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器官移植已經成為現實。今天我們講一個“換心人”的故事,他在移植心臟後性情大變,由過去沉默寡言變得活潑開朗,甚至變得年輕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開始瘋狂地寫詩,一天寫一首,做完手術後就寫了99首……這就給我們一個思考,當一個人進行心臟移植後,他是否會把供體的性格和愛好繼承下來?從科學的角度,對這個現象是怎樣解釋的?
01
下定決心移植心臟,身體機能迅速得到改善
2000年1月,對於57歲的哈爾濱人楊孟勇來說,正面臨人生中一個重要關口。
他患有20多年的心臟病忽然惡化。
經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外科專家詳細檢查後得出結論:要想活下去,只有進行心臟移植。
此時楊孟勇的心臟已經是正常人的3倍,心臟嚴重衰竭,基本功能已經喪失。
在此之前,楊孟勇依靠三天一次的強心劑堅持了一年。
對於醫生要他進行心臟移植,楊孟勇心裡是有顧慮的,畢竟這是非同尋常的大手術,假如手術不成功,後果可想而知。但現在他面臨的情況是,楊孟勇的心臟已經無藥可治,依靠強心劑最多隻能維持一年的生命,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當時楊孟勇怎麼也不肯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
最終,還是外科主任的一句話說服了他:“現在什麼都不要想,先活下來再說。”
但是,緊隨而來的一個難題是,如何找到合適的供體。不僅僅是因為供體來源十分短缺,還因為心臟移植不僅要求血型相同,大小,健康程度等很多醫學指標都有嚴格的要求。這也是心臟移植比其他器官移植更加複雜的原因。有些患者就是因為很長時間等不到供體,而失去治療機會。
楊孟勇是幸運的,就在他下定決心進行手術的第20天,醫院終於找到近乎完美的心臟供體。
供體心臟是一位男性腦死亡患者。
雖然供體非常合適,但楊孟勇畢竟是接近60歲的老人,給這麼大年齡的患者進行心臟移植在我國還沒有先例。
那時候,國際上公認的心臟移植禁區是不能超過55歲,楊孟勇當時已經57歲,手術需要冒的風險顯而易見。抱著賭一條命的決心,2000年1月16日,醫院動用了100多名醫護人員,經過6小時10分鐘,手術順利完成。10多位護士24小時守在楊孟勇身邊,觀察他手術後的情況。當楊孟勇醒來時,一位護士悄悄告訴他:給他移植的供體是一個26歲小夥子的心臟。
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楊孟勇做完心臟移植手術後恢復地竟然這麼“神速”。照他的說法:我手術醒來的時候,一直到離開重症監護病房,連一絲的疼痛都沒有感覺到。手術成功又沒有疼痛,作為手術來說可謂非常完美。但更令醫生們驚訝的是,手術後的第三天就能下床走路,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這都說明,心臟移植的成功令楊孟勇的身體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此之前,楊孟勇的心肌擴張病已經嚴重到幾乎使胸腔沒有搏動的空間。一開始是腳腫,然後是腿腫、腹腫,一直到頭腫,頭部腫得像個籃球似得。由於心臟跳動輕微,導致全身的血液幾乎流不動,各個器官都出了毛病。
那時候的楊孟勇,已經完全被疾病折磨屈服了!
隨著病情的進一步惡化,他更是連走路都困難,整天都生活在陰鬱和痛苦之中。本來楊孟勇就性格內向,病痛更是讓他連大門都不出,一句話也不說,整個家庭都籠罩在不安的氛圍中。
毫無疑問,換了一顆健康的心臟,楊孟勇的身體機能快速恢復,他從一個病人變為一個健康的人。
但是,令人感到很微妙的是,除了身體機能的改變外,他的性情、性格,甚至愛好,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老楊很敏銳地感受到這種對比鮮明的變化,這與“過去的自己”完全是兩個人,有時候他甚至很掙扎,並一再暗示自己:我已經不是“楊孟勇”,而是別人!那麼,過去的楊孟勇是怎樣的呢?
02
一段失敗的婚姻,楊孟勇對生活感到絕望,他的妻子決定救他
1943年,楊孟勇出生于山東。
童年時代他就遭遇過不幸。
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無奈之中他只得與叔叔逃難到北大荒,在一個非常陌生而荒涼的地方長大。
青少年時代的楊孟勇性格懦弱,經常被同齡的孩子欺負,在楊孟勇看來,他是在一個沒有愛和陽光的環境中長大的。
這養成了他憂鬱悲涼的性格。
也因為如此,他比別人多了幾分敏感,經常發現別人意想不到的東西。
他不能長期在一個環境中工作,因此在成年後,多次更換工作。
19歲那年,楊孟勇在北大荒一個農場認識了女工李廣萍,並和她結婚。
但是,結婚後楊孟勇才發現,由於文化層次和性格等方面的差異,他和妻子經常為一些瑣事爭吵,性格不同,觀念不同,因此兩人只要一說話就吵架,夫妻之間的溝通就像北大荒小溪裡的水,漸漸冰封,夫妻二人只好過著各自痛苦的生活。曾經有一段時間,楊孟勇想和妻子離婚,但李廣萍思考再三後,還是拒絕了楊孟勇的想法,她傷心落淚,只想用真情打動丈夫。
兩人就這樣在緊張的氛圍中度過了十幾年的婚姻,三個孩子也相繼出生。即便如此,楊孟勇在談到過去的生活時還是說:“我有一段近40年失敗的婚姻。”由於長期過著壓抑的生活,李廣萍患上嚴重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常常無端地發脾氣,這對於兩人的婚姻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那時候楊孟勇十分痛苦,他甚至萌生了想死的念頭,乾脆讓他得一場大病,一死了之。
1980年,還在寶泉嶺農場當車工的楊孟勇突然感到心裡一陣悸動,旋即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等他醒來的時候醫生告訴他,他患了嚴重的心臟病。家庭生活不愉快,又得了心臟病,生活的壓抑可想而知。雖然楊孟勇經常說氣話,但真正得病的時候,他又感到十分地絕望。
從那時候開始,為了治療心臟病,吃藥、住院,成了楊孟勇和李廣萍的家常便飯。面對這樣的情況,妻子也在一點點改變,她一次次在醫院守護他,給他帶來可口的飯菜,但楊孟勇表現地很麻木。甚至有一次,楊孟勇賭氣出走,回了山東老家。李廣萍只得對女兒說:“給你爸寫封信,打聽打聽他在哪裡,勸他回來吧!”接到女兒的信,大年三十那天他才回到佳木斯的家。
此時楊孟勇的心臟病已經十分嚴重,當看到被病痛折磨地已經脫相的丈夫時,李廣萍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她陪他到哈爾濱的醫院去做檢查,結果出人意料,楊孟勇的心臟已經擴張到常人的兩倍大,按照這樣的情況,他只有一年的生命,假如感冒的話,則只有半年的生命。
唯一的辦法就是心臟移植。
得知這個結果後李廣萍終日以淚洗面,她非常自責,假如不是自己脾氣暴躁,丈夫的病也許就不會這樣嚴重,但心臟移植需要10萬元的手術費,這筆費用如何籌措?坐在丈夫的病床前,李廣萍無數次問自己,為什麼不能為丈夫改變一下自己?多年來的婚姻是什麼狀況?兩人雖然在一個家裡吃飯,一張床上睡覺,但卻很少交流。她發誓:只要丈夫能活下來,當牛做馬都願意。
李廣萍決定給丈夫做手術。
但楊孟勇此時已經對生活絕望,他拒絕了大家的勸說,李廣萍只得偷偷在手術單上籤了字。
楊孟勇對妻子和醫生緊鑼密鼓準備的一切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假如手術失敗,就算是解脫了!
03
外表變“年輕”,性情大變,楊孟勇還是“楊孟勇”嗎?
手術很成功,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這也成為那時我國年齡最大的換心人。
幾個月後,老楊順利出院。
按理說這條命是撿回來的,一家人應該格外珍惜才是,特別是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時候。可誰也沒有想到,老楊的身體是恢復了,性格卻發生了急劇變化,這甚至讓老楊自己也大感意外。
做完手術一個星期,一天夜晚,熟睡中的老楊忽然被一種莫名的悲傷驚醒。
他坐在床上哭了足足有五六分鐘。手術成功應該高興,結果卻大哭一場,這讓他感到很意外。
在外人看來,老楊畢竟從“鬼門關”上走了一遭,面對生死大事,人生的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這樣嚎啕大哭也情有可原。但老楊事後仔細回想哭泣的原因,卻始終找不到一個明確的因素,既沒有前因也沒有後果,並不是說有一件特別悲傷的事讓他傷心,所以才哭泣,也不是因為手術成功喜極而泣。非常奇怪的是,那天晚上的哭泣就是哭進他心裡去了,止不住地那種哭泣,就彷彿在這一生中,所有該哭的事情都集中在一起哭泣,就是那麼難受!
老楊說:
凌晨三點,自己坐在病床上哭,覺得十分委屈,就像一個孩子無緣無故捱罵一樣委屈。
就是從這場哭泣開始,老楊明確感到自己性格上的變化。從前的自己很冷漠、沉鬱,幾乎每天都是沉默寡言,但現在他感到自己的情感變得敏感、細膩。原本就從事過文學編輯的楊孟勇忽然詩意大發,手術後一個禮拜就開始寫詩,幾乎一天一首,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三個月後他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詩集《太陽傳說》,其中有99首詩是他在心臟移植後完成的。
老楊說:
那是一種瘋狂的寫作狀態,除了詩外,一天寫10個小時的長篇小說。
他有一種強烈的寫作慾望。
他想表達,想找回失去的時光和情感。
在照顧楊孟勇的過程中,妻子李廣萍是實實在在地改變了,她變得溫柔、隨和,善於理解丈夫。
楊孟勇換心後也變了,除了瘋狂地寫作,他變得脾氣暴躁,性格、生活習慣和愛好也與從前不一樣了。
具體表現在。
一,外貌顯得年輕
失去一顆壞掉的心臟,移植一顆健康的心臟,源源不斷的血液提供到他全身各個部位,在短時間內就改變了楊孟勇的身體機能。因此他變得年輕了,比實際年齡看起來要年輕10歲。
有一次楊孟勇和妻子李廣萍乘坐火車到親戚家去。李廣萍讓丈夫睡在自己下鋪,這時候女列車員過來搭話道:“你們是娘倆吧?你一個大男人怎麼能讓老人睡上鋪呢?”這讓李廣萍十分尷尬。
二,喜歡穿年輕人的衣服
外貌的年輕也讓心態變得年輕。以前他穿衣服總是老氣橫秋,換心後他特別嫌棄以前的衣服,他總是穿兒子的衣服,尤其喜歡紅色等鮮豔的顏色。以前他頭髮很長了都不去理髮,換心後他半個月就去理髮一次,還經常照鏡子,他自稱:有自戀傾向。
三,飲食的改變
換心前他喜歡吃土豆。可換心後他突然對土豆感到厭煩。他喜歡吃魚,還喜歡上了門口小商店裡的零食,商店裡的零食基本上都被他嘗試遍了。照他的說法:他把這輩子沒吃過的零食都吃過了。
四,愛好的改變
楊孟勇原本是儒雅的人,對於運動一點都不感興趣,可換心後,他忽然對足球和拳擊產生了濃厚興趣。只要電視上有拳王爭霸賽,他就雷打不動地看,連飯都不想吃。有一次夜裡看足球,他十分興奮,甚至推醒兒子和妻子一塊兒起來看,這讓他的兒子很好奇:“莫非給你心臟的人是個球迷?”
五,性格的改變
最大的變化也許還是性格上的。在手術剛剛結束時,楊孟勇就感覺到這顆心臟好像與他的身體有排異反應似得,他總感到有一種力量,推動他去發作和宣洩。尤其是在出院後,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
他的脾氣變得暴躁、易怒。妻子李廣萍也沒有想到丈夫會變成這樣,經常是一臉冰霜對她不理不睬。假如她有一句話說得不順耳,楊孟勇就會暴跳如雷,衝她吼,衝她摔東西。李廣萍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為了不惹丈夫生氣,她只能躲開丈夫,吃過早飯就出去,中午回來打理好老楊吃飯又出去。
那時候的楊孟勇,好像心裡塞了一團火藥似得,只要在外面看到什麼不順眼的事,他就大吼一聲衝上去,有一次他遇到一個不講理的賣花人,他差點把人家的花攤子砸了,幸虧李廣萍拉住他。
04
學會改變自己,夫妻二人重新找回失去的感情
面對自己性格脾氣上的改變,楊孟勇也很自責,尤其是看到妻子滿頭白髮,任勞任怨地對他付出,他只好對李廣萍說:“保不準什麼時候,我就會跟你發脾氣,而且很大,你受得了嗎?”
李廣萍說:“你發吧,我承受得了,你千萬別憋在心裡。”
對於丈夫的改變,李廣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丈夫恢復了健康,而且更令人驚喜的是丈夫的外貌變得越來越“年輕”,因為這個,李廣萍不願意與老楊走在一起,怕再被人誤會是娘倆,她覺得已經與老楊“不般配”了。憂的是丈夫性格的改變。她不想再讓丈夫有什麼憋屈,倘若再憋出什麼病來如何是好?兩人幾十年來的婚姻本來就不幸福,為何不學會放手?
有一天他對楊孟勇說:“老楊,我跟你這麼多年,你沒幸福過也沒開心過,我很高興這次透過手術把你救過來了,也希望你在今後的晚年裡,得到你年輕時沒有得到過的那種幸福生活,你重新找個人吧!”
楊孟勇對妻子突然提出離婚一下懵了,自從換心後,他一直沉浸在越來越年輕的喜悅中,並沒有在意妻子的感受,此時看著滿頭白髮的妻子,楊孟勇也開始反思自己的婚姻:如果不是妻子執意要給他換心,上哪裡找這樣的患難之情去?也許這個家庭早就走向破裂!幾十年來他感到婚姻不幸福,原因何在?過去他總是把責任推到妻子身上。現在他開始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了。
他對妻子說:“不管你變得有多老,我都會守在你的身邊,我會為你兒重生!你是我不能失去的親人。”
聽著丈夫的話,李廣萍泣不成聲。
楊孟勇再次改變了。
如果說換心後的楊孟勇,已經不像以前的楊孟勇,連周圍的人都說楊孟勇被供體“附體”了,甚至有人戲稱楊孟勇是“鬼上身”。
楊孟勇也很疑惑。他決定重新找回原來的楊孟勇,做回“自己”。於是從那時候開始,楊孟勇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誡自己:你是楊孟勇,不是別人,楊孟勇的性格是溫和儒雅的,你不能發脾氣、摔東西!他總覺得自己很掙扎,內心好像有兩個人在抗爭似得,他必須得贏。
有一次李廣萍崴了腳,在床上躺了17天,楊孟勇伺候了妻子17天,每當妻子心情煩躁的時候,楊孟勇就拿出笛子,吹上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李廣萍激動地說:“老楊,幾十年了,我真得等到這一點了,我沒看錯人……”
獲得“新生”的楊孟勇更加知道時間的寶貴,充沛的精力讓他開始爭分奪秒地寫作。有時候常常寫到深夜。他寫詩歌,寫小說。他寫出了長篇小說《漁獵筆記》、《活下來再說》,詩集《太陽傳說》等作品。付出就有回報,他加入了作協,作品還多次獲獎,獲得了專家的認可。
毫無疑問,在與內心中的“兩個自己”搏鬥中,他贏了!
但是他心裡一直有個疑惑,為他提供“供體”的究竟是個什麼人?因為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一直困擾他,自從做了心臟移植手術後,以前很少做噩夢的楊孟勇一直被噩夢纏繞:他被人追殺!
05
科學沒有完全解答的謎題:心臟移植的人,是否繼承了供體的性格和記憶?
他經常夢見自己在追捕別人,別人也在追殺他,就在一個荒涼的路口邊上放著很多汽油桶,整整一大片,楊孟勇就躲在那個汽油桶的後面,然後追殺他的那個人就來了,楊孟勇一眨眼就看不見他,隨後,那個人又繞過汽油桶來對付他……
對於自己經常做這種噩夢,楊孟勇感到很奇怪:
這種暴力傾向嚴重的夢,在我從小時候就沒有出現過,因為我是遠離暴力的人,看見有打仗的事我就躲,首先保全自己。第二就是說,自己身材矮小,沒有力量,也不敢去惹事,所以那種體驗在我的夢裡就少,心臟移植後出現的這些夢,所以我就自然想到肯定和心臟有關。
因此,楊孟勇迫切希望得到有關“供體”的更多資訊,想了解他是什麼人。
然而,由於醫院有嚴格的保密制度,他所能得到的資訊是:那是一個26歲腦死亡的小夥子,生前具有“暴力傾向”,除此之外他一概不知!
對於楊孟勇的疑惑,相關專家進行了解讀,認為楊孟勇換心後的種種改變,首先是身體生理機能的恢復,讓幾十年來患有心臟病的楊孟勇,徹底從病痛的折磨中解放出來,因此他對生活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這導致了他性格以及愛好上的改變,至於他所疑惑的被“供體附體”的說法,則毫無根據,因為眾所周知,大腦是人類思維、意識和記憶的器官,心臟是提供血液的,並不是進行思考和意識的器官,因此在移植心臟後,不可能把供體的思維和意識移植過來。至於楊孟勇經常做的噩夢,也許只是一種“心理暗示”,當他對自己的改變懷疑時,就首先懷疑到供體上,但他又得不到供體的詳細資訊,於是心裡就有一種暗示,自己尋找答案。
當然,也有一些專家提出了不同意見。雖然心臟不具備思維和記憶功能,但人體的所有器官都具有“細胞記憶”,當它們被移植到其他人身上時,器官攜帶的記憶就從一個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因此楊孟勇性格以及愛好甚至外貌上的改變,也許就是這種“細胞記憶”的結果。
科學就是這樣,總是在不斷探索中前進。
結語:如今的楊孟勇
如今的楊孟勇已經79歲了,從2000年移植心臟手術,到今天也已經22年時間,他早就超出了心臟移植者平均生存10年的限制,不能不說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現象。
尤為主要的是,在當時,他是中國年齡最大的換心人,這更加了不起。
他的外貌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很多。
在談到自己的改變時,楊孟勇說:
我從少年時的生活經歷,導致了我對生活的態度和心理都越來越扭曲、狹隘,所以我活得不快樂,不幸福,看什麼都是灰暗的、消沉的,扭曲的,才導致了我的心臟最終離我而去,說句心裡話,我對自己的病是負有責任的。但意外的是,一次換心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改變了我的婚姻,我又是幸運的,因為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生活,什麼是陽光和雨露……
他一直記得換心的那一天:2000年1月16日。
並認為這才是他的生日。
楊孟勇的切身經歷,也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心態,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