈盡力竭,此時一架黑鷹這才趕來為地面部隊做補給,投下彈藥、飲用水等緊急物資。儘管,飛機上的機槍手居高臨下,瘋狂掃射,30秒內打出1600發子彈,但還是沒有辦法接走重傷士兵。
直升機機身火花四射,子彈的撞擊聲不停響起,右側機槍手以及後側兩名投放補給物資的隊員身負重傷,飛機緊急迫降後,機身上留下了40-50個彈孔,油箱也被擊中。
流血不止計程車兵就這樣失去了生命,一號墜機地的特戰隊員們依然在戰鬥,索馬利亞武裝分子在逐步縮小包圍圈。總指揮蓋瑞森將軍這才意識到,麻煩大了,必須向其他司令部請求裝甲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聯合國駐索馬利亞常規力量總指揮也不敢大意,迅速組織快速反應部隊與4輛巴基斯坦坦克以及28輛馬來西亞裝甲車在新港會合,展開緊急救援。這位總指揮打過不少仗,但他承認當晚是他一生中最為緊張的時刻。
如此規模的裝甲部隊,一路上還是險象環生。
兩輛搭載一個美軍班的馬來西亞裝甲車本應向北走,卻誤向南奔,結果在靠近總統府的地方被火箭筒摧毀。馬來西亞司機當場陣亡,數人受傷。情急之下,一位美軍少尉親自上陣,駕駛裝甲車朝一棟房子撞去,硬生生將房子整出一個大洞,躲在裡邊避難。
時間過了兩個多小時,時針指向凌晨1:55,已經到了10月4。被困在一號墜機地的美軍特戰隊員堅持了快10個小時,傷亡不斷增加,他們身處絕望之中。
終於快速反應部隊中第14團2營A連車隊在空中直升機掩護下,像一個噴火的巨獸,一路攻擊前進,和苦苦等待的一號墜機點的特戰隊員們會合了。一輛悍馬用鋼纜成功的撕開“黑鷹61”的殘骸,拖出已經死了很久的機長遺體。
此時,第14團2營C連也抵達第二墜機點,但現場除了那架殘破的“黑鷹64”和留在地上的斑斑血跡,連犧牲戰友的遺體都沒找到。
他們將“黑鷹61”和“黑鷹64”用手榴彈炸燬,準備打道回府。不曾想,裝甲車帶不了這麼多人,堅守在建築內的“遊騎兵”擠不上車。
他們無奈選擇墊後,在裝甲車掩護下,邊跑步邊射擊,在槍林彈雨中跟著車隊撤退。回家的路太漫長,索馬利亞武裝分子不捨得他們走,四處圍追堵截。
凌晨6:30,美軍歷經艱難返回基地,天已經快亮了。原本計劃個把小時解決的戰鬥,美軍花了十幾小時,還付出了19人死亡(其中一名馬來西亞人)、73人受傷、1人被俘,兩架黑鷹直升機墜毀的慘痛代價。
故事還沒有結束。
此戰艾迪德武裝以及索馬利亞市民傷亡3000餘人,他們不甘心美軍就此溜走,便開始了新的戰鬥,這場戰鬥更令美國乃至全世界為之震驚,讓美國政府和聯合國顏面丟盡。
美軍帶走了俘虜,撤出了戰鬥,但沒有辦法帶走兩具犧牲士兵的屍體和黑鷹61機長杜倫,他們早就被索馬利亞武裝雪藏,當成此役的戰利品,拿出來向全世界炫耀。
杜倫被安排在演播室,一次次特寫鏡頭給了他;索馬利亞人用繩子拖著美軍士兵屍體遊街示眾;艾迪德將這些不堪入目的畫面向全世界直播。
這是10月4日全世界的頭條新聞。美國軍方和林克頓遭到民眾的漫天責罵,一致抨擊美國政府出兵索馬利亞是愚蠢的決定;諸多國家報紙評價美軍進行的是一場骯髒的戰爭,聯合國被罵成是“美軍軍事行動的保護傘”。
相比之下,艾迪德則風光無限,美軍不僅沒能動他毫毛,還讓他人氣大漲,被索馬利亞人捧成了敢和美軍硬碰硬的真漢子、“救國英雄”。
這樣的結局美軍做夢都沒有想到,但這樣的現實克林頓政府又不得不接受。面對國際國內的輿論壓力,克林頓只得宣佈從索馬利亞撤軍,用手中的俘虜換回兩具美軍士兵屍體和機長杜倫,還得保證不再為難艾迪德。
美軍的這一行動也被稱為摩加迪沙之戰,這是美軍自越戰以來最慘痛的軍事失敗,也被美國國民和政府視為恥辱。墜落的不僅僅是兩家黑鷹直升機,更是美國的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