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印度集結重兵對巴基斯坦不宣而戰,短短几天就打到了其首都附近,在這危急時刻,在巴基斯坦的求援下,我國又做了什麼?
1965年8月,印度在存在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集結了足足6個師的兵力,隨後更是不斷挑起戰事,面對來勢洶洶的印軍,巴基斯坦軍方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立刻召開會議,就是否要進行反擊進行商討,隨後眼看印軍沒有停手跡象,巴方無奈只能決定實施反攻,行動代號大滿貫,同時前線部隊也開始動員兵力,增派火力設定炮兵陣地,決定在9月1日正式進行反攻。
在凌晨時早已準備好的巴方炮兵,向印度駐紮查爾布和馬拉達的印軍進行了一番炮擊,隨後在坦克的參與下,巴軍開始對駐守的印軍發動強攻,雙方在進行了一番坦克大戰後,損失都極為嚴重,但由於此時印軍將兵力集結在他處,再加上巴軍準備許久,因此印軍的抵抗很快就被瓦解,查木布的局勢十分嚴峻,印度雖然從近處不斷調集兵力,但在巴方不顧傷亡的強攻下,依然還是節節敗退。
這個訊息傳回到印度後,引起了全國的震動,很多高層都決定要進行大規模進攻,而後一個大膽的計劃也隨之出爐,那就是直接進攻巴基斯坦的本土,這一定會打巴基斯坦一個措手不及,而印軍在接到命令後,也立即發動戰爭動員令,將3個步兵師秘密調往印巴邊境,準備對其重點城市發動進攻,同時安排坦克旅進行準備,在必要時刻為前線部隊提供支援,而此時巴方對此一無所知。
而隨著印度的大規模進攻,固守邊境的那一點點巴軍根本無力抵抗,由於缺乏必要的陣地,戰線很快就被拉到了亞克爾運河邊,這裡距離巴基斯坦重要城市拉合爾極進,戰略地位極其嚴重,此時的巴軍已經退無可退,只能拼著巨大傷亡,強行將戰線穩定在了此處,但巴軍的實力相較於印軍來說,差距十分巨大,而且由於之前的戰事,兵力大多都被調往爭議地區,此時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回撥。
因此國家的形勢極其危機,巴軍此時唯一的優勢就是空軍,因為其戰機是從美國購買,相較於印度很是先進,而且本土優勢讓他可以使用雷達很工具進行精確制導,而事實也正如巴方所想,隨著空軍的加入,印軍不僅損失嚴重,就連其最近的機場都很快被摧毀,印度空軍雖然在隨後也起飛還擊,但卻被巴空軍連連擊毀,最後甚至都不敢再次飛上天空,此時的戰爭形勢也被扭轉,巴軍重新掌握了主動權。
但怎奈印度軍隊極多,這一些損失並不能讓他們放棄,很快就再次調動幾個師,兵分兩路對巴基斯坦發動了進攻,這給了巴基斯坦極大的壓力,因此開始向國際上進行求援,但由於這次交戰雙方是印巴,在當時都與美國關係較好,因此美方在一番商討後,決定保持中立狀態,同時暫停對算個當提供軍火,這給了巴方巨大打擊,因為在當時,美國為了拉攏巴方對抗蘇聯,不僅給予了巨大的支援,還簽署了《巴美共同防禦援助協議》。
當時美方還稱其為美國在亞洲最親近的盟友,為此還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這也是巴方那些先進戰機的由來,當時的英國也對巴基斯坦進行軍售,使其實力一時間極為強大,但隨著中蘇關係惡化,蘇聯為了鉗制中國,在中印戰爭時大力支援印度,導致原本處於中立的印方倒向了蘇聯,這對冷戰局勢極其不利,美國為拉回印度,也對其進行支援,力度甚至超過了對巴基斯坦的支援。
這在當時引得巴方的巨大不滿,因為自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先同屬一個國家,但其實早已矛盾重重,最大的問題就是宗教和民族,當時還在英國殖民下的印度,本身的構成就極為複雜,索性當時有獨立的目標,所以暫且還能壓制,而這共存的狀態極不穩定,大大小小的宗教之間的血拼經常發生,這對印度來說十分的不利,但對英國殖民者來說,確實一件極好的事,因為這樣雙方都會拉攏自己。
而在一開始,印度的穆斯林教派佔據上風,這不是英國人追求的平衡,因此在統治時,不斷地對其進行打壓,而對印度教的教徒,卻一再拉攏,甚至將一部分的權力都交給了對方,而事實證明這樣極為有效,在當初印度大起義時,處於劣勢的殖民者,硬生生靠著這個矛盾,將無數印度人鎮壓,嚐到甜頭的殖民者隨後更是一手策劃起了宗教分治,而此時起義失敗的仇恨也讓印度內部徹底離心。
因此在後來的印度喊出一個民族的口號時,穆斯林聯盟進行了嚴厲的反對,堅決不與印度教劃分在同一個民族之下,隨後更是為了一勞永逸,將以宗教為界限的分裂提上了日程,而在二戰結束後,世界都在反對殖民,印度內部給不斷產生集會,在甘地的引導下,透過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分化了英國殖民者手中的權力,而後更是尋求美國的支援,英國在一番努力無果後,最後只能決定退出印度。
而在英國走之前,印度內部的分裂聲音也越來越大,印度高層甚至不惜為此大打出手,而當時佔據優勢的印度教為了鎮壓要求分裂的穆斯林,因此引發了大規模的衝突,在這期間有5000多人因此死亡,經此一事雙方已經再無和解可能,而隨後英國也派蒙巴頓來處理此時,最後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而兩國如何分割這麼重大的事,卻被英國隨意的劃分,導致最後的劃分極不科學。
而後更是宣佈,克什米爾等地區歸屬印度土邦王公所有,可以在英國離開後,自由選擇加入任何一方,但絕對不允許獨立,這就給當地留下了極不穩定的因素,而後印巴在相繼建國後,立刻就開始搶奪這些土邦地區的歸屬,而克什米爾地區更是爆發了劇烈的衝突,但當時印度繼承了原先英國的大部分實力,而巴基斯坦則十分的貧窮,根本無力抵抗,因此多次向聯合國控訴印度的侵略行為,同時請求英國的援助。
更是提出了讓英國繼續在巴基斯坦設立總督位置,而英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堅決不允許巴基斯坦就這樣被吞併,因此拉上美國一起調停,而得到支援的巴基斯坦也與印度打的有來有回,最後雙方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在英國的推動下,印巴兩國在聯合國簽訂了《卡拉奇協定》,正式宣佈停火,而存在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則劃定停火線,至於最後的處理則交由當地人民進行公投。
雙方雖然停火,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因此在停火線還會時不時地爆發衝突,在1959年時中印關係惡化,依靠美國支援的巴基斯坦想要以支援印度,換取印方在克什米爾地區讓步,但此時印巴雙方已經不可能和解,所以印度嚴詞拒絕,巴方於是立刻掉頭,向中國解決邊境爭端問題,而在當時美國與中國矛盾重重,巴基斯坦在進行邊境問題談判時,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僵持,但隨著1962年中印邊境作戰,在巴基斯坦眼中極為強大的印度,在我國手中確實那麼不堪一擊,這給了巴方巨大的衝擊,也讓其決定要採取和平的方式劃界,這讓當時將巴基斯坦視為囊中物的印度十分難受。
隨後英美更是向巴基斯坦施壓,但這並沒有改變巴方的決心,在1963年時,雙方本著“互諒、互讓、和平友好”的原則,完美的解決邊境問題,中國和巴基斯坦至此邁出友誼的第一步,印度在一番努力無果後,攝於我國的強大實力只能偃旗息鼓,這給了當時還在做大國夢的印度沉重打擊,因此在隨後的克什米爾地區更是寸步不讓,雙方的衝突更加的劇烈,甚至直接使用火炮進行對轟。
雖然最後還是在英國的調停下停火,但印度依然還是嘴硬,在明明自身傷亡更加慘重的情況下,依然恬不知恥的宣稱克什米爾是印度的一部分,這再次使得巴基斯坦暴怒,爭議地區更是有大批武裝分子,對印度控制的地區進行攻擊,雖然很快就被印軍擊敗,但也讓局勢更加的緊張,印度更是以此為藉口,派兵越過停火線,戰火直接燃到了巴基斯坦的境內,隨後在巴方的反擊下,再次爆發了大戰。
這也是第二次印巴戰役,但此時的國際形勢已經突變,巴基斯坦之前靠攏中國的行為,讓美國感到了危機,因此在支援巴基斯坦上,本身就極為的猶豫,如今為了拉攏印度,更是決定在這次衝突中保持中立,無視巴基斯坦處於的不利地位,而在巴方拿出當年簽訂的同盟協議質問時,美國更是稱協議只會在社會主義國家進攻巴方時生效,而印度作為資本主義國家,因此並不在此行列。
而巴方所面臨的困境遠不止於此,美國作為西方國家的領頭羊,在其明確表態後,很多西方國家不僅停止了對巴基斯坦的軍售,還在印巴問題上閉口不言,但印度還有蘇聯的支援,因此雖然在戰鬥上傷亡較重,但依然有實力繼續進攻,反而是巴基斯坦舉步維艱,只能在國際上不斷尋求支援,但此時印度有美蘇的支援,因此在當時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選擇了對此事閉口不談。
此時巴基斯坦高層都很絕望,覺得自己國家已經被孤立,而此時戰況緊急,巴方只能不斷地尋找破局之法,但哪怕拉合爾這麼重要的地方將要淪陷時,英國也只是不痛不癢的出來批評了一番印度的侵略行為,在被印方回懟後,便再也不發一言,巴方對西方徹底的失望了,只能試探性地向中國求援,畢竟在當時中印矛盾巨大,而自己有與中國關係較為友好,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支援。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中國政府在收到求援後,對其很是重視,立刻在國際上為其發聲,在譴責印軍侵略行為的同時,也表明了中國會在支援巴基斯坦進行反侵略的正義鬥爭,希望雙方在解決爭議問題時,重視克什米爾地區人民的意志,而後更是勸說其他國家不要參與此事,而隨著中國的表態,很多國家也改變了立場,開始在國際上聲援起了巴基斯塔,希望聯合國可以出手結局問題。
但這些都需要時間,巴方一直在請求中國出兵救援,為此還多次派官員前來中國,而我國也深刻地感覺到戰爭形勢的嚴峻,決定儘快採取必要的支援行動,但巴方所說的直接出兵基本上是不可能,畢竟我國不僅沒有合適的理由,也不想使國際局勢更加的惡化,因此在一開始時,支援了很多的坦克和高炮,還派出專業的人員對巴軍進行培訓,而在當時我國本身並不富裕,這些武器很多都是我軍的現役裝備。
我國此舉讓巴基斯坦高層大為感動,他們沒想到中國會如此誠心地幫他,而這些武器在當時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得印軍只能不斷地加大投入,才能維持之前的戰鬥,而我國為了儘早逼迫印度放棄,還像印度大使遞交了宣告,要求其儘快拆除在中錫邊境所設立的非法陣地,同時停止一切軍事行動,送回被扣押的中國邊民,同時其攫取的所有財富都要及時送回,同時保證不在做出類似的事件。
我軍為了督促對方儘快實行,也採取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將一部分軍隊開赴邊境,這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印度高層在知道後,也感到十分的恐懼,深怕中國如同幾年前一般,再次打過來,因此一方面讓讓邊境越線的部隊撤離,一方面開始不斷地調兵防止中國進攻,這直接導致印度的兵力出現不足,再也無力對巴基斯坦進行強攻,戰局也變得穩定了不少,而最重要的是破滅了印度雙線作戰的可能。
因為當時巴基斯坦的東部只有少量的守軍,印度如果在前線久攻不下,必然會另闢蹊徑,再次開闢一個戰場,而東線就是開闢戰場最好的地方,到時候巴方根本沒有能力抵抗,估計很快就會徹底亡國,而此時在我國的壓力下,巴方徹底後顧無憂,將所有的實力都用在了戰場之上,而國際上美蘇等國,也因為我方的動作感到震動,他們本就一直在擔心中國是否會參戰,同時也對我國的警告十分的重視。
一些資深軍事專家在研究後,也對當前局勢感到擔憂,認為這次如果中國參戰,必然會導致戰局擴大,印度會再次像之前那般,失去自信心陷入混亂,而後蘇聯如果也要插手,最後美國必然無法置身事外,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而印度在調兵後也還是不安心,上次的失敗還歷歷在目,與自己關係友好的蘇聯也不靠譜,畢竟上次就沒有對自己進行支援,只能再次去抱美國的大腿。
希望其可以發表宣告,表示自己會在必要時進行援助,以震懾中國的軍事行動,但美國此時已經變了想法,因此在接到求助時,一改之前支援的態勢,反而開始勸說印度接受聯合國的調停,這也讓印度高層覺得,連美國都要尊重中國的立場,因此心中更是慌張,而此時我國也已經奪回邊境被侵佔的地方,印軍為了軍事要塞不落入我軍手中,不惜將其毀掉,而因為對方還沒有做出反應,我軍還在不斷地逼近。
印度此時再次失去了信心,同時由於印軍的分散,巴方漸漸穩定了局勢,我國隨後更是要求聯合國儘快採取行動,使得美蘇不得不為停火出力,最後美國也加大了對印度的勸告,蘇聯也開始為停火斡旋,巴基斯坦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國家的支援,而當時巴基斯坦的忠實盟友印尼,也派處軍事代表團前往我國進行協商,隨後宣佈對巴空軍提供援助,而這援助就有我國當時最先進的戰機,還有相關的空軍作戰裝備。
也會派遣專家對巴方進行人員培訓,當然這些東西其實都是我國的支援,與印尼的協議只是為了不過度的刺激美蘇及印度,畢竟我國的訴求的就是停火,而不是掀起大戰,因此必要的緩衝還是要做的,而印度在失去兵力的優勢後,面對巴基斯坦的高質量軍隊再也難以抵擋,巴空軍在徹底奪取制空權後,還對地面部隊進行了有效的支援,印軍在付出慘重的傷亡後,再也沒有能力強攻。
而不甘心的印度還派出早已準備好的坦克旅參戰,而此時得到我國支援的巴基斯坦,也緊急調遣坦克前去交戰,但由於印軍在戰術以及坦克的先進性佔據優勢,巴方的坦克部隊吃了大大虧,本就數量不足的坦克損失嚴重,而印軍傷亡卻極小,因此在短暫的休養後,再次傾巢而出,巴方看到後也只能將剩下的坦克再次頂了上去,但其實不管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著巨大的劣勢。
巴基斯坦難道是想讓自己的部隊去送死嗎?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這次本來就沒有將坦克作為主力,隨著雙方展開戰鬥,巴空軍再次出動,印度空軍雖然也進行阻攔,但很快就再次被擊敗,而此時早有準備的巴空軍攜帶著大量反坦克炮彈,對印軍開始了狂轟濫炸,很多的坦克履帶被炸斷,在地上動彈不得,而後驚慌失措的印軍在發現無法反擊後,紛紛開始四處逃竄躲避火力,但再跑得快也跑不過飛機。
最後數百輛坦克被炸燬,失去指揮的部隊也陷入了癱瘓,而巴方的坦克師此時卻越戰越勇,不斷地對印方的坦克進行追擊,這場戰鬥一直持續到了夜幕降臨,而此時印軍已經逃得差不多,戰鬥也宣告結束,而印軍在這次戰鬥後,也再也沒有發動過進攻,雙方沿亞克爾運河形成對峙,而在其他地區的巴軍則依靠著優勢,不斷地推進著戰線,佔領了印度約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讓印度再次陷入了惶恐之中。
當年那些叫囂著戰鬥的高層也紛紛閉嘴,開始在心中想著如何停戰,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要回被佔領的國土,而後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雖然不甘心,但也不願意再次失敗,因此宣佈前線停火,而後在蘇聯的斡旋下,印巴同意了將軍隊撤回到戰爭開始前的地方,印度此時在拿回自己的領土後,再也不敢如之前一般大放厥詞,乖乖的恢復軍事去了,而巴基斯坦也因為我國的這次幫助,認清了誰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
而後更是與我國在邊境修建公路,讓雙方的往來更加方便,而印度在經歷了連續的兩次敗仗後,也認識到了自己的戰鬥力嚴重不足,而後在全球範圍內,開始大量購買先進武器,以提升自己的軍隊實力,但這種瘋狂的購買也使得印軍的武器五花八門,甚至出現了一個部隊中有好幾種槍的情況,但印度方面卻絲毫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被打怕了,需要用先進的武器來增加自身的安全感。
而巴基斯坦人也一直沒有忘記我國的幫助,在我國受到美國製裁時,其在國際上也多次為我國發聲,當時美國為了安撫巴基斯坦,甚至不惜允諾,如果其放棄支援中國,美方願意為此提供相應的經濟和軍事援助,但巴方抵制住了誘惑,不僅在聯合國表決時第一個出聲反對,還積極的遊說中立國家,給美國的行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而事後巴基斯坦也被其惡意報復,但巴方也並沒有因此改變立場。
如今的中巴友誼依然堅挺,在雙方長達600公里的邊境線上,僅有幾十名邊防戰士,雖然如今我國越來越強大,但還是平等的對待這些朋友,而在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後,巴基斯坦也迅速響應,我國為此還幫其修建了瓜達爾港,這也成為了兩國友好的見證。今天的故事就講到了這裡,如果有看客喜歡的話,可以順便點一點關注,大家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評論,在評論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