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家寶寶生下來還有八斤呢!怎麼現在少了二兩?”“醫生,我家寶寶的鼻頭上怎麼全是粉刺一樣的痘痘啊?”……諸如此類的問題往往困擾著年輕的新手爸媽們,有的把問題的矛盾歸咎於自己的餵養,有的把問題的矛盾歸咎於護士的護理,還有的把問題的矛盾歸咎於自己的飲食……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管崢指出,其實有關新生兒的諸多問題中,有很大一部分為正常生理現象,並不是疾病。為了讓年輕父母們能夠了解更多,他特意為大家總結出了新生兒最常見的十大生理現象,希望能夠緩解大家焦慮的心情。
誕生牙是“鬼牙”嗎?
誕生牙是指嬰兒一出生就看見萌出的牙齒,也叫出生牙。迷信的說法認為此牙是“鬼牙”,現代醫學認為誕生牙就是正常乳牙的過早萌出。如果誕生牙是軟軟的,並且很鬆動,則應及時拔除以免隨時脫落而被吸入嬰兒氣道造成危險;如果不鬆動、很穩固,則應該保留,因為該牙為正常乳牙,拔除後就不會再長,以後可能造成乳牙缺失。
“馬牙”是牙齒嗎?
此“馬牙”非真正的牙齒,在醫學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通常在口腔上顎中線兩側或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如果正好位於牙齦上則很像剛長出來的牙齒,故稱“馬牙”。它並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在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無需醫治。
先鋒頭是“腫塊”嗎?
也叫產瘤,表現為剛出生時即可見到嬰兒頭頂部位較大的“腫塊”。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為胎兒順產過程中胎頭受母親產道的擠壓,使得頭顱軟組織內血管滲透性改變和淋巴迴流受阻而引起的頭皮下水腫,壓之凹陷,無波動感,出生後2~3天即消失,該生理現象需與頭顱血腫相鑑別。
為什麼會出現乳腺腫大?
乳腺腫大男女均可發生,生後3-5天出現,如蠶豆至鴿蛋大小,部分甚至還可以分泌乳汁,其產生的原因為母親孕期的孕酮和催乳素經胎盤傳至胎兒,出生後母體雌激素影響中斷所致,多於2-3周消退,不需處理,切勿用力擠壓以防繼發感染。
部分女嬰怎麼會出現假月經或“白帶”?
部分女嬰在出生後5-7天可見陰道流出少量血性液體或“白帶”一樣的黏液,持續1-3天自止,此係母體雌激素在孕期進入胎兒體內,生後突然中斷所致,一般不必處理。
體重怎麼會下降?
新生兒出生後第1周由於哺乳量不足,加之水分喪失、胎脂脫落、胎糞排出等,可出現體重較出生時下降3%-9%的情況,一般在出生後10天內恢復,新手爸媽們不用太過著急。
為什麼會出現黃疸?
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約50%-60%的足月兒和超過80%的早產兒於生後2-5天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2周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此生理現象需與病理性黃疸相鑑別。
為什麼會出現新生兒紅斑?
新生兒紅斑又稱新生兒毒性紅斑,是一種病因不完全明確,發生在出生後2周內,以紅斑、丘疹和膿皰為特徵的短暫性面板病。大多數常見者為紅斑中央見一白點,可自行消退,無需特殊處理。
“粟粒疹”是怎麼回事?
在新生兒的鼻子、額頭以及臉頰等部位會出現很多黃白色、針尖樣的小疹子,這是由於皮脂腺堆積而成的,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後期會自主慢慢消失。
屁股上怎麼會出現“淤青”?
“小寶寶的屁股上怎麼會出現淤青呢?”一些“寶媽”“寶爸”看到這種情況時,嚇了一跳。其實這不是“淤青”,而是發生在新生兒臀部或腰部、背部等部位的青藍色斑,是胚胎髮育過程中黑色素細胞瀦留在真皮中延遲消失,從而形成醫學上所稱的“蒙古斑”。大多數在生後2-3歲消退,如持續不消退就是我們所稱的“胎記”。此青藍色斑需與藍痣、黑色素痣、血管瘤等相鑑別。 劉海霞 丁雲
(揚州日報-揚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