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醫中,最長壽者非孫思邈莫屬,活到百歲以上。孫思邈的養生理論雖然博大精深,但操作起來簡單易行,關鍵是要持之以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
孫思邈並非是先天體質好
古代名醫中,最長壽者非孫思邈莫屬。
關於孫思邈的生卒年,古今學者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生於隋文帝開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享年102歲。
二、生於南朝梁大同七年辛酉(公元541年),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享年142歲。
三、生於南朝梁天監十四年(公元515年),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享年168歲。
雖然這三種說法出入甚大,但即使取最小數,孫思邈也活到百歲以上。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一個人能活到這個歲數,簡直就是“活神仙”了。
人的壽命長短,與先天體質及後天養生都有密切關係。可能有人以為,孫思邈是先天體質好,後來又成為大醫家,懂養生,才活到期頤之年。
實則不然,孫思邈先天體質較弱,幼年時是個病秧子。他在《備急千金要方》自序中說:“吾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因先天體質較弱,孫思邈立志學醫。
小勞養生——不拘一格,隨時隨地可練
我國傳統醫學,不僅要治“已病”,還要防“未病”。《黃帝內經》曾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養生思想,孫思邈進一步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認為“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把養生防病放在首位。
孫思邈的養生理論雖然博大精深,但操作起來簡單易行,關鍵是要持之以恆。他說:“道家養生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
“小勞”,就是強度較小的運動。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形勞而不倦”。“常欲小勞”,就是經常小運動,喜歡小運動,並養成習慣,持之以恆。
這種養生方法,可稱之為“小勞養生法”。這種養生方法不拘一格,形式多樣,包括導引、吐納、按摩、打坐、散步等,隨時隨地可做。
此外,孫思邈還獨創一套“十常小勞養生法”。
一、發常梳。古法是將手掌互搓至掌心發熱,然後十指向後,由前額往後“梳”,經頭頂、後腦至頸部,早晚各做數次。此法有醒腦開竅、安神定經、明目祛風等作用,並可防止頭痛、耳鳴、脫髮等,用梳子也有這樣的功效。
二、目常運。先閤眼一會,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轉動,望向上、下、左、右四方,順時針一圈,逆時針一圈。重複數次。此法能改善眼周血液迴圈,對視疲勞、近視、弱視、老花眼等有一定效果。
三、齒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不要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鬚髮出聲響,叩齒次數不限。此法可促進消化酶分泌,防止蛀牙及牙骨退化。
四、頭常仰。站立,閉目,垂首。然後慢慢抬頭,先仰頭,然後頭向左扭,向右扭。動作要慢,不要太快,以免頭暈。此法可改善腦部供血、供氧,緩解頸肩肌肉疼痛。
五、津常吞。孫思邈《養生百字銘》雲:“晨興嗽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早上起床後,垂膝或盤腿靜坐,閉口目,舌抵上顎,緩慢呼吸,待到口中有津液,便分兩三次吞下。此法有補精益氣、強健內臟的作用。
六、耳常鼓。孫思邈《養生百字銘》雲:“亥寢鳴天鼓。”意為晚上睡覺前,雙掌掩耳,雙手食指壓住中指,然後以食指用力彈向後腦殼,耳中可聽到“咚咚”之聲。此法有改善聽覺能力、增加記憶力的效果。
七、腹常揉。雙掌互搓至掌心發熱,然後雙掌交叉壓於腹上,圍繞肚臍搓揉,先順時針揉,再逆時針揉。此法有增強腸道蠕動,改善腸胃功能的作用。
八、面常洗。這裡的“洗”是指用手掌搓臉。暖手後將雙掌覆於臉上,上下內外搓揉,搓至臉部發熱。此法可改善臉部血液迴圈,令臉色紅潤有光澤,減少臉部皺紋。
九、腰常擺。站立,身體緩緩向左轉,右手拍打小腹,左手拍打後腰命門穴。然後身體向右轉,左手拍打小腹,右手拍打命門穴。此法有健腎固精,改善腰部疲勞的作用。
十、腳常搓。先用右手搓左腳,搓熱後用右手拇指按摩左腿湧泉穴。然後用左手搓右腳,搓熱後用左手拇指按摩右腳湧泉穴。按摩穴位時要用力,穴位有痠痛感為佳。此法有補腎溫陽、調節失眠等作用。
以上“十常小勞養生法”是孫思邈身體力行總結出的經驗。常常“小勞”使他一生充滿活力,至90多歲時仍“視聽不衰,神采甚豐”。
來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