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也稱正月初四,正月初四是女媧娘娘創世神話的“羊日”。晉人董勳《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月初四日在老皇曆中“佔羊”,也就是所謂的“羊日”,因此在這一天是不能殺羊的,人們常說的“三羊(陽)開泰”就是吉祥的象徵。大年初四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那麼正月初四又有哪些傳統習俗呢?下面和大家聊一聊,正月初四要“扔窮”,1扔,2接,3怕,4吃,尊重老傳統,生活才越過越好!
一扔,要“扔窮”。
大年初四這一天要打掃衛生,撣塵 ,清掃屋子,因為按照老傳統,初一,初二,初三,不能掃地,家裡聚集了許多的瓜皮果殼等等,在初四這一天要清掃乾淨,把這些垃圾堆放到院子的一處,在中國民俗中,稱這一做法叫:“扔窮”。
二接:要接灶王爺,接五路財神。
大年初四這一天是各路天神重返人間的日子。民間有“送神早,接神遲”的說法。送神要趕一大早,越早越好,搶著第1個到天庭說好話;而接各路神仙,一般在午後也不遲。接神的時候要準備供品,包括三牲,水果,酒菜等等,表示誠心誠意,歡迎歸來。
在北方地區,據說:這一天,灶王爺要“查戶口”,家家戶戶都要焚香祭拜,守在家裡,迎接灶王爺光臨。人們迎接灶神,並與接五路財神一起,由灶王爺給五路財神指路,進入接灶人家,迎財接福。
商家們更是為了爭得”利是”,在正月初四子夜搶著“接財神”,因為初五是財神的“誕辰日”,是發財日,從初一到初四,商家都是閉門歇業,一般選擇初五開門營業,所以商家們在初四這一天接“五路財神”,名曰“搶路頭”,“接財神爺”。相信只要財神顯靈,財神爺就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就一定會發財致富,財源滾滾。
每家每戶在初五零時零分接財神時,要把門窗全部開啟,燃放炮竹和煙花,噼裡啪啦,響聲震天,五光十色,笑逐顏開,向財神表示熱烈歡迎。
三怕:怕吃“滾蛋包子”,怕炒“魷魚”。
老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櫃的說官話。” 什麼意思呢?
“官話”就是在大年初四的時候,掌櫃的宴請夥計,吃到最後說的話。席上有酒有菜,最後一道是上“包子”,吃到最後,掌櫃的就會端起酒杯,講起官話,說:“大家一年到頭辛苦了!”說完後就會有“包子”端上來,掌櫃的親自把包子夾到夥計碗裡,誰碗裡有包子,就暗示誰被解僱了,這個人就會在飯後收拾行李告辭,俗稱被“炒魷魚”,被解僱了,所以這頓飯,民間也叫吃“滾蛋包子”。
四吃:吃折籮,吃捲餅
大年初四這一天要吃”折籮”。什麼是折籮?折籮就是“合菜”,就是把這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做成的大雜燴。
《北京土語辭典》中,折籮解釋為:“酒席吃罷,剩下的菜餚,不問種類,全倒在一塊兒……也叫折籮菜。”
過去人們不富裕,勤勤儉節約,剩菜剩飯捨不得舍倒掉,初四的時候,燒成大雜燴,倒也別有風味。現代人生活好了,更不能浪費。
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轉,初四的烙餅卷雞蛋。
大年初四這一天要吃烙餅,一方面是因為烙餅要翻面,翻面就意味著翻身,翻身了,日子就過得越來越好了。另一方面是烙餅和雞蛋都是圓圓的,意味著團團圓圓,捲餅就意味著把錢財和福氣統統捲起來。
捲餅不僅是有雞蛋,也可以是各種蔬菜絲,既好看又好吃,營養也均衡,口感鬆軟又鹹香。
【材料】:麵粉,雞蛋,牛奶,芝麻,小蔥,胡蘿蔔,土豆,椒鹽,辣椒醬。
【做法】:
1,100克麵粉,加入100克牛奶,再加100克水,加少量的椒鹽,和成流線狀的麵糊。
2,把土豆洗乾淨,去皮切成絲,胡蘿蔔洗乾淨,去皮切成絲備用。
3,鍋裡倒油,放入土豆絲和胡蘿蔔絲翻炒,加了一勺蠔油,一勺生抽,一勺味精,翻炒入味後,盛出備用。
4,鍋裡刷上一層油,倒上一大勺麵糊,攤成圓圓的餅狀,再打入一個雞蛋,弄散,刮平,撒上芝麻和蔥花。
5,把雞蛋餅翻個面,刷上辣椒醬,放上胡蘿蔔絲和土豆絲,捲起來即可。
這些傳統都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之所以能夠長遠流傳,都是因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尊重老傳統,越過越好!
今天的文章就給您分享到這裡,最後祝您虎年吉祥,財源滾滾!
感謝閱讀,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點贊,收藏和轉發。
更多有滋有味的家常菜做法,請關注@圍裙媽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