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艾國潮】分享“守正創新”的新艾灸:引入熱科技,以體溫健康管理為核心,助力大家復甦低體溫,溫通寒溼淤,讓艾復能健康!
千餘年來,“藥王膏肓灸法”既是中醫起沉痾去痼疾,治病、防病、養生的大法之一,更是中醫重量級的成熟特色外治方法。”概因其取穴存在技巧難度,臨床使用者日漸減少,故頗有推廣傳承的必要。
[膏肓灸學術基礎]
孫思邈40歲後,在長期遍訪名醫,反覆親身體驗比較研究的基礎上,最終選定了以艾灸作為自己的健康長壽日常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長期身體力行地摸索總結,獨創發明了膏肓灸法,堅持不輟,最終樹立了強身健體享壽百年的艾灸範例,而且將膏肓灸法經驗毫無保留地推薦給同行。
膏肓灸的創新並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孫思邈長期對中醫藥深邃的學習思考,特別是受益於其親力親為的豐富體驗和臨床實踐。在其鉅著《千金方》中,對針灸就有系統而深刻的親身實踐和豐富總結,可見一斑。孫思邈集前人醫藥經驗之大成,同時還遍訪當代名醫高人的體驗總結,形成內容十分豐富的針灸驗方900餘首,同時還有關於針灸理論與方法的系統論述,頗多創新。
孫思邈在針灸方面的系統貢獻,被後人稱為繼《內經》和《甲乙經》之後的第三個里程碑,明清以下迄今難以被超越。可見孫思邈對於艾灸的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包括對膏肓灸的獨立發明自成一法等,彪炳史冊,堪稱灸聖。
藥王膏肓灸法“奠基於秦、漢《黃帝內經》的基礎理論;繼承於魏晉發展出的化膿瘢痕灸;崛起於唐孫思邈《千金方》中明確“膏肓無所不治”;盛極於宋代的廣泛臨床應用;至南宋莊綽以《灸膏肓腧穴法》集宋以前膏肓灸之大成,涵蓋揣穴方法、灸療壯數、灸後補養等內容,撰成專著,開創了單穴成書的先河,也標誌了“膏肓灸”的日臻成熟。明、清以下也有各個醫家及醫著的闡發應用。膏肓灸這種根脈源流清晰,而且無斷代的系統化傳承闡發,細如髮絲的匠心獨運脈絡,充分展現出巨大的臨床價值和生命力,足見其守正創新的必要性和深遠意義。
[藥王膏肓灸法]
孫思邈的膏肓灸法最早載於《千金要方》卷三十第七。其灸法要點主要包括:
一是強調膏肓穴的取穴方法,務必使兩肩胛骨充分分離,“筋骨空處,按之患者覺牽引胸肋中、手指痛,即真穴也。”孫思邈特別強調取穴的體位和準確,“若能用心方便,必得灸之,無疾不愈矣”、“不爾,即胛骨覆其穴,灸之無驗”。
可見膏肓穴如果選穴不準,不獨療效不顯,而且可能徒傷皮肉臟腑。正確體位,準確取穴是膏肓灸法能否成功的前提。
二是膏肓灸必定要重灸,施灸壯數宜多,灸量務足。“灸至百壯千壯”以上,方能效如桴鼓 。結合現代臨床的具體情況,一般以十多壯,或者幾十壯為宜。當然對虛勞、腫瘤、多種慢病等消耗性疾病,必須重灸才能達到治療量,如果灸不到位,只會傷津耗氣,徒增病情,還可能會造成氣機壅滯等變證,適得其反。
三是說灸完膏肓穴後必須灸氣海(或丹田、關元、中極之一穴)、足三里穴等三穴,還需“以引火氣實下”,防氣火壅盛於上,重在聚集融合心肺宗氣,腎間動氣,後天胃氣,上下氣海貫通,先後天經氣融合水火相濟,溫通疏浚上中下三焦,至此膏肓灸法始成。
除了做好上述三方面的具體操作以為,藥王膏肓灸法所強調的“膏肓無所不治,無所不療”的完整流程還包括灸前操作體位正確,灸穴灸量足夠,灸後調理完善等幾個方面,皆不可稍有懈怠。
[老吳艾國潮的守正創新]
老吳在潛心學習實踐藥王膏肓灸法過程中,主要著力解決三個問題:其一是一千多年後的現代人體制等與唐代人相比,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唐代漢大多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太陽軸心生活方式為主,且經常戶外運動生產曬太陽也令其對艾熱的耐受性大為提升。當代人的都市生活方式除了宅居以外,多見躺平和內卷,更像溫室內的弱苗,加上日漸普遍的低體溫,其對於灸熱的敏感度大幅增加,而耐受度則大幅降低,這大約是古今對照灸量變化的基礎環境。結論是,現代人對艾灸的敏感度會更高一些,因此,膏肓灸的灸量需要調整到適合範圍,過猶不及,適度變得非常重要。
二是清中期以後在官方政令下,人們基本不再接受瘢痕灸。如何保證“艾火遍身燒”已成為基本事實和普遍問題。都市群體時尚愛美,怕痛懼傷,非到萬不得已,是絕難接受瘢痕灸的,不僅過程疼痛難忍,形似受刑,而且會留下永久瘢痕,創傷期大致還會影響日常生活等,凡此種種都與現代都市生活群體的理念和習慣等大相徑庭。
灸量減小之後,如何遞補替代,千方百計地維持和最佳化灸感,自然就變得十分突出。“有創無痛”看似悖論,實則可以成為今後剛需產品創新的目標方向之一。
三是創新向善的膏肓灸法總體方案:主要包括整體統籌,引入體溫健康管理,三因制宜,三態同調,內外兼顧。在守正傳統艾灸精髓的基礎上,變單一的艾灸“火箭”為千人千灸的精準導彈,三波諧振,特別是增加精準制導的外用靶向藥效釋放系統,藥灸合一,直接穩定持續的加強灸感的高質量存在。
在艾灸過程中,增加了作為消毒液應用的灸液,同時也成為保持“艾火遍身燒”的重要加持措施之一。灸液吸取孫思邈千金方經驗,以艾草、生薑和艾納香等為主藥組成複方,採用分子動態萃取技術或者離子提取技術,獲得全生物活性成分的奈米級精華成份,並將其進一步創新制成能夠快速透皮,緩慢吸收的外用脂質體,較快滲透入皮下筋膜、經絡層組織,在艾灸過程中起到良好的仿生艾灸作用,平均發揮出不少於6小時甚至更長的持續輔助艾灸作用。
守正艾灸,創新國潮依然在路上。眼下的聚陽慧膏肓灸法並未達臻理想目標。老吳將堅持引入熱物理工程多學科協同,醫工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完善產品方法,期望能傳承創新更加可靠便捷易用的“藥王膏肓灸法”,讓百姓不再“病入膏肓”。而且“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對於藥王孫思邈的“膏肓灸”保命灸法,你有何見解經驗,歡迎分享討論,敬請批評指正。
讓艾復能健康!
祝福大家新春快樂
*瑩瑩原創首發!請大家批評指正,也請【點贊】、【關注】、【私信】。所有評論諮詢必回覆!*本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所有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