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的統計資料顯示,華為目前在全球5G通訊裝置市場佔據的份額已經接近30%,領先於三星等知名品牌,拿下了全球第一。
這個資料令人震驚,要知道,美國已經連續三年打壓華為,但是華為依然可以屹立不倒,甚至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
華為的韌性和它強大的創新力為世界震撼,它也成為中國的知名品牌,一路領先通訊裝置的發展。華為迅猛勢頭的背後,離不開它的掌舵者——任正非。
任正非的今天,離不開他母親的悉心培養和全力支援,更離不開母親對他的言傳身教。在創業道路上,任正非無數次都會感到難過、無助,但是每每想起母親,他總會再次站起來。
對於任正非來說,如果沒有母親,那麼就不會有如今的華為和自己。
每每提起母親,即便已經年逾古稀,任正非還會像是一個孩子一樣。在他的辦公室裡,有一個大白搪瓷杯子,那是母親給他的。
搪瓷杯子看起來有些年頭了,甚至有兩個地方還掉了瓷,但是任正非仍然將其視為珍寶,若有人看上兩眼,他甚至會炫耀一般地把杯子拿近了,說:“媽媽給的。”
一、平凡的家庭,偉大的愛
任正非的母親名為程遠昭,高中畢業,在那個年代,程遠昭可以拿著這個文憑出去找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但是程遠昭卻安於在家鄉當一個教師,這個選擇也是受到任正非父親的影響。
任正非的父親任木生雖然出生優渥,而且自己也是大學畢業,但是他卻一頭扎進貴州少數民族山區,籌建了一所中學。
在此期間,二人相遇、相愛並結為夫妻。
愛情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像是童話故事一樣美好,程遠昭選擇了任木生,她就已經做好面對未來一切風雨的打算。
任木生作為鄉村教育家,兢兢業業,教匯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他的學生有不少已經出人頭地,走出山區。但是他自己卻在大山裡呆了幾十年,程遠昭也陪著丈夫在貧困山區和孩子們、和教育事業相伴幾十年。
1944年,這對夫妻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任正非。之後,又陸陸續續生了六個孩子,龐大的家庭、清貧的父母、複雜的生活環境和現實,構成了任正非的童年。
程遠昭是一個十分偉大的妻子、母親和老師。在任正非的童年記憶裡,身材、學識、年齡都要遠遠小於父親的母親,卻成為了家庭的頂樑柱、擋風牆。
那時候,任家很窮。尤其是在任正非的少年時代,家裡收入微薄,七個孩子每個人的花銷又很大,一家九口生活十分困苦。
程遠昭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僅每日上課教書,還要照顧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她放下粉筆,就要和煤球相伴,每日周旋在做飯、買菜、洗衣服之間。在這樣的情況下,程遠昭依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成為了一名高階教師。
當成為母親之後,一個人可以變得十分柔軟,為每一聲嬰孩的哭泣而情緒起伏;也可以變得十分強大,足以抵擋千難萬險。
程遠昭以母親的身份屹立在任正非的記憶之中,只是那段時日箇中艱辛,唯有她一個人知道。
在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裡,程遠昭用自己薄弱的臂膀撐起任正非安穩的童年和少年,用自己偉大的母愛,浸潤每一個孩子的內心。
即便條件再艱難,她也不曾放棄過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寧肯借錢也要讓所有孩子都讀書學習。
在那個年代,物資緊張。一個雙教師家庭,想要養活七個孩子,程遠昭承受的壓力十分沉重。
任正非兄妹七人每個學期每個人都要交學費,一個人就要交上兩三塊錢。程遠昭每到月底,都會到處找人借錢,度過饑荒。有的時候,一連走上好幾家也借不到,還要被人甩臉子。
頂著貧窮和疾苦,程遠昭一步一個腳印,把七個孩子拉扯長大,一個也沒有放棄。
二、母親的生存哲學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母親的言傳身教,帶給任正非巨大的影響。
任家老兩口常常說:“面子是給狗吃的。”
這句話最早就是從程遠昭嘴裡說出來的,即便兩個人都算得上知識分子,這句俗話依然被二位奉為真理。
不為面子而活,忠信敦厚才是做人的品質。任正非也一直貫徹這句話的真諦,並把這句話演化為“活下來”這句華為的總體戰略,如今也一點點進化為“有質量地活下來”。
任正非也從來不以自己出生貧困為恥,華為有一年捐獻了2500萬元的基金,公司內部對基金名字爭議很大。任正非親自為其取名為寒門學子基金,但是不少員工都覺得不要叫寒門比較好,最好叫什麼優秀學子之類的。
任正非卻非常堅定,在他看來貧寒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出身高貴與否不能夠成為一個人誇耀的資本。
他自己就是出生寒門。
高中三年,任正非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吃一個白麵饅頭。而當時他甚至因為飢餓,無心學習,以致於學習成績直線下滑。
家裡人吃得最多的竟然是山上的紅刺果、蕨菜根和美人蕉,就算一吃就會拉肚子,也比餓肚子要好受。
在高三的時候,學習太累,任正非餓得實在是受不了,他偷偷跑去用米糠和著一點點菜烙餅吃。他不敢動那些糧食,生怕自己吃了,就會有一兩個弟妹因為飢餓而不能活下去。
父母見到了,心疼極了,程遠昭後來每天早上給他做一個小小的玉米餅吃。
若是沒有這段困難的時光,沒有程遠昭指導任正非看見光明、努力堅持,也不會有如今的華為。
程遠昭教給任正非,即便再困難,也不要放棄未來和希望。
這種來自母親的教育,是最深刻的、最本質的,也是最能影響到孩子的。任正非就這樣在父母的教育下一步步成長為如今的華為掌舵者。
在任正非主持華為工作之後,他對員工的要求主要是敬業、責任心和使命感。除此之外,對員工大多都是極其寬鬆的,他是一個寬容的人,這一點在華為上下都是公認的,即便是辭職的員工,也無不承認這一點。
而這種寬容,就是眼見著曾經父母的生活疾苦,卻仍舊樂觀生活所形成的。
對於任正非來說,母親的生存哲學太多了,但凡碰見些過不去的坎,他總會想到母親,想到程遠昭的那些做法和教育,似乎就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自己經常會感慨,父母的教育是多麼得重要。好比不自私,“我的不自私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華為今天這麼成功,與我不自私有一點關係。”
這種不自私,是程遠昭即便揹負了最多的家務活,也不肯多吃一口;父親即便最年長,也不肯多要家裡的一粒米;是兄弟姐妹幾個人即便再餓,也不肯偷偷多吃一口糧食。
即便是任正非後來多得的那一口小玉米餅,也是母親從每日自己的糧食裡分出來的,沒有因為大兒子飢餓,而讓其他孩子吃不飽飯。
程遠昭教給任正非,如何真正地活下去。
如今,許多母親會給孩子講許多大道理。但是真正能夠深入孩子內心的,是母親的一言一行,是母親在平常生活、家庭中的所作所為。
程遠昭的身上既有一個母親的愛,也有屬於一個母親的擔當。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以身作則,塑造一個真正值得學習的榜樣。
三、一生難以遺忘的痛
任正非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
程遠昭為了讓他能夠有被子蓋,自己去撿了畢業學生不要的破被單,熬夜縫補成一條幹淨整潔的被子。那條被子伴隨著任正非度過了他的大學時代,伴著他度過每一個奮鬥的日子。
從山區走出來的大學生,到華為公司的董事長,任正非跌倒又爬起了無數次,他的生活愈發忙碌,能夠擠出來陪伴母親的日子也越來越少。
他每一次回家,幾乎就是拿個行李就走,凳子都沒坐熱,人已經不在屋子裡了。每一次,母親都會提前做好他最喜歡的菜,但是每一次任正非只能回饋給母親一次失望的結局。
在20世紀末的最後一天,任正非終於能夠想要去看母親,卻在這一天迎來他人生中最痛苦、最絕望的時候。他遠在伊朗,卻已經計劃好要帶著母親去海南,拋下一切公務,好好陪陪她。
在這一天的早上,程遠昭只是普通地去市場買了菜,她還不知道兒子的計劃。
提著兩袋菜,走出市場,程遠昭就被迎面而來的汽車撞成重傷。她的身上只有幾十元錢,也沒有證件。
救護車把程遠昭拉入醫院的時候,將其登記為了無名氏。
直到中午,任正非的妹妹發現母親遲遲未歸,四處尋找之下,才知道母親已經遭遇了車禍。
這時候滿腔欣喜的任正非接到了噩耗,伊朗的訊號很差,他只知道母親重傷搶救,其他的一概不知。
從伊朗飛回昆明,無論交通手段多麼發達,這段路途都太過折磨、遙遠,直到深夜,任正非才到達昆明。
到了昆明,他才知道母親已經不行了。
到達醫院的那一刻,任正非見到母親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在他記憶裡,這是母親最安穩、最平和的一刻。
程遠昭一直為了家裡人操勞著,一直不肯休息,直到生命終止,她才能夠享受到安寧。
任正非悲痛欲絕,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多麼沉痛而悲傷的事情。
他想起遠在伊朗的時候,每一次給母親打電話,程遠昭都會嘮叨一大堆,擔心他的身體、擔心他的事業。這些嘮叨讓任正非有些不耐煩,一想到伊朗的訊號和母親不休止的嘮叨,他就歇了打電話的心思。
這一刻,任正非如此後悔,自己怎麼就沒有多給母親打一個電話呢。
在母親出去的那個早晨,他甚至就想要告訴程遠昭,自己很快就要回來了。說不定打了電話,母親就會因為遲一些出去,出不了車禍。
可是這一切的後悔,都已經為時已晚。
我們許多人都因會因為其他人、其他事,而忽略了父母,在真正能夠陪伴父母左右的時候,卻做不到。哪怕只是陪著父母吃個飯、陪著父母說說話,都彷彿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一分鐘都抽不開時間。
在華為5G飛速發展的現在,通訊手段日益進步。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見見父母,也有許多人連每天和父母通個電話都很難做到。
等到無法陪伴的時候再去懊悔,已經於事無補了。
四、媽媽隱瞞的積蓄
母親的離世帶給任正非很大的打擊。在四年前,父親就因為身體衰竭去世了。如今,母親也無法陪伴在他的身邊。
任正非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孩子,在他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地方完完全全地離自己而去了。
在料理好母親後事之後,任正非的妹妹告訴他:母親在去世前兩個月曾經說過,自己存了十萬元,以後留著救哥哥,哥哥總不會永遠都好的。
任正非悲痛欲絕,他徹底封閉了自己,閉關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裡,他想到了許多,從自己的創業到未來,從母親到孩子。
所有的一切拼湊起來他的人生。
任正非看見自己現在價值上千上萬的正裝,就會想到大學的時候,母親看見他夏天仍然穿著厚厚的外套,省吃儉用為他做出來的那兩件襯衣。
母親的愛就如同那件襯衣,樸素而又實用,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將任正非密密麻麻地包裹住。
1982年,任正非毅然決然離開部隊選擇創業,他的這個選擇遭到全家人的反對,甚至就連女兒都在用責備的眼神看他。
但是在創業失敗,被人騙走全部身家的時候,依然是母親程遠昭把兒子接了回去。用溫暖而又包容的母愛,帶給他新的力量。
任正非想,那個時候大家住在十幾平方米的小房子裡,大家每天吃便宜的死魚死蝦,晚上買人家賣不掉的便宜菜。生活安穩但也快樂,他每天都和母親有說不完的話,母親頭痛一下,他都要擔心好久。
後來,公司越來越好,他和母親卻也越來越遠了。
母親得了糖尿病,任正非甚至需要鄰居來告訴他。他無暇顧及父母的生活,還要父母每日操心他。
程遠昭每日從各種新聞報道上裁剪出來屬於華為的訊息,她不知道什麼是真的什麼又是假的,也不懂企業發展。
只看著那些報紙上說華為負債、華為怎麼怎麼不好,又聽見許多添油加醋的話,心裡就會難受。
或許也是從自己被騙的那個時候開始,母親擔心自己會破產,從每日的生活中一點點地攢下了這麼一大筆錢。
妹妹還跟任正非說:“你看哥哥的公司全是負債。”
這十萬元,是程遠昭每日吃爛菜、剩飯裡面省下來的,就像是任正非少年飢餓的記憶裡,母親每日做的小玉米餅,是留給任正非吃不起飯填飽肚子用的。
2011年,任正非就以十一億美元的身家首次進入福布斯富豪榜。母親的十萬元與這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但是母親的愛卻是無價的,程遠昭隱瞞下來的積蓄,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最深沉而又熾熱的愛。
五、磨好豆腐給媽媽吃
這一個月的閉關,任正非想了許多,也得到了許多。
他無數次在夢裡看到了母親的身影,依然那麼祥和、小小的臂膀承擔起所有的家人。
“逝者已逝,活者前行。”
對於任正非來說,在今後的日子裡更要努力發展自己,做最棒的程遠昭的兒子。這雖然無法彌補自己的遺憾和悲傷,但是希望能夠讓母親感到欣慰。
恍惚間,他甚至聽見母親在說:“回到做人做事的源頭,要在內心建立起一個強大屹立不倒的自己!拿出與眾不同的產品。”
這也成為華為不斷前行,不斷髮展的戰略。
2013年,任正非和王育琨喝茶的時候說:“做企業就是磨好豆腐給媽媽吃。”
這是任正非自己的信仰,也已經在演變為華為的信仰,“磨好豆腐給媽媽吃”漸漸延伸成“為人類創造價值”。
任正非繼承了母親不自私的品格,繼承了母親教育家的無私。在他做生意、做企業的道路上,“認真磨豆腐”成為了唯一的成功學。
如今,華為成為全球知名品牌,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而任正非也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他帶領華為創新科技,打造獨一無二的華為製造。
程遠昭的處世哲學在任正非前行的每一步裡,都有所體現,甚至被他代代傳承。他的女兒孟晚舟也成為一名令人敬佩的人。
這是屬於程遠昭的偉大成就,不僅僅是作為一名母親、一位奶奶,更是作為一名教育家,她教匯出了兩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