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最終以中國的大獲全勝而告終。然而,覆盤這場距今將近60年的戰爭,我們不禁會問:印度的空軍,在當時究竟哪兒去了?當時的印度,不僅號稱自己在軍隊實力上“世界第三”,空軍部隊在紙面資料上更是達到了亞洲第一的水平。那麼,為什麼1962年的印度空軍寧願坐視著陸軍捱打,卻依然不願出動戰機,幫助印軍反敗為勝呢?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並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印度空軍,憑什麼敢自稱第一
有人曾這樣評價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在戰爭開始之前,印度自稱“世界第三”是一個無人質疑的神話;而在戰爭結束之後,印度自稱“世界第三”就成了一個人人捧腹大笑的笑話。那麼,連世界第三都當起來吃力的印度軍隊,又有什麼底氣敢自稱空軍“亞洲第一”呢?
這就需要我們不得不提起印度的空軍發展史:經過梳理,我們發現原來印度在那個時候敢咋呼說自己是“亞洲空軍第一”,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早在1947年印度獨立之前,印度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空軍力量。只不過,當時印度的空軍力量,仍然以“英”字開頭,也就是“英國皇家空軍”的輔助戰隊。當時這支部隊的力量究竟有多少呢?答案是有5位印度飛行員和4架英國產的韋斯特蘭麋鹿戰機,這一款戰機也曾被蔣介石組建國民黨空軍時引入,也就是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兩翼上印有青天白日的雙翼戰機。
而在印度獨立以後,印度更是繼承了大英帝國遺留在自己土地上的多半遺產,這其中就包括有相當多的英制戰機:比如英制堪培拉轟炸機,獵人式戰鬥機,吸血鬼戰鬥機,神秘式4型戰鬥機,暴風雨戰鬥機等等。如何形容當時的印度空軍?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生在地主家裡,含著金鑰匙的兒子。
但是,印度這個生在地主家的兒子卻並不傻。決定一個國家空軍實力的,有兩個要素:第一是戰機的效能優劣,第二就是飛行員的素質,後者有時是要比前者更難獲取的資源,而1947年剛剛獲得獨立,百廢待興的印度缺乏大規模訓練飛行員的教育資源,如何能讓印度空軍在繼承英國空軍裝備的同時,也能迅速成型?印度選擇了一個最為簡單粗暴,卻又最行之有效的策略:戰爭。
在1947年獲得獨立後不久,印度便找來了鍛鍊自家空軍力量的機會:克什米爾戰爭,在這場戰鬥中,繼承了英國空軍衣缽的印度空軍和同樣沿襲了英國空軍裝備的巴基斯坦空軍大戰一場,雙方打得難解難分。而在1960年聯合國在剛果進行治安行動的同時,印度也派遣出了自己的空軍作為“維和部隊”,支援聯合國的地面力量。由此可見,那時的印度幾乎不放棄每一個能夠在實戰中鍛鍊自己空軍的機會。而在1961年,印度收復被葡萄牙佔領的果阿地區時,更是讓空軍傾巢出動,打得葡萄牙空軍集體倉皇逃竄。這讓印度空軍在20世紀60年代的亞洲成為了既有先進戰機,同時不缺優秀實戰人員的強大力量。
而在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雖然經過本國工程師的不懈努力和蘇聯的援助,也發展出了配備有米格-15,米格-17和殲5,殲6等一批優秀戰機的空軍,但是在1960年,蘇聯已經撤走了在華的全部專家,並且終止了對華在空軍戰機領域研究的支援。在面對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印度空軍來說,依然沒有必勝的把握。但也正是這樣的歷史背景,讓印度空軍為何沒有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出動,而變得更加蹊蹺。
中印邊境反擊戰,印度空軍未能出動的原因是什麼?
歷史沒有如果,印度空軍究竟為何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未能出動空軍,至今仍是一個謎。但從後來者的角度看,印度空軍雖然佔據一定優勢,卻最終未能出動,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地理環境的間隔。
中印邊境之間,有著綿延2400公里,平均海拔7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是國際上著名的“航空禁區”。這個航空禁區的危險性有多大?或許,我們可以看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著名的“駝峰航線”:1942年5月,日軍切斷了當時國際援助運輸至中國的唯一陸上通道:滇緬公路。為了保障對華援助能夠正常進行,抗擊日本,中、美兩國空軍便共同開闢了由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起飛,途徑喜馬拉雅山脈,抵達至中國雲南昆明的空中物資運輸通道,也就是歷史上的“駝峰航線”。
“駝峰航線”中的“駝峰”二字,看似是對這條國際運輸航線貼切的比喻,實際上卻包含著太多的風險性。受當時飛機技術的影響,運輸物資的飛機不能抵達海拔過高的高空,因此這些飛機只能貼著15,000-16,000英尺高的山脈,進行穿插航行,因為山脈之間此起彼伏,酷似駱駝的雙峰,因此這條航線也被叫做“駝峰航線”。但是,避免高空飛行並不意味著危險的清零,在喜馬拉雅山的飛行環境中,時常面臨強紊流,強風,雨雪等惡劣的天氣,讓駝峰航線的穩定性更加難以保障,飛機在強紊流中失控,或者因過載而撞向山峰的事故時有發生。時至今日,如何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高空環境下進行飛行,仍然是當前航空界未曾攻克的技術難題之一,更不用說20世紀60年代時的印度空軍。而“駝峰航線”高達50%的飛機損耗度,更是打消了印度在中印邊境線上大規模派遣空軍的可能性。
第二個原因,就是印度軍隊對中國軍隊的錯誤判斷。
當時的印度軍隊,雖然非法入侵了我國的邊境地區,但是他們並沒有預料到當時的中國真的敢派遣出解放軍,進行一場自衛反擊戰,這就造成了印度全軍上下輕敵的心理,也就印證了中國的那一句古語:驕兵必敗。
但是,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之前,還是有人保持清醒頭腦的,不過這個人並不是印度人,而是當時美國的駐印大使:約翰·加爾佈雷斯。在朝鮮戰場上吃過虧的美國,當時十分想要提醒印度不要低估中國解放軍的力量,如果未來爆發中印邊境衝突,那麼印度軍隊的最優解就是率先派遣空軍,來對中國解放軍地面部隊力量進行打擊。但是,當時驕橫的印度卻一直沒有聽進美國的建議,而是一直以自己繼承了英國的軍備,獲得了美、蘇的支援,以軍事力量“世界第三”來自居。
而等到中國解放軍的部隊勢如破竹,擊垮非法入侵邊境的印度陸軍部隊時,印度全軍上下才追悔莫及。當時的印度空軍曾想動用C-47、安-12運輸機向印度陸軍部隊空投物資,提供支援,但是等到這些運輸機歷經千辛萬苦,抵達前線時卻意外發現:印度陸軍早已撤得不見了人影。印度首任空軍參謀長薩伯羅特·穆克吉勃然大怒:“為什麼印度陸軍行動的訊息,沒有提前通知空軍?”這讓印度在邊境反擊戰過程中的空地部隊協調顯得十分被動,以至於在戰爭結束後,這名印度空軍參謀長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在中印邊境衝突中,印度空軍只充當了這一場戰爭的看客。”
在印度陸軍前線遭到潰退之後,印度全軍上下又從極度自負滑向了極度自卑的心態:他們認為,就算是印度出動了空軍,也未必能打得贏中國空軍。因為在那時,印度總理尼赫魯還拿到了一份來自美國CIA的情報:情報聲稱,中國在青藏高原的若干的機場上,已經部署了大批蘇製圖-4戰略轟炸機,其轟炸覆蓋半徑可囊括包括新德里、加爾各答在內的重要城市,這讓尼赫魯一時間慌了神,不得不讓印度的大批空軍力量停駐在本土,預防解放軍空中部隊的突然襲擊,還有印度空軍不擅長應對的夜襲。
等戰爭進行到1962年的11月18日,解放軍炮兵部隊已經深入印度陣地腹地,採取火力覆蓋戰術轟炸印度部隊的丁如澤機場、空軍地勤等設施,讓印度空軍失去了徹底出手的機會,而此時距離戰爭結束已經不到3天的時間。
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美蘇冷戰的古巴導彈危機形式。
當時的美、蘇為印度提供了C-47、安-12等各式運輸機,想要將毗鄰中國的印度全副武裝。但是,美、蘇兩國都未曾想到1962年的印度會潰退得如此之快。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進行的同時,美、蘇也陷入了西半球的古巴導彈危機中,無暇顧及東半球的國際局勢。因此,在印度軍隊全線潰退以後,美、蘇兩國都給了印度除了實際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援。
而更讓印度始料未及的是,之前美國CIA提供給尼赫魯的中國解放軍在青藏高原部署圖-4戰略轟炸機,根本是子虛烏有的假情報!CIA的用意,就在於不讓印度空軍出動,從而避免印度和中國衝突的擴大化,因為戰爭前期印度部隊的表現已經是顯而易見:印度根本就不是中國的對手,如果被美國武裝的印度擴大戰爭,說不準印度在隨後真的會把自己搭進去,到時候美國援助印度的武器將會被我們悉數收入囊中。
印度出動空軍部隊,就真能打贏解放軍嗎?
最後,我們回到這一場戰爭謎題中最根本的問題上:印度如果在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出動了空軍部隊,就真的能打贏解放軍嗎?
事實上,就算是印度在那時出動了空軍部隊,也未必真的能打贏解放軍。因為當時進行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解放軍,也配備了高射炮、高射機槍等重要的防空武器,比如當時解放軍進入邊境作戰的第四師第十團,就承擔著使用高射機槍,預防印軍空襲,阻擊印度空軍空投補給的火力支援任務。如果印度空軍真的出動,解放軍的長槍大炮,也會讓它們有來無回。
而且,在現代戰爭中,雖然有著“制空論”決勝戰爭的學說,但是在無核的情況下,空地配合是不可或缺的作戰要素。當印度陣地的機場和地勤設施在11月18日被解放軍徹底摧毀時,沒有降落點的印度空軍就徹底失去了靠著一己之力翻盤的可能。
在戰爭結束後,美、蘇、英聯邦各國都加大了對印度空軍的支援力度,但是那時的印度空軍早已蒙上了被我軍在1962年擊潰的巨大心理陰影。而隨著兩年後羅布泊的一聲巨響,僅靠著空軍就試圖打贏整場戰爭的想法,也只能成為了在印度人心中曾經做過的,但時至今日仍念念不忘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