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人看病找得最多的是“赤腳醫生”,而且手頭緊時還能賒賬。因此,每個赤腳醫生都會有一個賬本,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賒賬的記錄。透過那些泛黃的賬本,可以看到,隨著藥品種類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的疾病得到更及時更有效的治療,藥費在農民家庭中的開支比重不斷降低,看病賒賬現象逐漸消失。
一兩毛錢也要寫清楚
在譙城區龍揚鎮楊集村前茹村,提起茹金樂,村民都會稱呼他為“茹先生”。不過茹金樂說,自己就是一名“赤腳醫生”。從1998年算起,茹金樂已經幹了20多年的鄉村醫生,2007年之前在家單幹,之後進入村衛生服務站,與其他村醫一起服務村民。
記者看到,茹金樂的賬本是1998年到2007年之間記下的,每頁的上方是村名,左側是村民名字,從左向右依次為村民每次的賒賬記錄,每條賒賬記錄由日期、金額等部分構成,最長的跨度接近十年。
這麼多賒賬記錄,如何保證每筆記錄都是真實有效的呢?茹金樂說,賬本上的內容只是彙總,方便檢視用的,其實每筆賬的背後都有一個“處方箋”。每個“處方箋”至今都儲存著,而且按照日期順序整理存放。
在茹金樂的賬本中,最少的賒賬只有一兩塊錢,最高的有三十多元,不過大多數記錄是幾塊錢。“當時一兩毛錢都不是小數字,都要仔細地記錄。現在,即使是一兩塊錢,可能都不會像過去看得那麼重。”茹金樂說。
茹金樂說,最多的一位村民欠了300多元,是治療鼻炎才花那麼多的。最近他見到一位欠170多元藥費的村民,不過他不準備要了,“大部分都是欠幾塊錢的,錢不多,可能他們自己也已經忘了,沒必要再為這點錢去翻賬本。”
看病花費佔比在減少
茹金樂隨手拿起2000年的一本處方箋,攤在桌子上。處方箋上面寫著“黃連上清片一盒、西瓜霜8片、撲熱息痛10片,計2元錢。”茹金樂說,鄉村醫生看得最多的是頭疼、發熱、感冒、拉肚子等常見病,這張處方就是治療發熱的。
處方箋上的藥名雖然還能看到,但藥品已經多次升級,無論是藥效還是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藥品規格也發生了改變。茹金樂說,如撲熱息痛也叫對乙醯氨基酚,過去是藥片,現在增加了口服液。
不僅如此,藥品種類也增加很多。過去,治療發熱最常用的藥是撲熱息痛,現在有了布洛芬等新藥可以選擇,而且分為顆粒、口服液、混懸液等形式。“針對不同的人群,選擇不同的藥品規格,治療效果會更好。”茹金樂說,現在他的處方箋上,很少再看到過去的藥。
藥品在不斷升級,價格也會隨之上升。對此,茹金樂說,藥品研發需要成本,價格上漲是必然的,但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醫療報銷比例的提高,像發燒感冒等常見病的藥費在家庭開支中的佔比是逐漸下降的,而且治療效果在提高。
“現在群眾看病,基本上沒有賒賬的。”茹金樂說,這與過去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如此,村民看病的積極性提高很多,不再像過去那樣“小病拖,大病扛”,留下健康隱患。
免費體檢健康送上門
記者在龍揚鎮周劉村衛生服務站採訪時看到,龍揚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正在免費為老年人測血糖、量血壓、抽血,村民依次排隊進行健康體檢。在診療室,醫生焦超正在為村民開處方、收費,現場報銷醫藥費。
67歲的村民焦生文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患有高血壓,這次來服務站看病一共花了24.28元,高血壓藥17.28元,報銷後自付費用只有1.06元,其中70%按貧困戶政策標準報銷,剩餘費用再按照“180”健康脫貧政策報銷。
焦超說,即使是非貧困戶,在村衛生服務站,也能報銷一半以上。“剛進入村衛生服務站時,我的工作就是看病和報銷,我記得當時的報銷比例只有30%左右,後來逐漸提高,從40%到50%,再到現在的55%,群眾負擔越來越輕。”茹金樂回憶說。
看著剛剛打出的《亳州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補償結算單》,茹金樂感慨地說,從看病完全自費到現在醫保報銷,體現了國家對醫療的重視和投入,才使得人均壽命不斷增加,居民身體素質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