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期間,大家都忙於團聚和拜年,容易飲食過度,在養生健康方面難免會有所疏忽。那麼,在春節期間,我們如何保持養生呢?下面介紹一下關於春節養生的小貼士。
一、飲食
在春節期間,我們容易吃了大量的油膩、辛辣刺激、燒烤類的食品,容易暴飲暴食、大量飲酒,導致與飲食相關的疾病發生或復發,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胃腸疾病等。
因此,我們應清淡飲食,葷素合理搭配,同時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一以免引起肝炎、腸道感染等消化系統疾病。同時,要做好養肝護肝的工作。多吃一些雞肉、魚類、牛奶、豆漿、雞蛋、山藥、蜂蜜、紅棗等,羊肉、狗肉、辣椒等不應吃那麼多,以免引起肝氣過剩而損害脾胃。
此外,要多吃水果蔬菜,春節期間,家裡肯定會有各種各樣水果蔬菜,我們不能單憑自己的喜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比如橘子、梨、杏等,吃多了容易傷脾胃、消化不良。
二、運動
春節會有點冷,很多人忙於拜年,缺乏運動。過節期間,有些人吃喝玩樂都“宅”家裡,玩電腦、看電視、打牌打麻將,一坐就是大半天。為了身體健康,我們還是要多做運動,比如到戶外散散步、耍耍太極、登高、逛公園,但出門不要太早,如果遇到有霧的早上,可改到下午,到小區或者其他空氣好的地方走走,久坐不利於血液迴圈。
如果戶外下雨或其他因素不方便到戶外運動,我們也可以在家鍛鍊。在家身體平躺,下半身抬起緊貼牆壁,注意雙腿和臀部都緊貼牆壁,然後開啟雙腿,保持姿勢一分鐘,然後恢復正常體位。
運動需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切忌過量運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三、作息規律
在春節期間,大家都沉浸在歡樂的團聚氣氛中,容易熬夜、甚至通宵。中醫養生,講究“起居有常”。
如果我們在假期中沒有規律的作息,打亂了人體生物鐘的正常節奏和運轉,會容易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等節日病,嚴重的會導致假期結束後上班時出現乏力疲憊、精神萎靡。
四、疫情頻發,做好防護
在春節期間,大家都會到處拜年,和親朋好友相聚。由於疫情頻發,我們還是儘量避免參與多人聚會。如果確實需要參與,也需要做好自身防護,堅持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風,長清潔,用公筷用餐等,身體健康永遠都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