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散到底是仙方還是治病的方子?
“古來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五石散到底是仙方還是治病的方子?若是仙方,那肯定是害了很多求仙的人;若是治病方,同樣害了無數的名士。
何晏用的那個五石散方子,應該不是仙方,因為何晏是魏晉名士。他用的五石散據說出自醫家、東漢名醫張仲景之手,一般認為是五種礦物質的粉末做成的中藥粉劑,本用於治理虛弱。隋朝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載其成分為:
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
何晏可能略微改動了藥方,成為魏晉名士們的威哥。因為藥性發作後會熱冷難耐,需要吃冷食、喝熱酒、洗冷水澡,還需穿寬鬆衣服,且快走以散熱,名之曰“行散”。後世“散步”即源於此。
但是,很多人將魏晉名士用的五石散與同時代的神仙家們用的“五石丹”混到了一起。東晉葛洪《抱朴子》之《金丹篇》記錄了多種丹方,中有一方名曰“九光丹”,其文曰:
“又有九光丹,與九轉異法,大都相似耳。作之法,當以諸藥合火之,以轉五石。五石者,丹砂、雄黃、白礜(yu)、曾青、磁石也。一石輒五轉,而各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色各一兩而器盛之。”
按照抱朴子的說法,九光丹與九轉丹不同,不過有些相似。具體的製作方法是,將丹砂、雄黃、白礜(yu)、曾青、磁石五種礦物質合在一起(到底是分開,還是合一起,沒有說清楚),以火煉之。每一種礦石都得經過五次提煉(五轉),顏色也經過五種變化;五種加起來就有二十五種顏色。然後,二十五種顏色的石頭粉末各一兩裝在各個容器中。
這些藥粉有什麼作用呢?
“欲起死人,未滿三日,取青丹一刀圭,和以水,浴死人之身。又以一刀圭發其口,內之,死人立生。”
翻譯過來就是,如果一個人死了,還在三日之內的話,取青丹一刀圭(計量單位),參些水,沐浴死人的身上。然後,撬開死人的嘴巴,再用一刀圭的青丹粉放其口內,那個人立刻就活過來了。
這個記載文字不甚明白。其中的“青丹”到底是丹砂粉末還是曾青的粉末,搞不清。另外,既然有二十五種粉末,為何只用一種?神仙家就是不說清楚。
但有一點大家應該明白。魏晉名士的五石散與神仙家的五石散(即九光丹)成分是不同的,製作方法與效用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