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建網際網路醫院不是應景,而是要用心、用力,探索適合公立性網際網路醫院的發展路徑。
近年來,網際網路醫院被寄予厚望,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不過,就整體而言,網際網路醫院的潛力沒有充分被挖掘。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超過1.3萬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中,建成網際網路醫院的僅約為1700家。國家遠端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健康界研究院聯合釋出的《2021中國網際網路醫院發展報告》顯示,超九成網際網路醫院處於建而不用或淺嘗輒止的“殭屍狀態”。
網際網路時代,在很多行為轉移到線上的情況下,網際網路醫院出現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出臺政策鼓勵探索網際網路+醫療。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造成線下看病難,客觀上推動了網際網路醫院加速發展。目前已建成約1700家網際網路醫院,就是“政策+疫情+市場”推動的結果。然而,上述報告卻顯示,超九成網際網路醫院處於“殭屍狀態”,這無疑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雖說建立網際網路醫院相比線下傳統醫院投入較少,但無論是建立平臺還是維護管理等,也需要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而建而不用或淺嘗輒止,必然造成已建網際網路醫院閒置浪費。這種現象也會打擊其他醫療機構建網際網路醫院的信心。最終受影響的不止是醫療機構,還有患者——部分患者不能享受網際網路+醫療的便利。
可以說,超九成網際網路醫院變“殭屍醫院”,不僅背離政策初心,也背離了醫療機構建網際網路醫院的初心。國辦2018年印發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為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最佳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而實施“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但“殭屍狀態”無法實現這樣的目的。
相信已建網際網路醫院的醫療機構,當初都是為了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提升自身醫療服務能力,緩解線下醫療服務壓力,滿足患者多樣化看病需求。但為何網際網路醫院變“殭屍醫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雖然國家醫保局支援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納入醫保,但在省市醫保統籌區,政策卻未得到有效執行。再如,公立性網際網路醫院醫生服務費普遍定價低,與第三方平臺反差明顯,造成醫生積極性不高。另外,部分市場化網際網路醫院在資本推動下亂象多,也影響患者對網際網路醫院的信任。這都會造成網際網路醫院虧損和閒置。
要解決網際網路醫院“殭屍狀態”,先要精準診斷閒置“病因”,然後“對症下藥”。這方面可參考業內人士和專傢俱體建議。必須指出的是,對公立性網際網路醫院的管理和運營,既要用網際網路思維,也要用“公益+市場”的思維。堅持公益化思維,符合公立性網際網路醫院的屬性;但同時要有市場競爭意識。坦率說,“公益性”是公立網際網路醫院最大競爭力,關鍵要打好這張牌。
簡而言之,啟用“殭屍網際網路醫院”,既要有效扶持公立性網際網路醫院,也要對市場化網際網路醫院加強監管,促進兩者公平競爭、良性競爭。而醫療機構建網際網路醫院不是應景,而是要用心、用力,探索適合公立性網際網路醫院的發展路徑。鑑於網際網路醫院分散且閒置,也不妨考慮建立統一平臺讓醫療機構“開店”。
作者 馮海寧
編輯 官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