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曆大年初三,俗稱“赤狗日”。
傳說中,這一天忌諱外出、拜年。衝犯赤狗就會招致貧窮。
過去,人們講究這一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到一些是是非非。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這樣理解,經過前幾天的忙碌,人就會疲憊不堪,最適合待在家裡,放鬆自己,休息休息。
我們養生保健,張弛有度是基本原則,休息好了要幹活,幹活累了要休息。太安逸和太忙碌,都不利於身體健康。
2
忌吃米飯。
相傳大年初三,是穀子的生日,這一天,要祈福開年大吉,五穀豐登。
在民間,這一天有禁食米飯的習俗。
我們也完全可以這樣理解,吃慣了米飯,也可以換一換主食,並且時刻銘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感恩熱愛糧食。
吃飯講的是營養均衡,而不是口腹之慾,吃得雜一點,吃得多元一點,對於健康大有裨益。
很多時候,對於禁忌的變通理解,會讓我們茅塞頓開,發現更多的人生智慧。
3
忌摔壞東西。
正月初三,有一個禁忌,不許摔壞東西。
萬一不小心摔壞東西,就要馬上用語言進行“補救”,嘴裡唸唸有詞:“碎碎平安,歲歲平安。”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大家歡歡喜喜過年,安全問題不能忽略,所謂“小心行得萬年船”。
做事謹慎一些,才能“小心無大錯”。
言外之意,就是不要慌里慌張,毛手毛腳;也不要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推廣開來,這句話適合我們人生的任何階段。

4
說忌爆粗口。
所謂爆粗口,就是說不雅之言,說不吉利的話,不尊重他人,隨意謾罵孩子。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和藹可親,春風風人,就容易被別人接受,建立良好的社交氛圍。
大過年的,多說一點吉祥話,別人開心,也會回饋以好的資訊。這樣的良性迴圈,必然能夠帶來美麗心情,做事也會順水順風。
我們常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
孩子說錯了話,也不要責罵,而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慢慢教化。
5
忌打掃,往門外倒垃圾。
大年三十夜之前,家裡必須徹底打掃乾淨,俗“掃揚塵”,意思就是除舊迎新。
過年的前五天,是不能揮舞掃帚的,也不能把家裡的垃圾、髒水往門外倒,古人認為那樣會把家裡的財氣給掃掉、倒掉。
其實,現在都垃圾分類了,各樣垃圾整理好,分別放入垃圾桶,利於環境衛生。
這個時候,沒有必要拿掃帚,搞得塵土飛揚,破壞了環境,影響了心情。
6
忌給睡覺的人拜年。
給別人拜年,也要“有眼力見兒”,不要一驚一乍,驚醒別人的睡眠。
一方面,那樣不禮貌;另外,也容易對老人產生驚嚇,發生不必要的麻煩。
作為晚輩,要耐心等待,對方起床以後再拜年,否則就會影響對方一年的健康,自己也會染上黴運。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尊重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尊重自己。
不打擾別人,也是自己素質的具體體現。
7
忌打擾老鼠娶親。
傳說中,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時間,不能翻箱倒櫃,叨擾它們。
老鼠的活動,都是在夜間進行的。因此,這天晚上要早點睡覺,夜裡儘量不要點燈。
過去人們說,打擾了鼠輩親事,它們就會打擾你一年。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早點睡覺,這是養精蓄銳,為第二天儲備精力。安安心心睡一個好覺,是對身體最好的保養。
8
禁忌動刀動剪。
民間有句俗語這樣說,“初三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過去人認為,大年初三拿著刀或者剪子,容易招惹是非,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其實,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動刀動剪子的活,拿著這些“冷兵器”,顯得很違和。
我們可以藉機學習學習,給大腦充充電,給心情放個假。
我們完全可以做點文藝的事,比如品茶,聽音樂,追一部經典電影,或者看一本好書,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