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說“陽和湯”,方名“陽和”,在《史記》中解釋為:陽和者,春天的暖氣。暖氣溫熱散寒,故此方應屬溫裡劑。
先看處方,熟地30克、鹿角膠9克、白芥子6克、肉桂 甘草各3克、麻黃 姜炭各1.5克,上七味藥,配伍嚴謹,補陰與補陽合用,辛散與滋膩同施,使寒邪得以宣發而不傷正,精血得以補充而不戀邪,具有溫陽補血,散寒通滯之效,猶如自然界中陽光普照,大地回春,寒凝頓消,陰霾四散,萬物茂盛一樣,致使陰疽速愈,故名“陽和湯”。
陽和湯出自清代王洪緒的《外科證治全生集》,為治“陰疽”祖方,因其組方嚴謹,配方精當,受到後世醫家們的重視,沿用治療許多陰證外科疾患。近代根據異病同治的原則,將本方廣泛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科及其他疑難雜症,臨床只要辨證準確,應用得當,常可獲得滿意療效。
本方治療“陰疽諸證”及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漫腫無頭,平塌白陷,皮色不變,痠痛無熱者,屬於中醫外科。啥是陰疽?寒痰之邪凝滯痺阻於肌肉血脈、筋骨關節區域性,因是受寒邪侵襲而無熱證,故皮色不變或灰白色,這就是“陰疽”。寒性屬陰,易傷陽氣,此類人多全身虛寒證候,以患部皮色不變,漫腫無頭,痠痛無熱,舌淡脈細為辨證要點。這類病證相當於現在的皮下脂肪瘤、慢性淋巴腺炎、乳腺小葉增生、淋巴結核、骨結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坐骨神經炎、肌肉深部膿瘍等屬血虛寒凝者。屬於血虛寒盛的慢支、慢支哮喘、婦女痛經等亦可加減應用。
陽和湯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虛則補之”“結者散之”的原則,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方中肉桂、姜炭味辛性熱,既可溫經通脈,又能散寒祛邪,從而解散寒凝以治標,共為君藥;熟地溫補營血,血肉有情的鹿角膠溫腎助陽、填精補髓,強壯筋骨之功尤著,兩藥相伍,補血助陽以治本,同為臣藥。麻黃辛溫調血脈,通腠理;寒凝痰結,以白芥子散寒開結,除皮裡膜外之痰,兩味合用,既能使氣血宣通,又可使熟地、鹿角膠補而不滯,為方中佐藥。生甘草解膿毒而調和諸藥,為使藥。臨床使用時,陽虛寒盛重者酌加入附子以溫陽散寒;寒溼凝滯較甚加細辛以散寒通滯;偏氣虛的加黨參、黃芪以助益氣;疼痛甚加乳香、沒藥對以活血化瘀止痛。
陽和湯所治陰疽諸症,是因患者陽氣不足,營血虧虛,寒邪乘虛入裡,寒痰瘀滯痺阻氣機,只寒無熱,若瘡瘍紅腫熱痛、陰虛有熱或潰破日久者則不宜使用本方。《中國醫學大辭典》說“療陰疽白陷、半陰半陽之證忌用”。
外科陰證治之大法,無出溫補和陽,散寒通滯;或化痰祛溼,祛瘀通絡,使陽回陰消,或陰證轉陽。
王氏主張以“陽和通腠,溫補氣血”為治療陰疽的基本原則。王氏所云,“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氣血兩虛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結也”,“初起之形,闊大平塌,根盤散漫,不腫不痛,色不明亮,此疽中最險之證”,均屬陰疽之重症,治療不可“一概清火以解毒,殊不知毒即寒,解寒而毒自化,清火而毒愈凝”。癰瘍出膿,是機體載毒外出的表現,必須氣血旺盛,臟腑無損,方不致發生變證。陰疽“毒之化必由膿,膿之來必由氣血,氣血之化必由溫也,此可涼乎”,從膿與氣血的關係,進一步說明了陰疽已潰只能溫補厚膿的道理。因此決不能一遇此證,不分陰陽,概以清熱解毒治療。
最後來複盤學習“陽和湯”的體會:
① 本是溫陽藥,大量使用補陰藥,溫補營血之不足,本虛標實同治;
② 是辛散藥與溫通之品相伍,以解散陰寒之凝滯,兩者相輔相成,溫而不燥,散不傷正,使陰破陽振,寒消痰化。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文中素材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